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云下的羊
【本文原创首发 文责自负】
![](https://img.haomeiwen.com/i29407974/2c9817392873c5b1.jpg)
儿子的烟卡数量已经达到100多张了,这其中有小卡,有中卡,还有大卡。小卡是用一个盒烟包装顶端的盖子折的。中卡是用烟盒的下半部分折的,一个烟盒能折两个中卡。大卡是用一条烟的外包装折的。
烟卡游戏仿佛是突然之间就风靡起来。儿子最早知道烟卡这个词,是他在《皮卡兄弟》这部书里看到的。书中的皮卡有一段时间特别痴迷烟卡,积攒了有一书包那么多,甚至拿自己的压岁钱去买。
等儿子的同学开始玩开烟卡后,他就像书中的皮卡一样迷上了这个游戏。有时间就和同学、朋友玩起烟卡来。我亲眼见过是他和一个胖胖的小孩玩烟卡。儿子称这个同学叫“大胖”,他长的确实挺胖,几乎能装下儿子两个人那样。他们玩烟卡在一个斜坡上,双方猜拳决定谁先打烟卡,猜拳获胜的一方先打。打烟卡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的是直接在烟卡的旁边地面上拍打,通过振动使烟卡翻面;有的是在烟卡左边拍一下,右边拍一下,然后再在烟卡正前方使劲拍;还有一种是两手在烟卡前一拍,通过拍手扇出的风把烟卡打翻,儿子管这种方法叫“蚊子拍”。这次对决,儿子使用的方法就是“蚊子拍”,只见他把两张烟卡并排放到一起,跪在地上弯下腰,双手手指微弯,以便在双手并拢时能在手心位置形成一个鼓鼓的空隙。他把双手一拍,一张烟卡被拍翻了面,再一拍,另一张也翻了面,一会儿功夫就赢了四五张烟卡。后来那个胖胖的孩子觉得亏了,不玩了。儿子高兴地拿着赢了的烟卡回家了。
儿子收集烟卡的过程也很曲折,一部分是他从别人那里赢得,一部分是他托爸爸妈妈四处找烟盒,自己折的。我跟抽烟的同事预订上烟盒子,只要他一抽完烟,就把烟盒子给我。他妈妈也带着他到便利店找烟盒子。记得有一次,我们去饭店吃饭,是我们亲戚家在办酒席。儿子早早就吃完饭,在桌子间的空隙走来走去,问他在干什么,原来是盯上了人家桌子上的烟盒。自己又不敢去要,只好拖上我去要。经过一番“交涉”,最终把烟盒顺利要到手了。还有一部分烟盒是自己在马路边捡的。对于捡烟盒这种行为我屡次三番告诉他路边的烟盒脏,不卫生,但还是管不住。
对于烟卡,一开始我也有一些担心,担心孩子可能会影响学习,担心孩子可能会长大学会抽烟。后来我想通了,这只不过是孩子们之间的一种游戏,不能被大人赋予过多的“意义”。在我们的不断限制中,孩子们成长之路会走的越来越窄,这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