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从在单位报名参加了,线上健步走的活动以来,每天坚持步行上下班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当步行下班刚走进一楼时,同住一单元刚退休的同事兼老乡,立马开门送给我一个硕大的馒头,说是回老家吃酒顺带的家乡特产,也不知道喜欢不喜欢吃。这不是麦粑吗?真正的绿色食品,多少年都没有吃上这东西了,非常感谢!喜欢吃下次我回老家又给你带……
谢过同事回到家后,立马拿出这诱人的麦粑仔仔端详,没有却壳直接打成麦面,做成与麦子同色的粑粑,吃在嘴里总有一种麦子的清香味,那感觉真是棒极了。
细数我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吃上这香甜可口的麦粑了。我出生在工人之家,父母都是工人阶级,记忆中的粮食都是从粮站购买所获,小时候每逢新麦子上市时,母亲总会用白米与邻居们换上一大袋新麦子,再去离工厂不远的村子磨坊里打成麦面扛回家,在路上还会顺带摘一两大片芭蕉叶回家,母亲首先会将麦面做成手擀面,炒上一大碗肉沫西红柿酱,常常作为美味的晚餐,让我与哥哥大饱口福。母亲最喜欢的还是将麦面经过一晚上的发酵,不需放碱,只加适量的白糖,用芭蕉打底做成一个个形态各异的麦粑,冷却后整齐的排放在竹篮子里,除了赠予左邻右舍的邻居们外,剩下的就成为我与哥哥的早餐或者午点,因为做得足够大,每次我都只能与哥哥分着吃。
我的家乡除了淡棕色麦的粑外,还有绿色的荞粑,白色的泡粑,淡黄色的苞谷粑,油榨粑,糖麻圆,每一片都镶嵌有花的花甜粑,清明粑等回想起来,感觉我的家乡对粑粑的研究可谓是博大精深,以上的几种粑粑也分各种季节,母亲也总会根据各种季节为我与哥哥做不同的粑粑,麦粑与荞粑一向是我的最爱,麦子面与荞面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面条之一。往事依旧,我快乐的童年也随着这各种味道不一的粑粑悄然而过,已进入不惑之年的我,还能又一次邂逅儿时的美味,还真得感谢同事的用心与爱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