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趣谈
汉献帝有两个“谥号”,分别是“愍帝”和“献帝”

汉献帝有两个“谥号”,分别是“愍帝”和“献帝”

作者: 岩岩说史 | 来源:发表于2023-11-20 10:47 被阅读0次

汉献帝有两个“谥号”,分别是“愍帝”和“献帝”,为何我们都说汉献帝,而不说汉愍帝呢?

220年,刘备给刘协谥号“汉愍帝”。后来,曹叡给谥号“汉献帝”。如此,刘协同时有2个谥号,“献帝”则为人所熟悉。

谥号、庙号,都是对帝王生平的总结,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但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喜欢用谥号,有些喜欢用庙号。

例如,唐朝、宋朝、明朝喜欢用庙号。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太宗、明宣宗、明神宗、明思宗,这些都是庙号。

汉朝则喜欢谥号,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汉昭帝、汉成帝、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献帝,这些是谥号。

刘协,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戏份比较多,却命运坎坷。220年,刘备认为刘协已经死了,便给他谥号“愍帝”,意思是有灾难、值得怜悯的意思。

刘协还活着,刘备就给他谥号,显然是不对的。此时,刘协是山阳公,封邑一万户,可以使用天子礼仪,不必向曹丕跪拜,这是对他“禅让”的报酬。

帝王活着,不能给谥号,这是常识。按照史书记载,刘备不知道刘协活着,以为他已经遇害,故而给“愍帝”谥号。

刘备此举,目的很简单,就是汉朝的国祚被曹丕篡夺,皇帝已经遇难。如此,刘备我是“刘皇叔”,是汉朝的继承人,在四川称帝名正言顺。

刘协活得很滋润,曹丕也不为难他,直到234年才病逝,这是魏明帝曹叡时期的事情了。曹叡给的谥号是“献帝”,有聪明、智慧的意思,也是对他“禅让”帝位的一种肯定。

那么,为何后人流行用“献帝”,而不是“愍帝”呢?两个原因。

首先,我们熟悉的汉献帝,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而三国演义则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西晋官员,西晋则来自曹魏的“禅让”,陈寿自然要肯定曹魏的评价,否则在晋朝就没法解释。

曹魏来自刘协的禅让,西晋又来自曹奂禅让,东汉、曹魏、西晋一脉相承,陈寿拿捏到位。例如,陈寿写史书时,将刘备写入王侯“列传”,而不是帝王“本纪”。

再则,从刘协一生的经历来看,献帝比愍帝更适合当“谥号”,也是比较中肯的一种评价。

刘协早年,面对董卓丝毫不乱,能从容应对,比刘辩强几个档次。刘协在位期间也尝试中兴,从曹操手中收回权力,只是“衣带诏”没能成功而已。

刘协禅让帝位后,曹丕优待他,并不为难,得以善终。这点而言,“愍帝”就不太适合他。要知道,愍帝都是不幸居多,例如晋愍帝在“汉国”被刘聪凌辱,苦不堪言,大臣都要落泪。

问题来了,如果给刘协一个“庙号”,应该用什么比较好呢?肃宗、英宗、思宗、哀宗,还是其他,欢迎各位留言。

相关文章

  • 诗说汉少帝――刘辩

    汉少帝――刘辩(公元176年至190年)汉族,名辩,汉灵帝刘宏之子,汉献帝刘协异母兄。年号光熹、昭宁,谥号...

  • 奸雄说:你看你身后谁来了?说完杀了救命恩人,一句名言流传至今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争,权臣董卓趁朝廷势微,废掉少帝刘辩,立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汉献帝年幼,董卓便以汉...

  • 2019-11-07

    投鼠忌器 解析 三国初期,汉献帝与丞相曹操、皇叔刘备一起去打猎。曹操为了显示自己的武力,竟跟汉献帝齐头并进。汉南帝...

  • 拆解微头条

    事件: 叙述汉献帝的傀儡一生,打开三国鼎立的序幕。 情节: 从汉献帝的生母,汉灵帝的宠妃王美人说起。王美人历经艰险...

  • 我也聊三国004‖似此星辰同昨日

    我也聊三国004 原创/似此星辰同昨日 汉献帝刘协9岁时,董卓废少帝刘辩后,被立为皇帝。 谁也没有想到,汉献帝刘协...

  • 历史上的今天

    220年的今天,汉献帝禅位给曹丕。 汉献帝经常出现在各种演义、各种史、各种戏曲里,形象多是庸碌无为。但是汉献帝是个...

  • 被曹操施以幽闭之刑杀害的汉献帝皇后

    汉献帝时期,东汉几乎就是名存实亡了,从董卓进京开始,汉献帝刘协就再没过过一天好日子,董卓掌控朝政,汉献帝实为傀儡。...

  • 曹操一生不敢透露的大秘密,汉献帝的一句话竟吓得他汗流浃背

    汉献帝15岁的时候,就被曹操挟持。那年,曹操42岁。比汉献帝大27岁。 在曹操的眼里,汉献帝只不过是个傀儡。在曹操...

  • 汉献帝

    独木难支 高一(10)班 陈凯旋 在三国演义里有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汉献帝。 我们可以从...

  • 《后汉书》研读40:本纪·孝献帝纪(一)

    本纪·孝献帝纪(一)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他是汉灵帝的中子,其母亲是王美人,被何皇后杀害。18...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汉献帝有两个“谥号”,分别是“愍帝”和“献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lv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