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建筑档案
魏娜的“情感设计”

魏娜的“情感设计”

作者: 建筑档案 | 来源:发表于2018-07-09 13:23 被阅读1次

以文字纪实,以对话启发。

这里是《建筑档案》对话现场!

本期对话嘉宾:

WEI 建筑设计

创始合伙人、主创建筑师

魏娜

九年的时间里

魏娜一直在探索“什么是我想做的建筑设计?”

谈话就此展开

2009年魏娜提出“弥漫空间”

可以理解为“思考原点”或者“情感过程”

也是对建筑的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

“我觉得什么是好的建筑设计”

怎么开始一次建筑的设计?

怎么把“弥漫空间”实现为一个真正的建筑?

又一次见到魏娜是在她的工作室,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墙上大大小小的贴纸,内容包括了项目笔记实录、思考逻辑、建筑演变与推敲、思想碎语等多个方向。

大家对于她的身份界定:“海归”或是“女建筑师”,她也和其它建筑师一样在思考“当代建筑的根本到底是什么?”。也因此从2009年至今,在参与诸多公益活动、项目实践以及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执教的过程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进的方式

要达到“弥漫空间”的状态,“情感设计”既是方法也是导则,是一个“感性接触”发展到“理性分析”直至最后“感性决策”的过程。


情感设计的过程两端是情感的“行进方式”和“导出状态”,核心价值则是“进”和“出”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也是被魏娜称为“黑匣子状态”的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考的过程。

这个过程需要有秩序、有逻辑地思考,不仅需要强大的专业基础来做金字塔的底座和根基,也需要大量的数据工作和思考演变来簇生金字塔向上生长。

“情感”和“情境”是破解魏娜使用“情感设计”的两个关键点,也是打开魏娜建筑设计的密码。这也就决定魏娜建筑建构的过程是理性的,而她接触建筑的方式却是感性的。

建筑师之所以伟大,也是因为他们是链接建筑空间和人的心理空间的纽带。魏娜用独特而又细腻的方式接触建筑、感受建筑;以情感设计,呈现“弥漫空间”所要达到的一种空间状态。

“在接触一件事的时候,首先去靠近它、了解它,进而去感受它。但是人的情感是游移不定的,所以‘场景化思维’正好契合了‘弥漫空间’的主概念线,它给人类游移不定的情感一个可以承载它的空间。”

“场景化思维”要用直觉去激发自己的想象。

其次要用场景原型、还原场景、再造场景来挖掘场景中的行动轨迹、思维模式、心理感受,找到这个空间存在的一个“相对综合的状态”,由此去留住一些记忆、理解一个空间的诸多关联要点、表达一种相对舒适而自然的情绪、达到一个属于这个空间相对综合的状态。

出的状态

情感设计的“出”导向结果即是“弥漫空间”,但它不是一种“理论”或“概念”,也不是一种特定的空间,而是一种“状态呈现”,将设计出发点回归到与人相关的“基本情感”,从而以建筑空间的生长过程和状态赋予每个人不一样的情感联系,以达到理解空间、享受空间、映射自身的终极目的。

简言之,“弥漫空间”是用不同的方法去感受空间,来引起情感共鸣的诸多可能性。

“感性直觉”出发并不难,这是我们的本能。

难的是最后一步:从理性再次回到感性决策。最后的感性决策才是最理性的状态,是超脱的理性,是通过极致的感性认知找到了一个让建筑接触人的更为具体的方式。

对于魏娜来说,情感设计的方法像是一束光亮,可在过程中指明方向,引导她的作品不断向“理想”的方向行进。

魏娜

一位女建筑师

一个温暖的设计状态

用自己的方式触及一个真实的世界

用情感设计

驱动着一个个美妙的空间

演绎着一段段美好的时光

道可道,非常道

虚实之间,虚实之中

道法相依,道法归一

建筑是“对话的载体”也是“语言的主体”

情感需要娓娓道来,也可悠然自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娜的“情感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uvz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