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心的生日趴
贝贝是丫丫幼儿园的好朋友,上周贝贝过生日,贝贝妈特意在微信上提前给我发了信息,“诚邀丫丫参见贝贝六周岁的生日趴”。丫丫给贝贝准备好礼物,开心的去了。回来以后丫丫跟我说,贝贝在生日趴上被她妈妈骂哭了。
虽然不知为啥贝贝妈在一年一度“今天我最大”的日子里骂了孩子,我却并没有感到多大程度的意外。之前在贝贝妈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的信息:贝贝快要过生日了,她的希望是我们这几天不要骂她。我同意她生日那天的课外作业可以不用做了。
真可惜,连这么小的愿望贝贝也没能实现!
被骂的原因是:贝贝跟其中一个参加生日趴的小朋友鹏鹏为一个玩具生气了,贝贝说以后生日趴不再请鹏鹏了。
参加生日趴的小朋友名单是贝贝自己拟定的,不多,一共就五个孩子。都是贝贝每天都在一起玩的小伙伴。因为玩具闹了口角,说了赌气的重话,孩子自己都未必意识到什么,为了生日趴不冷场,大人强行干预,让赌气变成了哭泣,更适得其反了。
教育孩子,要分场合
不是说孩子不能骂,但是要分场合。孔子对于孩子的教育提到了七不责:
1.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
我自己小时候生病根本不敢跟我爸说,就算他从别的途径知道了也不敢和他独处。因为所有的生病,我爸都能归结为一句“不听话,不好好吃饭”。接连的责备让我更难过了。
2.哭的时候不要责备
这是最考验家长耐心的一件事,四五岁的孩子,有时候总会莫名的哭泣。让大人内心烦躁,便忍不住要上吼功了。
3.吃东西的时候不要责备
饭桌上是现代生活忙碌的父母难得的和孩子近距离相处的时光,抓紧时间教育一下真的很常见。除了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其他方面的教育责备尽量不要放在餐桌上了。食不知味,会影响消化的。
4.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
小屁孩得意洋洋的时候,忍不住要去敲打一下。情绪低落时不忍心讲的话,这时候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孩子明明在为自己画画很厉害高兴,爸妈这时候说你的字写的那么歪歪扭扭,留下一脸茫然的孩子在疑惑,我的画画得不好么?
我们自己常说要就事论事,但对孩子真的都做到了么?
5.睡觉前不要责备
试想一下,孩子半夜在睡梦中哭着喊“妈妈生气了”的场景吧,影响一整晚的睡眠还是换个时间吧。
6.孩子已经意识到错误不要责备。
责备不是目的,就算是惩罚也是“小惩大诫”,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错误,以后未必不会再犯,但“宜将剩勇追穷寇”这种气魄就不要用在沟通弱势的孩子上吧。
7.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大庭广众下的责备,往往是孩子胆怯、不自信的开始。不要试图因为孩子要面子,而将其错误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以期用大庭广众的目光来教育孩子。
情感也需要储蓄
你要听话,因为我是你的爸爸(妈妈)!
我们肯定不会害你的!
世界上除了亲子之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基于这种思想,父母常对孩子说上面两句话。
实际上呢?
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包括亲子之爱。
孩子的情感需求是需要及时回应的。当她需要抱抱,需要安抚的时候没有得到及时的情感回应,过后一件漂亮的衣服、一个她喜欢的玩具是不能弥补这份情感缺憾的。
贝贝妈在贝贝的成长中付出了很多:积极参加家委会工作,学校有活动需要家长志愿者都有她的身影。但贝贝可能记住的是,我生日那天你把我骂哭了!
不是说孩子记仇,而是情感的需求被忽视了。
孩子并不会因为一句“我是你的XX”而认为自己被关爱,除非他真的感受到了。
一件小事,有感于斯文,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