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有两个“谥号”,分别是“愍帝”和“献帝”,为何我们都说汉献帝,而不说汉愍帝呢?
220年,刘备给刘协谥号“汉愍帝”。后来,曹叡给谥号“汉献帝”。如此,刘协同时有2个谥号,“献帝”则为人所熟悉。
谥号、庙号,都是对帝王生平的总结,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但是,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喜好,有些喜欢用谥号,有些喜欢用庙号。
例如,唐朝、宋朝、明朝喜欢用庙号。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宋太祖、宋太宗、明太祖、明太宗、明宣宗、明神宗、明思宗,这些都是庙号。
汉朝则喜欢谥号,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汉昭帝、汉成帝、汉光武帝、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献帝,这些是谥号。
刘协,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历史上戏份比较多,却命运坎坷。220年,刘备认为刘协已经死了,便给他谥号“愍帝”,意思是有灾难、值得怜悯的意思。
刘协还活着,刘备就给他谥号,显然是不对的。此时,刘协是山阳公,封邑一万户,可以使用天子礼仪,不必向曹丕跪拜,这是对他“禅让”的报酬。
帝王活着,不能给谥号,这是常识。按照史书记载,刘备不知道刘协活着,以为他已经遇害,故而给“愍帝”谥号。
刘备此举,目的很简单,就是汉朝的国祚被曹丕篡夺,皇帝已经遇难。如此,刘备我是“刘皇叔”,是汉朝的继承人,在四川称帝名正言顺。
刘协活得很滋润,曹丕也不为难他,直到234年才病逝,这是魏明帝曹叡时期的事情了。曹叡给的谥号是“献帝”,有聪明、智慧的意思,也是对他“禅让”帝位的一种肯定。
那么,为何后人流行用“献帝”,而不是“愍帝”呢?两个原因。
首先,我们熟悉的汉献帝,是从三国演义中了解,而三国演义则取材于陈寿的《三国志》。陈寿,西晋官员,西晋则来自曹魏的“禅让”,陈寿自然要肯定曹魏的评价,否则在晋朝就没法解释。
曹魏来自刘协的禅让,西晋又来自曹奂禅让,东汉、曹魏、西晋一脉相承,陈寿拿捏到位。例如,陈寿写史书时,将刘备写入王侯“列传”,而不是帝王“本纪”。
再则,从刘协一生的经历来看,献帝比愍帝更适合当“谥号”,也是比较中肯的一种评价。
刘协早年,面对董卓丝毫不乱,能从容应对,比刘辩强几个档次。刘协在位期间也尝试中兴,从曹操手中收回权力,只是“衣带诏”没能成功而已。
刘协禅让帝位后,曹丕优待他,并不为难,得以善终。这点而言,“愍帝”就不太适合他。要知道,愍帝都是不幸居多,例如晋愍帝在“汉国”被刘聪凌辱,苦不堪言,大臣都要落泪。
问题来了,如果给刘协一个“庙号”,应该用什么比较好呢?肃宗、英宗、思宗、哀宗,还是其他,欢迎各位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