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现代禅诗散文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作者: 南北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5-09 05:28 被阅读51次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现代禅诗探索》选刊

    (2019年4月号,总第107期)

    主编:曹红燕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诗歌作品】

    枯荷

    作者:林荣

    触目——

    那枯瘦的肉体——

    那终生与水为伴的肉体——

    弯而不折。她活着

    活成一个积劳成疾的老妇人

    疼痛钻心,她也不发出一丝叹息

    暮色中,她弯下身子

    吻着平静的水面,吻向深处的根

    某个夜晚的某个时辰,我将与她秘密相逢

    在她余温尚存的怀抱里

    ——她不落泪,我也不哭泣

    曹红燕点评:某个夜晚的某个时辰,我们都会与一枝枯荷秘密相逢,面对生老病死,“她不落泪,我也不哭泣”,这是一个修行人所期望达到的境界。人生有八苦,有人苦不堪言,作者勇于直视这“疼痛钻心”的苦,是做好了面对和接受的准备,“吻着平静的水面,吻向深处的根”。苦是“四圣谛”之一,除了认识和接受这苦受,智者会继续走向灭苦之道。

    朝颜

    作者:南北

    二月播下的几粒

    牵牛花种子

    三月就捧出四个蓓蕾

    真是有点性急啊

    就在四月第三天,两朵

    蓝色喇叭花,已经高举

    曹红燕点评:“真是有点性急啊”,这是假责怪,真欣喜,重要的是“两朵蓝色喇叭花,已经高举”。二月播下的几粒,只是牵牛花的种子吗?已经高举的只是喇叭花吗?高举的是禅者一颗欢喜的心,这些欢喜是可通达的,我也欢喜!

    观寺记

    作者:朱枫

    一座古寺,已没有了和尚

    只有一个守寺的老人

    我走进寺院的时候

    他正在为一口大缸加水

    缸里养着几株莲花

    他说,己经养了好几年了

    除了过节有烧香人来

    平时就守着佛,还有这花

    他陪我参观了寺院,告别

    我远远看他,一尊佛!

    曹红燕点评:“我远远看他,一尊佛!”一是感受到了守寺的老人有了一颗清静无尘的心,寺里有和尚也好无和尚也好,他都做着该做的事,给缸加水,在缸里养几株莲,好几年了,独自守着佛像,守着莲花。“我远远看他,一尊佛!”是否还可领悟到,因作者心中有佛,眼中才能见佛。

    春分,在姚渡

    作者:也牛

    不妨也来小住三日:一日饮茶

    一日打坐,一日种藕。把日子过成农事

    把自己活成闲人。给白云足够的天空

    和正午:还给自由。让客船划出波浪,抵近月色

    撞响登岸的晚钟

    曹红燕点评:小住三日,一日饮茶一日打坐一日种藕,把日子过成农事,把自己活成闲人,于是,便撞响了登岸的晚钟。修行在日常中,是把复杂变成简单。简单了,心就靠岸了。

    数鸟记

    作者:朱枫

    早春,在野外

    想数清一树疏枝上

    叽喳着的一群麻雀

    我数到十三只的时候

    有几只飞走了

    我继续数到十六只时

    又飞来几只

    一棵树上,这个下午

    我不知有多少只麻雀

    曹红燕点评:来来去去,得得失失,世事无常,我们无法计数。管它树上多少只麻雀,心不随麻雀飞来飞去即是。这正是此诗所想表达的吧!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春夜

    作者:曹红燕

    夜色里

    虫子叫一声

    天上的星星就闪一下

    四周的山峦渐渐

    隐于夜色中

    空空

    空空

    心头的伤痛“啪”地一声

    掉落

    林荣点评:空空,空空。很有意味的四个字。真的是空的么,真的会空么?世间万物的空性如此难悟,如此难以参透。

    旧的伤痛掉落后,还有新的伤痛么?凡心不死,烦恼不断。烦恼不除,伤痛则不除。而修行就是一个不断地修心,不断地去除烦恼的过程。即使在这样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夜,烦恼和伤痛依旧扰人,依旧让人不得安宁。 由对外的观照转至向内的观照,由周围的景致渐渐聚焦到内心的伤痛,一步步一点点紧缩,这种聚焦式的写作手法往往有电影的艺术效果,往往有声有色,更加触动人心,扣人心弦。

    写春夜的诗太多了,而曹红燕的这首诗与众不同。诗人撇开了一般人对于春夜的思维和沉溺,而是转向于禅修境界的提升,可谓用心良苦,从某种意义上而言,真的是不枉春夜。

    他们不再老

    作者:南北

    在河流中的某一刻

    或者就是此时

    午夜,24:39

    钟摆,停止在呼吸深处

    他们不再生长

    他们不再老

    林荣读评:

    时间也是不存在的,何以执着于这个时刻那个时刻。地球也有成住坏空,又如何能承载

    不老不生的“他们”呢。或许,引起读者的思考正是南北先生这首诗的本意吧。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雪在下

    作者:古石

    下雪了

    此刻,在下雪

    这是在哈尔滨

    哈尔滨正在下雪

    哈尔滨的雪

    在哈尔滨下

    北京的朋友说

    北京也在下

    北京的雪

    下在北京

    雪在下

    此刻,天上的雪

    静静地

    下在哈尔滨一个山谷的

    一间木屋上

    碧青点评:古石的《雪在下》这首诗,我已经读过很多次了。而每一次阅读,都被诗中宁静又开阔的意境所召唤,所感染。我总是愿意默默地注视着这首诗中的雪,或若有所思。

    看上去,这本是一首意象简单、语言又有些直白的诗。而每每感触到其中蕴藏的深长意味,我的心,就会犹如作者般单纯又长久地面对着从天而落的雪……

    这首诗的中心意象,就是雪。直白的开头,很是耐人寻味。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探索思考】

    两种对比再谈现代禅诗写作

    李艳敏

    一,两种对比

    1、中国现代禅诗与其它本土汉诗

    古禅诗和现代禅诗形式不同,内容不同,表现手法也不同,它有格律和音韵、行数之限制。古人和今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接触的事物不同,对禅的理解也不同。比较而言,古禅诗更具有和山水田园等自然万物的亲近感。

    现代禅诗是现代诗的一种。除了现代禅诗以外,现代诗家族里还有为数众多的面孔,而在面貌上和现代禅诗相似,或者说有近亲关系的有以下这些:山水诗,微型诗,宗教哲理诗,新俳句,等等。这些诗也许无意间带有禅意。比起现代禅诗来,不是自觉的禅诗写作。

    现代禅诗的先行者废名在《谈新诗》中一语道破,新诗和古诗比起来具有“诗的内容,散文的形式”。他留下来的几首现代禅诗用语简单,却蕴含丰富的禅修体验。只是他的诗歌因为玄想奇特。给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不适合初学者学习。先生的微型山水诗是现代山水诗里最具禅意的。王尔碑先生的微型诗也一样含有禅意。微型诗形制短小,一般不超过5行,字数很少,每首诗却能传达出独特的禅理。短小精悍,富含哲理是微型诗的两个主要特点。但也不是所有的现代微型山水诗都算得上是现代禅诗。如果只有短小的特点,但没有禅意的体现,个人的顿悟,就称不上是现代禅诗了。微短的现代禅诗不仅具有微型诗的特点,在山水之外,还有它自己的大自在和大自由,包含的内容也比这种诗更丰富。

    纯然的山水田园诗里只有景物的描写,如果加上诗情的抒发,能够达到情景交融一般就是佳作了。然而这样的诗歌美固然美,却没有禅的观照,不能直达事物的本源。陶渊明的诗读来有种道家的仙气,时时有离尘出世之感叹。“诗佛”王维的诗就超越了“情景交融”,以清新空灵的境界独得心源。孟浩然也写田园诗,但生活场景自然展现,更多尘世的人间烟火味。到风行“狂禅”的宋代,范成大的诗,杨万里的诗,苏轼的诗都写到了山水田园,其中就多了一些有趣的禅理禅思。再以后发展到写诗的几乎没有不谈禅的。

    而今的现代诗写山水田园多数是为写而写,蜕化成了游记诗,颂歌诗,广告宣传诗。生活在现代化生活中的人们,即使偶尔能从荧屏上或者游玩中得到感官的快乐,也很难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里体验到真正的山水之乐。没有长期的慢节奏和山水滋养,现代的诗歌总带着点从古诗里淘洗出来“做”的闲适和恬淡。但也许正因为现代的生活方式遮蔽了古朴的自然,才使得现代禅诗写到山水田园的时候,又有着古人不曾有过的现代精神体验。

    宗教哲理诗以诗说理,在古代最常见的就是禅门僧人的偈语诗。现代禅诗不是为了说理而说理,也不是通过诗歌进行宗教宣传。它不是佛理佛法的载体,不承担宗教的和社会的重任,只是个人明心见性的诗意传达。因此比较起神性写作来,现代禅诗没有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圣词箴言,也不会板起面孔来教训人,而是朴素平常自然圆融。在现代禅诗的写作和欣赏品读的过程中,若能获得一种愉悦的宁静的心灵慰藉,善莫大焉。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2、境内外现代禅诗的不同

    在西方基督教教义里,上帝是宇宙间最高的主宰,因此西方诗文中大都有着深厚的宗教背景,“自我”在冥冥中听命于上帝安排,天启式的神学思维是其诗歌的内在资源。而禅宗则把世间最高的主宰者视为个人——“自我”的“本性”,或者叫“个体主体性”。只有发现本性,认清自己,才能找到最普遍的真理。《坛经》里记载六祖开悟后说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自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五祖也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佛教三皈依仪式里,都称“自皈依”,可见这个“自”在佛教禅宗里的重要性。现代禅诗,不仅是要展现自然的静美,还要体现出个人自性的发现。本土的现代禅诗显然更加重视在诗中彰显这种独立精神。

    美国的禅多来自日本禅,诗人多受白居易和寒山的影响,创作虽然开始较早,但“仿寒山”的痕迹较多。有点奇怪的是,一向以幽默著称的美国人一旦写起现代禅诗来,虽然也亲近自然,也有益于环保,也不乏自由轻松和相当的深度,却少了些活泼的趣味。相比起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和苏轼的诗风则影响中国本土禅诗诗人更多。大概是得益于中国本土以及日本文化中那部分挥之不去的儒释道混融一体的精神,中国和日本的现代禅诗有活泼灵动的禅趣,也有禅理禅机的体悟。

    台湾的洛夫,周梦蝶等人的诗更多承续的是古典诗歌的那种韵味。这些人中,周梦蝶这个“化城再来人”,因其诗风悲苦,有着苦行者的深度体验,加之道家和禅宗的影响,明显具有佛禅之风。洛夫在晚年自觉进行禅和超现实主义的融合,被称为“诗魔”,但他的“现代”风格和禅诗的整个美学体系并不能达到完全的一致,因此也就更具有一种别致的“现代味”。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二,现代禅诗的精神内核

    在网络的诗江湖上,现代禅诗虽然显得有点曲高和寡,却是其中比较稳定的一支劲旅。我们欣喜地发现,总有源源不断的新人加入我们的行列。究其原因,是“禅”的魅力在感召大家。因此,大家不管进行多少写作上的实践和理论上的探索,最不能离弃的就是“禅”这个根本内核,而在我看来,禅的根本内核就是“自由”和“自在”,“平等”和“慈悲”。“自由”是脱离一切束缚的自由,一丝不挂的自由,是一种自己做主的生活状态。自在则是发现自性,禅观本真,是一种洒落无碍的生命状态——这是针对主体而言。 “平等”,是视一切众生无高低差别,无等级贵贱的眼光。“慈悲”是有博爱济世的胸怀,悲悯众生,体恤有情——这是针对主体之外的一切现象而言。一首现代诗中包含着这些因素,再加上美好的诗意的语言,就可称其为现代禅诗。

    新加入的现代禅诗爱好者仍在不停追问:何以确定一首现代诗是否属于现代禅诗呢?这大概永无一个标准答案了,但基本的准则还是有的,此即:含有禅意禅理禅悟禅趣的现代诗。什么是“禅”?南北先生的理论随笔里已经说得很清楚。概括起来就是“独立,自主,平等,慈悲”的精神。具备这样素质的诗人就可以写出现代禅诗来。现代禅诗的“现代”性和“禅”性合起来就是,现代的彰显个性和民主精神的诗歌。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三,再谈现代禅诗写作

    这里我想纠正一个说法,在《走进内心的现代禅诗》一文里,我把现代禅诗归为“纯诗写作”的一种。现在看来,我的说法有点过于狭窄了,那种纯粹的用词美好,净静合一,物我一体,亲近山水的诗歌,只是现代禅诗最常见的一种。实际上,现代禅诗所涵盖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在现代禅诗写作中,禅与生活,与诗歌,是一体不二的。很难想象一个只在文字中间纠缠不已,却无一点生活经验和禅观体悟的人能写出优秀的现代禅诗来。禅在生活中处处呈现,即所谓“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既如此,则只要能够写出自然之物中蕴含的生命本相,写出日常生活里的万千禅机,就都可归入现代禅诗的行列。

    以此来检视当前的现代禅诗的取材,我们发现了太多一样的描写对象,其中和自然现象有关的意象确实占据了现代禅诗的大半壁江山,南北、古石、碧青、何兮、奥冬等人的诗里几乎都写过风,云,月,雪,花开,鸟鸣,水流,蝉蜕,等等。其它现代禅诗里同样充斥着这样一些常见的意象。诗人们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空,无,静,平,和等与此相类似的意境,借此彰显了其中的禅意。不可否认,这些诗歌在艺术上是精致的,玲珑的,给人带来了清凉和美好。但这也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有山水鸟林,佛寺庙宇,风花雪月,雨露星云的诗,就是现代禅诗的全部。而实际上宇宙万象中禅机处处存在,不只局限于天地自然。不但山光水色和佛寺禅院可以写进现代禅诗,很多其它物象和事件同样能进入现代禅诗。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面对目前现代禅诗在题材上的“瓶颈”,窃以为,禅意的传达也不都是本然如此的自然呈现,还有类似公案类的瞬间顿悟和平常事中蕴含的日常禅机。现代禅诗在取材上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在旧有的意象上有所创新,不要被固定的模式化思维所限制。我们可以试着创造新的意象群,在新的意象群里通过禅思禅悟,达到自我的超越。二是加强自身综合素养,探索新的写作手法。目前的现代禅诗写作缺少生活化的场景,显得生活味道较淡。而更为生活化个人化的现代禅诗创作将会丰富我们的诗歌内容,这其中就包括童谣类和叙事类的诗歌。(当然童谣式诗歌不能完全等同于儿歌童谣,必须蕴含着自然而然的禅意,这需要诗人和读者去鉴别。)叙事类诗歌则要尽量本着参悟的态度写作。若能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在禅修中证悟,在诗歌中认清自我,提升自我,则现代禅诗未来的走向会更为广阔。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借鉴欣赏】

    《寺庙那些物事之二·钟》读后

    碧青

    寺庙那些物事之二·钟(印禅法师)

    再无可瞰

    钟的喉下有一口井

    用井的深度   

    来悠扬  来隧远

    够不够

    再无可仰

    钟的额上有一朵云

    用云的高度 

    来纵逸  来隽永

    够不够

    再无可听

    钟的眼中是一层峦

    用峦的厚度

    来沉浸  来绵绵

    够不够

    再无可念

    钟的心间有一叶经

    用经的广度

    来低吟  来梵唱

    够不够

    无数世  又无数劫

    恒河彼岸

    那人  那钟   

    早被凝聚百舸千舟

    渡于八难三途

    在苍茫中

    渐行渐远

    渐行又近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近日,我在现代禅诗研究会微信群里,偶然读到了诗人南北转发的印禅法师的《寺庙那些物事之二·钟》一诗,即刻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钟,是寺院报时、集众所撞击的法器。钟,亦是断烦恼、长智慧、增福寿、脱轮回、成正觉的象征。所以,我在拜读印禅法师的诗作时,格外的虔诚,内心亦不断被引入深远的诗意和禅境……

    于是,便有了写一写读后感的想法。

    我在一座小城里生活久了,很少有机会或主动去接触寺院里的法师,所以,很多年来,总是对法师心存一种神秘和敬畏感。有时在书本或网络上读到法师们的开示文章或古代高僧大德的诗偈,亦是只用心品味,或偶尔在文中引用。所以,在生起谈一谈印禅法师诗作读后感的这一念头时,我的心里亦伴生着一种忐忑,甚至有某种畏惧的感觉……

    这令我有些意外,又有些惊诧。思之,或许,这就是我从不曾深入经藏、难以领会禅家智慧而心生的胆怯吧!正因如此,我愈想通过品读印禅法师的诗,借用法师智慧的诗意,化解一些内心的忐忑和畏惧感。同时祈愿,如果我错解了诗意,祈愿印禅法师慈悲宽恕和教诲。

    毫无疑问,这是一首寄寓印禅法师生命信仰和修行体悟的智慧之诗。

    在诗的前四段,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疑问等修辞格,权释或传递了“钟”的“再无可瞰”“再无可仰”“再无可听”“再无可念”的静定的生命姿势。在这里,亦因着诗人心灵智慧无形地运化,使本来是形容词的“悠扬”和“邃远”、纵逸和隽永、沉浸和绵绵、低吟和梵唱,因一个单纯的趋向动词“来”而呈现了动词化的意味和诗境。通过井、云、峦、经等意象,或“来悠扬,来邃远”,或“来纵逸,来隽永”,或“来沉浸,来绵绵”,或“来低吟,来梵唱”,呈现出“钟”不被撞击而自然起用的动静一如的大美诗境,呈现出禅的智慧真义,呈现出生命自性的永恒和变化之象的妙美……

    是的,这是一座悬于高处、悬于空处、如如不动又不撞而自用的钟。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诗的第一段,以“再无可瞰”开头,看似平静,却表现了已经度过无数劫生死般的通达和宁静。“再无可瞰”,表面不动不鸣的钟,并不是生命静止不动了,它的心,正是在静定中呈现着妙用,才使钟的生命本性得以显现:

    再无可瞰

    钟的喉下有一口井

    用井的深度   

    来悠扬  来隧远

    够不够

    无疑,位于钟喉下的井,是钟所置身的世界里离它最近的事物。钟喉下的井,亦仿佛是钟生命本身的组成部分。

    井里,本是人类从大地深处挖来的滋养生命的水,是水的泉源。在这里,解读钟喉下的这一口井,我亦读出了诗人找到生命泉源的暗示或暗喻。所以,井,是钟瞬间即可无碍通达的事物。井的深度,自然是大地和井水共同存在的深度,是大自然泉源的深度。所以,我们领略着诗人智慧地发出的疑问:“用井的深度/来悠扬,来深邃/够不够”,便会恭敬地合着诗人的心灵回答,“用井的深度/来悠扬,来深邃”,已经足够足够……

    接下来的第二段,以“再无可仰”起句,一如既往的静定。而此刻,钟高耸入云:

    再无可仰

    钟的额上有一朵云

    用云的高度 

    来纵逸  来隽永

    够不够

    钟,已经超越了凡尘,在高远的虚空中,感知着“额上有一朵云”。云,生于空中,变化无常,生灭无常,而又在空中永恒存在,不改本性。诗人以有形的云,呈现着无形又无限的虚空……

    而钟的心,却不住于云。或者说,云,只是钟的心灵本体所起的一种作用在空中呈现的某种现象。云的高度,自然是云和虚空同在的高度。所以,我们默默领略着诗人又一次巧妙地发出的疑问:“用云的高度/来纵逸  来隽永/够不够”。云的高度,本是无限的空虚。当然,我们会虔诚地跟着诗人的心灵随喜赞叹:“用云的高度/来纵逸  来隽永”,已经足够足够……

    “再无可听”,“钟的眼中是一层峦”。这样的时刻,钟的心念已经由听觉自动转到了视觉。山峦,本是大自然在虚空中以崛起的方式站立起来的一种形象。在凡夫的眼中是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而在“钟”的眼里却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峦与自性无二无别。所以,诗人发出了“用峦的厚度/来沉浸  来绵绵/够不够”的疑问,此刻,我们的心亦毫无疑惑地跟随着诗人明明白白的回答:“用峦的厚度/来沉浸  来绵绵”,已经足够足够……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再无可念”,钟的心已经放下了万物和万缘,已经回归生命清净无染的本性。所以,呈现了这样的诗意和禅境:

    再无可念

    钟的心间有一叶经

    用经的广度

    来低吟  来梵唱

    够不够

    经,一直被人们视为文字般若,亦是禅家如实理解一切事物的智慧象征。所以,面对禅者又一次召唤般发出的疑问:“用经的广度/来低吟  来梵唱/够不够”,我们已经双手合十虔诚而感恩地赞叹,“用经的广度/来低吟  来梵唱”,已经足够足够……

    至此,我们才明白了,钟,表面上的“再无可瞰”“再无可仰”“再无可听”“再无可念”,实是时刻观照着内心世界的醒悟境界……

    而这首诗的前四段,每一段的行数、每一行的字数,又都是一致的。不仅体现了诗人炼句、炼词、炼字的深厚功力,亦用简洁而内涵丰富的语言,表现了诗歌内在的优美自在的韵律感。

    由以上的几段诗意亦可知,钟,无论是“再无可瞰”“再无可仰”,还是“再无可听”“再无可念”,都是其真心在起作用。诗中的钟,其本性与井、云、峦、经、与渡人舸舟的本性原本就是同一的。正是诗中展现了犹如钟的法身般的井、云、峦、经,我们在结尾这一段诗里,才最终看到了恒河彼岸,最终看到了恒河彼岸的那人、那钟,并心生虔诚的敬仰……

    那人,无疑是佛陀。那钟,无疑象征着与佛陀一起站在彼岸的觉悟者。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而诗中,经历过无数世又无数劫的那人、那钟,已经凝聚“渡于八难三途”的百舸千舟:

    无数世  又无数劫

    恒河彼岸

    那人  那钟   

    早被凝聚百舸千舟

    渡于八难三途

    在苍茫中

    渐行渐远

    渐行又近

    大千世界虽然存在“八难三途”,因着那人和那钟凝聚的百舸千舟,亦拥有了智慧和慈悲缔造的生命福祉。

    禅者,正是那百舸千舟中的一舟或一舸。

    此刻,他正在用诗歌引领着我们,召唤我们一起去观照“渡于八难三途”的“百舸千舟”,一起走向或去迎接“渡于八难三途”的“百舸千舟”……

    “在苍茫中/渐行渐远”,本是百舸千舟载着被渡的众生驶向了彼岸。“渐行又近”,正是普渡的百舸千舟,在向此岸待渡的众生驶来……

    这首诗亦告诉我们,每一位站在此岸祈愿用增长的生命智慧和光明去利益更多大众的人,最终都会有资格乘坐此舟此舸,抵达彼岸……(2019年4月2日初稿)

    推荐人:南北

    推荐理由:现代禅诗流派发展至今,已经十多年二十年过去,遗憾的是,真正佛教僧人或曰禅僧参与到这个探索群体来的,寥寥可数。我也曾与一些对诗歌感兴趣的僧人交流,但大多也只是对于古诗有些兴趣,有的还可以应和一两首出来。但对于现代诗,尤其现代禅诗,不要说写,大多是摇头说看不懂。看都不懂,写作自然是更不可能。不过,由《中国诗歌》杂志编辑朱妍转我的五祖寺印禅法师的这首《钟》,倒是一个意外。我是说,这首诗里,起码我们可以读出现代诗歌的一些意味和格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喜。当然,也有遗憾,就是诗歌的标题,“寺庙”依然没有分开,这给这首诗带来某些阅读上的困惑。当然,这个可能是我有点求全责备了。其实,如果不去计较,遵从世俗口语的习惯,也都知道所指何物何事。

    碧青的反应迅速而及时,对这首诗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当然,对于一首僧家作品,作为我们这些教外之人,要真实评价其成败得失,也殊不易。但是,这个发现还是值得我们喜悦的,毕竟,教门之内,也有写现代诗的诗僧存在着,我们就可以寄希望现代禅诗在教门之内的一种的发展可能性。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诗人读诗】

    1、山,因一粒石子而增高

    王迪

    这次,我上山来

    不为焚香,不为朝拜

    我轻轻地

    把从山下捡来的一颗石子

    放到山顶

    五千年前,他从山上滚落

    鸟儿说

    他经常把山下的石子衔上山顶

    把高的,归于高处

    林荣:首先我想说的是,这首诗的题目很妙,显然,它是这首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个题目让整首诗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升华,让此诗更加具有了开放性,给读者的思考打开了更多的维度——就像一个偈子,参禅的人可以由它而展开自由的思考,探向更深广的自性天地。

        诗人王迪让诗中的“鸟儿”具有了人性,也赋予了他某种神性色彩,这是诗人大慈悲心的诗性体现,是诗人所具有的万物一体、同体大悲的情怀昭示。而结尾的“把高的,归于高处 ”更是体现了诗人的善心慧根:一颗石子原本微小的无情众生之一,而在诗人的心中却是富有灵性的,可见诗人的善良,也足见诗人内心的智慧。其实,这里的“石子”又岂止是一颗“石子”?由一颗石子,读者很可能会联想到人之种种,联想到世间事儿之种种吧?

    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众生所居的位置,无论是人们眼中的高处还是低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待在原本该在的位置就好,秩序感以及彼此的尊重才是更根本的东西。

    2、时光有相

    海恋(吉林)

    立秋那日,天空朗润

    大丽菊和向日葵同居一圃

    有风执帆,芬芳一浪一浪

    驶向袅远的季节之滨

    我给父亲打了电话

    他正在树荫里下棋

    我仿佛看到阳光的金粒子

    跳过树罅,在他的脊背上滚动

    秋凉尚远,蝉在叶丛里安静地呐喊

    林荣:这首诗写的内敛而开阔,沉静而大气。从诗人舒缓的叙述中,读者或可体悟到时间的流淌,体悟到“相”的空与有、住与不住。无论同居一圃的大丽菊和向日葵所散发的芳香,还是阳光的金粒子,乃至在叶丛里呐喊的蝉,作为一种存在,它们都是时光的载体,是时光的具相呈现,但无常才是世间万物存在的本质。诗人深谙此理,通达此法。她惦念着亲人,惦念着老父亲,一种淡淡的忧伤不觉涌上了心头……

    “秋凉尚远,蝉在叶丛里安静地呐喊”,很喜欢这个结尾。“安静地呐喊”——富有力量感的沉静。写下这首诗的诗人海恋,正在树荫里下棋的父亲不都是这潜心修行的禅者么?

    3、反射

    那萨(青海)

    窃喜的大都来自微小的事物

    路面带光的花形,是一张旧居的广告牌

    穿过尘与水滑行中积累在世的样貌

    餐桌边闪现的光影,是烟火显现细微的裂缝

    让花草茂盛,步履缓慢

    右面是没有深渊的悬崖

    药物在淡红色墙壁里疯长

    铜面的人活在典籍里就医

    世间找不出同样的脉搏

    世间有一条隐秘的河

    会在两个人的心里,同时

    泛起不可语的涟漪

    下午百合:诗歌的语境从一句半明半昧的句子开始,“窃喜的大都来自微小的事物”,你追随下去,却步入了一连串的“反射”的迷宫,带光的路面、广告牌、餐桌,似乎的确有一条“烟火显现的裂缝”,带着这所有的影像向下陷落。

    诗歌就是当下某一个片段的陷落,从那些令人迷乱的意象不断地进入。进入了哪里了呢?“右面是没有深渊的悬崖/药物在淡红色墙壁里疯长”,这样的句子足以点亮整首诗歌,为诗歌拓展出无限大的内在空间,引领我们进一步地深入,诗歌的禅意也体现在此,诗人从外境的迷乱中抽离,进入了内心的世界。

    是的,外面没有答案,一切也不需要答案。我们只需要从一个微小的地方开始,找出一条通向内在的道路。

    “世间找不出同样的脉搏/世间有一条隐秘的河”从“微小的窃喜”到“隐秘的河流”,诗者完成了一次心灵的超越或者说回归,那些光影不再令人迷惑,当“两个人的心里,同时/泛起不可语的涟漪”,我想说,那是会心的涟漪。

    宛若拈花一笑。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禅意随笔】

    诗在南方

    南北

    2016年5月由湖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代发行的《清贫内部的花朵》,转眼已经两年多将近三年过去了,本来合同约定的是一年退书(没有销售出去的部分),两年结算(每本按定价的百分之三五),但都被推迟再推迟,我虽再三催问,也是如水中捞月,不知所以。不过,前两天,那位负责此事的女编辑,终于答应说,4月份,一定会书款两清。但愿如此吧。

    我刚在淘宝网上搜索了一下这本诗集的售卖情况,看到淘宝书店中,依然有几十家在售。最多的店家在上海,其他依次是杭州、南京、成都、广州、武汉、无锡等南方城市。而北方,能够看到的,主要是北京和天津,也意外看到有一家开封的书店,也有此书。

    哦,大概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作为现代禅诗,读者主要是在南方。也或者说,是诗歌的读者,主要在南方。而北方,对于诗歌的消费,则主要集中在北京这样各地人员汇聚的大城市中。至于开封,大概是这家书店的老板,知道我是开封出来的故人吧,因而才会将此诗集摆上书架给可能的读者或旧时相识。

    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主编手记】

    4月,是暮春。但这个月天气有点倒春寒的味道。我们的现代禅诗论坛,也很不正常。流派网自春节后就不正常了,如今依然,大概恢复无望了吧。

    我们等等待待,然后寻寻觅觅。终于选择了在中国诗歌网上开设交流区,以为找到了新家。但是,很快大家发现,这里的回帖很不得力,无法保持诗歌的分行格式。对于一般的那些诗社,或者是无所谓的,但对我们就很致命——无法完成论坛月刊的推荐和编选工作。

    于是,在大家的建议下,只好重新寻觅,最后我找到了天涯部落,感觉这个地方还行。记得多年前,刚到诗生活网站落脚,他们那里也是三天两头停摆,由于担心,作为预备,曾在天涯部落设立了一个备用的交流论坛。不过,一直没有正式启用,就被天涯后来的改版给弄得找不到了。如今,天涯又重新恢复了部落的设置,我们也再次到来。这次,希望我们不会再走吧。

    不过,世事无常,谁知道呢。我们只是安于当下,当下努力就是了。至于之后的事情,就留给之后再说吧。

    红燕这个月当值,但她身体一直不好,头晕,不能正常的写作编选,但她还是在身体和论坛都不正常的情况下,保留下了大部分论坛作品,也实在难为了她。我嘱她将没完成的稿子发来给我,我来做个补充的编辑。

    是为代记。

    (2019-5-6,南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夏的诗情与禅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fi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