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视频上作者又在告诉人们什么是人性的真相。最后得到一个结论,人活到最后,其实就是活的一个人情世故,谁事故谁就过得好。
所以他又说:“把自己的行为做俗,这就得法了。”
这话倒也对,因为毕竟世界是由俗人组成的。俗人经常能赢得很多东西。
所以说,懂得人情世故在一个世俗的社会当中,过世俗的生活是有必要的。
但这么说,总感觉还是有哪里感觉不太对!
我们会想到。很多真正的大学问家,在人情世故方面可能没那么复杂,因为他的心思没用在那里。他们 与人相处的方式更多的是直接、坦率、简单。之所以这样处理,问题是他们是要“求真”的人。
如果他们也精通于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人情世故”,难免就要背离“求真”的思维方式,也很难在学问上有真正的造诣。
社会当中如果没有了求真者,那好吗?
所以,一定要相信,精通于人情世故绝不是什么至高的境界。一个依赖于人情世故才能生存的好的社会,也绝不是什么至高的社会形态。
一个“大部分人的兴趣都投入到人情世故的钻研”当中去的社会,一定不会产生“科学”这样需要独立思想的认知体系。
真实、坦诚 可能是更利于社会的质量。
对于直接、坦率、简单的行事风格,社会应该有更多的包容性。
当然,坦坦率不等于粗鄙。不论观点是否相同,利益是否相通,坦诚沟通的过程都要尊重别人,能把握这一点“人情世故”也就够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