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119942/9bd0e334c29b2e11.jpg)
两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概念,张口就能用到,如同空气,也正因为如同空气,大多数时候,它们的内在含义也不会引起大众的关注,太熟,没有新鲜感。
提起这本无关联的两个概念,来源于最近听罗胖不断叨叨的话题,特别是这期龙向东主讲的启发俱乐部,几天后仍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忽略或压缩所听内容后残留在脑海的就是选择与常识。
关于选择。本身概念没啥新意,但如果附着于概念更多的延伸内容,那么这个概念也就变得丰富起来。罗胖话题中点到:当你有选择的时候,选择更重要;而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努力才重要。这个答案其实还有一个延伸,就是努力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让自己更有选择。有选择时,选择最重要;没选择时,努力最重要。这句话放到很多情境中都合适,比如放在学生身上,作为学生,学习是唯一选择,只能努力。如果不学习,今后的选择就越来越窄,甚至就没得选择,处于极其被动的境地。
关于常识。我所理解的常识就是前人的经验总结或科学实证或个人内在形成的基本规则。这周得到启发俱乐部龙向东作了关于如何回到常识做投资的主题,他研究提炼的几个投资常识,似曾相识又醍醐灌顶。正好这段时间与好友闲聊行为经济学,也提到了一些方言谚语常识,感觉上已经是对一些行为经济作了最好解读,比如亏损严重的状态下的,大多数人会放手一搏那种概率极低的可能性;而盈利轻微时,大多数人却为了明确的收益而放弃大概率持续盈利的机会。正如莆田话谚语所说:塌店不差个猪脚;一千不如八百现。很形象,接地气,说的就是这个理。在没反复对照比较时,就觉得是一句俏皮话,真没理解其中的深意。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说出几条常识,违背常识短期不一定会受挫,但长期必然会遭到打击或报应。每个人的逆反心理总以为自己就是一个例外,加上短期效果的光环照耀,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违背,直到不断地碰得头破血流,再也无法起逆反心时,才会彻底醒悟。
自己理解的选择与常识概念,无论智也罢,蠢也罢,深也罢,浅也罢,总归是自己产生的。两个概念交替在脑海闪现交融时,总会想,一定要悟点什么。这不突发奇想,一个启发跳了出来:选择常识,消除侥幸心理,努力践行,更多的选择自然来临。有了更多的主动选择机会,就是一种幸运降临的时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