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2 周六 晴
今天在公交车上,旁边一对母女在聊天,声音很大,逼迫着我不得不开启窃听模式。
母亲对女儿说:“你以后晚上睡前别在手机上聊天了,早点睡觉。”
女儿说:“不聊天睡不着。”
母亲说:“不聊天怎么睡不着?”
女儿说:“不聊天就老想事儿。”
母亲说:“想什么事?”
女儿说:“就是想事儿。”
母亲说:“别想事儿,想来想去也是难受。”
我很欣赏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
首先,这位母亲在教育子女的时候没有批评,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地聊天,很好。
不过我相信能做到这一点的家长不在少数。
但是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一点,应该就很难能可贵了。
当女儿说出“不聊天就老想事儿”这句话的时候,我相信这位母亲肯定已猜到了八九分,但她并没有主观臆断地说“我知道你想的什么”或者“你那点心思我还不知道”一类的话,而是问女儿“想什么事”。
这位母亲是一位很好的倾听者。
和父母相比,子女肯定是too young too simple。
套用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的一句名言叫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编译者按:甘宁在三国杀中的唯一技能是:“你可以将一张黑色牌当【过河拆桥】使用”)
所以生活中往往是子女的一句话,甚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把自己的小心思完全暴露在了父母面前。
换句话说,跟经验丰富,冰雪聪明的父母相比,孩子简直是弱爆了。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有的父母会直接说:“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不行就是不行……”
这跟文字狱差不多,子女以后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敢表现自己的个性,再高的天赋都会被磨平。
而今天这位母亲能够继续平静地询问女儿“想什么事”,听女儿的想法,是有耐心的表现,是平等的表现。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自信地展现自己,因为她感到自己被关注,她有观众了。
我们常说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注意平等相处。
怎么平等相处?
有人认为平等相处就是做孩子的朋友。
其实,仅仅是做朋友还不够,更重要的一点是要做一个“不那么聪明”的朋友。
--
韩日记,和你一起成长的文字
韩金鹏
非著名清华男
球迷/钗迷/财迷
11岁开始写日记
25岁创立韩日记
韩日记微信公众号:HanDiary
![](https://img.haomeiwen.com/i1091288/6961d0566f5be7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