实际操作亚马逊已经两个多月了,每天搜索分析亚马逊Listing 超过200次的话,到现在也有分析了上万个Listing 了。
如果你能点开这篇文章,看进来围观,证明标题取得这么夸张,还是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增加点击率的,首先在文章开头,我想先申明一点,这只是一篇关于选品的思考集合,并不是像标题说的那么神奇的秘籍了。
关于选品,之前有在不同时期写过从不同的视角的文章,每天从通过搜索研究亚马逊去发现亚马逊每天变化的规则,还有和不同小伙伴交流的过程中,想到的一些很不错的idea ,都利用晚上这段独处时光,静静的写下了。
之前关于亚马逊选品的相关文章:
有从数据角度去分析:亚马逊该如何选品(从数据层面分析思考)
看到了一份亚马逊美国FBA仓库位置的数据,发现也可以作为选品依据呀:由亚马逊FBA美国仓库位置所引发的思考
还有公众号运营:由不按常理出牌异军突起的3个公众号想到的亚马逊运营思路
三只松鼠:从搜索三只松鼠收到三只**小松鼠所想到的SEO思路
诺基亚和苹果手机:关于亚马逊选品的思考(由诺基亚和苹果手机所想到的)
选品细节:亚马逊选品路上曾经未曾考虑全面的两个点
选品时间节点:收纳整理下最近了解到的一些亚马逊黑科技以及选品的时间节点思路
其实我是一个很喜欢去分析数据,分析材料的人,如果发现一个方法是需要去总结整理1000个Listing去发现问题,那么我也是完全能够耐得住性子去尝试的。
只是目前对我来说,我也并不清楚哪种方式,才是最最正确,最最省时省力的方式,所以该怎么办呢?只能知道一个方法就去想办法实践一个方法,然后就能知道这个思考层面是否有用了。
对比之前沉迷的魔词的买家搜索热度,亚马逊卖家Listing个数,商品竞争度,以及市场容量方面的分析。
最近考虑更多是将自己当做买家来换位思考,从买家心理角度去思考了。假设我是买家,我会更加愿意去选择什么样的产品购买。那么是不是得要先假定一下“我”是谁才可以?
比如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开始步入职场的时候,还有已经工作了四五年了以后,同样一台电脑,对于我而言,我所最需要使用的功能,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那么作为卖家的我们,是不是在推某一个产品的时候,提前设想好我想主推的这款产品,主要是想推给谁的?
他/她是什么样的年龄,是男还是女?买这样的产品,主要是用于做什么的?会在什么样的使用场景上使用呢?拥有什么样的喜好?喜欢什么样的颜色。
假设“我”是男士,喜欢蓝色,买台电脑,需要用于商务办公的用途。那么相信众多的亚马逊Listing中,黑色、灰色更加偏商务风的电脑主图颜色,会更加值得我停留了。
亚马逊现在同质化那么严重,价格利润方面,总感觉没有之前没有进入之前那么的高了。那么设计一个合理的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需要做一个属于客户的卖家自画像,那么除了刚刚想到的这几点,突然想到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个商品,为什么一定要用电脑或者手机在网络上买,而不是在附近的现在门店购买?
如果能够将选品中的数据,还有终端市场中的买家需求,买家自画像,再清晰一些的勾勒出来,那么对于具体的运营方案的实施,以及产品推广的营销策略的制定也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选品这块,除了数据分析,还有买家心理分析,如果你还有其他观点,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