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良知》共读第一天

《致良知》共读第一天

作者: 清风明月无须等 | 来源:发表于2023-08-28 22:38 被阅读0次

昨天偷懒了一下,没有写够一千字。我的借口是昨天看了《认知觉醒》一书,书中说到不要追求为打卡而打卡,这是没有意义的,这样反而坚持不久,昨天回家后特别累,写着写着就睡着了,脑子实在转不动了,所以就没有追求一千字。

阳明心学的100学习又开始,感觉特别开心。因为通过读、听课、练功服,能让自己心静了下来,通过观照、反省、提升,让自己可以体会到成长的喜悦。

今天参加共读的人特别多,尤其是徐硕学长、彦强学长也加入,共读室的气氛立刻不一样了。今天学习的是《答顾东桥书》,顾东桥来信给阳明先生说:“现在的学者,多把眼光放在外面,放在知识文辞上,而忘记了内在,忘记了内心的修炼,德性的提高,学习广博,却抓不住要领。先生提出的“诚“是医此病良方。先生回答说:“‘诚意‘之说是圣人教人用功的第一要义而。

那到底怎么才是诚意呢?就是诚于自己的良知,不欺良知,不伪。具体怎么落实呢?每做一件事,问自己内心,我诚于良知了吗,然后再去行动。

第二则,顾东桥提出了大家对阳明心学的怀疑。这时阳明先生指出,一要有求为圣人之志,二要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这也是告诫我们这些学习者,立志,实践。

第三则,顾提出知行的功夫次第不能没有先后之差。阳明先生通过一些实例说明,知行之为合一并进。

第四则是今天学习的重点,介绍了什么是知,什么是行。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就是说知已经融入生命,这样就是行了。行之明觉精察,也就是说行是带着觉察的,而不是茫茫荡荡的做。

知行功夫本不可分离,是一体的,由于后来学者分作两截用功,把知行分开了。

在这里感觉知更像是思维方式,或者是各种观念。这是行背后的支撑。分析每一个行的背后是知,有什么样的知就有什么样的行,浅知浅行,深知深行。所以知难行易。怎么突破知呢?知的背后是心,所以明心静心,在心上用功,大致良知,就能深知深行,甚至是正知正行。有时,看上去我们知道了很多道理,可是行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这些看上去知道的道理,只是标签式的挂在嘴边,没有融在自己生命里,成为自己的信念,也就是没有真切笃实。所以行不出来。所以我们观照时,还可以反观自己行为,从行为追寻背后的知,这样就认清了自己。

刚才听课感觉挺明白的,可是整理时,反而拘谨于教材,开始抠字眼,这样就陷到文辞之中,越穿越糊涂了。这样学到的知识是死的,不能进行周转,不能为生命服务,所以明天要继续记录,把这部分融会贯通。

相关文章

  • 初读《传习录》

    在共读班初读《传习录》的感悟: 1、先生的核心主张“致良知”——良知每个人都有,不必向外求,要有充分自信,让蒙蔽的...

  • 致良知线上第28期致知班学习第3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今天我们进入致知班学习,学习阳明先生的《良知录》。第一天我...

  • 致良知线上笃行班学习第30天

    志愿:去私欲,致良知,依良知而行。无我、利他、致良知。 (读原文、看视频) 观看博仁老师视频《正诸先觉考诸古训》,...

  • 致良知线上笃行班齐家篇学习第18天

    志愿: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无我、利他、致良知。学习、践行、印证、传播圣贤文化 1、读原文,准时交功课学习视频、...

  • 良知驿站第一期|国学之经典

    良知驿站│1期 心学 • 文化• 致良知 良知驿站 ┃ 国学之经典 本文共1020字,预计3分钟阅读完 欢迎来到良...

  • 良知驿站第二期|国学经典之礼乐

    良知驿站│2期 心学 • 文化• 致良知 良知驿站 ┃ 国学之经典 本文共1328字,预计4分钟阅读完 欢迎来到良...

  • 2018.10.10致1-经营3组陈東华家书

    良知火苗 学习致良知两年多来,致良知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的确刚开始我用心读原文悟原理,心中有一股火苗在慢...

  • 致良知

    再说致良知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何为致良知?致良知中的的致字就是到达的意思。良知代表的道德意识。 致良知 无善无恶心之体...

  • 读致良知

    读《答伦彦书》未发中,己发和,动静原循环无端。君子之学,无间于动静,所以尽性至命,此体用一源,内圣外王合一...

  • 为何在人间,总有一大批人为恶从恶附恶呢?

    开悟?那么如何开悟?觉醒?那么如何觉醒?致良知?那么如何才能致良知?有人说读书很有用,可是,为何我偏偏就一度时间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良知》共读第一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hn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