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少年的你,我和旁边的姑娘,一起哭成了泪人。
为演员的在线演技,更为剧中惨烈的青春、深处的绝望和坚定勇敢的少年。
《少年的你》切入点是校园霸凌,但在影片中,我看到更多的却是各个家庭中——父母的缺位。
而透过父母缺位的背后,实则是每个孩子都在寻找的那一抹关于爱和归属的温暖。
是那抹温暖,让他们即便生活在阴沟里,也有勇气,抬头仰望星空。
01
小北代表了整个底层社会少年的状态。
从13岁开始被母亲遗弃后,一个人漂泊于社会上,无依无靠,在刀口舔血讨生活。过着“被打了,就打回去”的浑浑噩噩的日子。
当陈念问他“疼不疼”时,他说,这是第一次有人问他疼不疼。说完,泪水滑落眼角,那是心酸苦涩的泪水,更是孤独隐忍的泪水。
小小的少年,生活在城市的最边缘,没有希望、没有未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暴打中,无望地成长。
02
陈念,跟着卖三无面膜和欠了一身债务的妈妈,相依为命。
她也是一心想着考去北京,走出小城市的学霸,却因为给被欺负跳楼的同学盖上尸首,成为了欺凌对象。
一开始,她是隐忍的。但当她想到胡小蝶的死,是因为周围人都太懦弱而未曾出手相救导致的悲剧时,她不再忍受,开始反击。
然而,此时环顾四周,却悲哀的发现,没有人能帮得上她。
告诉妈妈,她远在外地躲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正经受着怎样的折磨;告诉老师,老师却认为她太敏感,最后班主任也因为这件事被处理,惹来同学们更大的抱怨;告诉警察,警察除了让欺凌者停学,却无法保护她不在校外不受欺负。
于是,混混小北成了她的保护神。
从此,有了小北的保护,那条长长的灰暗的路,不再让人那么窒息和恐惧。
那个在她身后走着的少年,安慰了走在前面的陈念,也宽慰了屏幕前的观众。
03
魏莱,这个有着天使一般面孔却是一起起欺凌事件的始作俑者,让人恨得牙痒痒,却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性人物。
她表面光鲜,却从未得到父母真正的关爱,从小成绩优异,却似乎只是父母通往成功路上的一个“棋子”。
父亲还因为她复读,已经一年不和她说话,妥妥的家庭冷暴力。
母亲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却只会把责任归咎于别人孩子心理太脆弱,一心只想自己孩子的前途不能被耽误,却从未真正关心过,她的孩子内心已经荒芜一片。
在被她欺凌的女孩跳楼后,魏莱完全无动于衷。她似乎完全不懂,生而为人,尊重一个“人”是最起码的良知。
在面对警察时,甚至说如果那个女孩活着,她的父母也不可能拿到那么多钱。
在她眼里,钱,意味着一切。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稻盛和夫讲到人生事业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热情和能力是0-100,也就是都是正向的。唯独思维方式是-100——+100,正向的威力有多大,负向的威力就有多大。
方向反了,足可以毁灭一个人。魏莱走向了-100。
04
为什么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小混混,可以尽自己全力去帮助和保护陈念?
因为他强烈地渴望被温柔以待,而陈念给了他这种温暖。
就像《千与千寻》里那个无脸男,为什么就认定了千寻,会用最好的方式对待千寻一样,因为他从千寻身上得到了温暖。
所以,小北愿意倾其所有去帮助陈念。笃定地告诉她:”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
为什么陈念在被严重欺凌的情况下,依然目标坚定的要去北京,上最好的大学?
因为她的肩上,扛着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责任。还有,来自母亲的那抹温暖和微亮的光。
虽然母亲在她被欺凌中完全不知,也无从帮忙。但至少她可以和母亲通通电话,至少有一个人无条件信任她、支持她,告诉她:“我们都是打不死的小强,我们都是强大的孙悟空”。
这些温暖,成为她灰暗生命中的一抹亮色。
为什么魏莱如此无情?
因为她的生活里缺少那抹温暖,冷漠功利的家庭,她得到和学会的,也是冷漠和功利。
所以,面对他人的困苦,她无动于衷,甚至以此为乐。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魏莱心里的冰山,在父母常年累月的教化下,铸造而成。
最后,害人害己。
05
这是一部讲校园欺凌的电影,校园欺凌的背后,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家庭教育。
而家庭教育,归根到底,是亲子教育。如果一个孩子,受到了父母足够多的关爱,他就不容易成为受欺凌的人。
而如果每个孩子,都能享受来自父母的温暖和呵护,每个人的心底都常驻着阳光,校园霸凌又从何而来?
只有大人合格了,孩子才不会受到伤害。《少年的你》,讲的是少年,启发的却不止是少年。
正如电影监制许月珍说的:
“青春决定了一个人的底色和一个人的未来,每个人的青春加起来就是整个社会的未来,这部电影同样也是我们作为成年人,在反思能够对正青春的少年做点什么。”
希望这部电影是一把钥匙,为更多少年打开的是一扇更安全的门。
而这扇安全门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父母的尽职尽责。
请用心陪伴你的孩子,因为这是他们一生幸福的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