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及校注·辑五

《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及校注·辑五

作者: 白熊巫米 | 来源:发表于2019-03-14 09:03 被阅读0次

    编者按:

    梁启超通过假设的方式来劝宥袁世凯不要行复辟之举,其文文笔开阔,纵横捭阖,说理尽是洋洋洒洒。我们通过《异哉》这篇文章,是很能看出梁启超的文风的。

    原文:

    自古君主国体之国,其人民之对于君主,恒视为一种神圣,于其地位,不敢妄生言思拟议1。若经一度共和之后,此种观念遂如断者之不可复续。试观并世之共和国,其不患苦共和者有几,而遂无一国焉能有术以脱共和之轭2。就中惟法国共和以后,帝政两见3,王政4一见,然皆不转瞬而覆也,则由共和复返于君主其难可想也。我国共和之日,虽曰尚浅乎,然酝酿之则既十馀年,实行之亦既四年。当其酝酿也,革命家丑诋君主,比诸恶魔,务以减杀人民之信仰,其尊严渐亵,然后革命之功乃克集5也。而当国体骤变之际与既变6之后,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盖尊神而入溷牏之日久矣。今微论规复之不易也;强为规复,欲求畴昔7尊严之效,岂可更得?复次,共和后规复君主,以旧王统复活为势最顺。使前清而非有种族嫌疑8,则英之查理第二9,法之路易第十八10,原未尝不可出现于我国;然满洲则非其伦11也。

    注解:

    1. 拟议:揣度议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夫动先拟议,明用稽疑。”

    2. 共和之轭:共和制的束缚和控制。

    3. 见:音xiàn,出现。帝政:指法国大革命后,先后建立的第一帝国(拿破仑·波拿巴建立)和第二帝国(路易·波拿巴建立)的统治。

    4. 王政:1814年,拿破仑兵败第六次反法联盟,被迫退位,波旁王朝趁机复辟成功。王政即指波旁王朝的复辟统治。

    5. 克集:攻克、咸集,所有胜利聚拢到一起,代指事业的完成。

    6. 既变:完成(国体)更替。

    7. 畴昔:往昔,以前。

    8. 前清而非有种族嫌疑:梁启超曾经说过,最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体是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可惜满清皇室是外族,不是汉人眼中的正统民族,在中国没有民意基础,所以君主立宪行不通,这句话就是依据这个而说的。

    9. 英之查理第二:即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君主查理二世。

    10. 法之路易第十八:即法国路易十八世,法国大革命后,成功复辟波旁王朝。

    11. 伦:类。

    原文:

        若新建之皇统,则非经若干年之艰难缔构1,功德在民,其克2祈永命者希3矣。是故吾数年来独居深念,亦私谓中国若能复返于帝政,庶易4以图存而致强。而欲帝政之出现,惟有二途:其一则今大总统内治修明之后,百废俱兴,家给人足,整军经武,尝胆卧薪,遇有机缘,对外一战而霸,功德巍巍,仪兆敦迫5,受兹大宝,传诸无穷。其二则经第二次大乱之后,全国鼎沸,群雄割据,剪灭之馀,乃定于一。夫使出于第二途耶,则吾侪何必作此祝祷?果其有此,中国之民无孑遗6矣;而戡定7之者,是否为我族类,益8不可知,是等于亡而已9。独至第一途,则今正以大有为之人,居可有为之势,稍假岁月,可冀旋至10,而立有效。中国前途一线之希望,岂不在是耶?故以谓吾侪国民之在今日,最宜勿生事以重劳总统之仅虑,俾得专精壹虑,为国家谋大兴革,则吾侪最后最大之目的,庶几有实现之一日。今年何年耶?今日何日耶?大难甫平11,喘息未定;强邻胁迫,吞声定盟12;水旱疠蝗13,灾区偏国,嗷鸿在泽,伏莽在林。

    注解:

    1. 缔构:建设。

    2.克:能。“剋”是“克”的古代后起俗字,这里“克”取的是“剋”——能够的意思。《字林》:“剋,能也。”今天“剋”已经简化为“克”。

    3. 希:通“稀”,少。《论语·公冶长》:“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4. 庶易:或许容易。

    5. 仪兆:百姓;敦迫:催逼。这里指(假设)大总统的作为,利在千秋,功在万民,(将)被百姓推举为皇帝。

    6. 孑遗:残留,残存,这里指遗孤、无家可归的人。

    7. 戡定:平定。

    8. 益:更加。

    9. 是等于亡而已:言外之意是,如果平定乱世的人是外族,中国而为外族统治等同于亡国,所以第二条称帝的途径不可行。

    10. 可冀旋至:机会旋即而至。冀:希望。

    11. 甫平:刚刚平定,指社会刚从战乱中稍稍得到一点安定。

    12. 强邻:尤指日本。定盟:与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这里当指“二十一条”。

    13. 水旱疠蝗:水灾、旱灾、疫病、蝗灾。

    原文:

      在昔哲后1,正宜撤悬避殿2之时,今独何心,乃有上号劝进之举?夫果未熟而摘之,实伤其根;孕未满而催之,实戕其母。吾畴昔所言,中国前途一线之希望,万一以非时3之故,而从兹一蹶4,则倡论之人,虽九死何以谢天下?愿公等慎思之。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息。5”自辛亥6八月迄今未盈四年,忽而7满洲立宪,忽而五族共和,忽而临时总统,忽而正式总统,忽而制定约法,忽而修改约法,忽而召集国会,忽而解散国会,忽而内阁制,忽而总统制,忽而任期总统,忽而终身总统,忽而以约法暂代宪法,忽而催促制定宪法。大抵一制度之颁行之平均不盈半年,旋即有反对之新制度起而摧翻之,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今日对内对外之要图8,其可以论列者不知凡几9。公等欲尽将顺匡救10之职,何事不足以自效?何苦无风鼓浪,兴妖作怪,徒淆民视听,而诒11国家以无穷之戚12也!

    注解:

    1. 昔哲:先哲。“在昔哲后”,即步昔哲之后尘。梁启超从政坛退下来后,打算从事文化教育方面的工作,像先哲一样著书立说。

    2. 撤悬避殿:放下执念,远离朝堂。悬:挂念,这里指对政权的执着,引申为执念。

    3. 非时:不顺应时势的呼求。

    4. 从兹一蹶:即从此一蹶不振。

    5.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语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意思是百姓已疲惫不堪,希望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汔:音qì,乞求。

    6. 辛亥:指辛亥年,1911年。

    7. 忽而:一会儿。

    8. 要图:重要的计划、方针或步骤。

    9. 凡几:总共有几个。意思是,这些“要图”中,有几个是可以拿出来讨论的。

    10. 将顺匡救:顺应好事,匡正挽救失误。《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仪类言其短,赖阶左右以自全保,其将顺匡救,多此类也。” 将:随;匡:匡正。

    11. 诒:音yí,遗留。《说文·言部》:“诒,一曰遗也。”

    12. 戚:悲伤、忧愁,这里引申为祸乱。

    原文:

        吾言几尽矣,惟更有一二义宜为公等忠告者:公等主张君主国体,其心目中之将来君主为谁氏,不能不求公等质言之。若欲求诸1今大总统以外耶?则今大总统朝甫息肩,中国国家暮即属纩2,以公等之明,岂其见不及此3?见及此而犹作此阴谋,宁非有深仇积恨于国家,必绝其命而始快?此四万万人所宜共诛也。若即欲求诸今大总统耶?今大总统即位宣誓之语,上以告皇天后土4,下则中外含生之俦5实共闻之。年来浮议6渐兴,而大总统偶有所闻,辄义形于色,谓无论若何敦迫,终不肯以夺志7。此凡百僚从容瞻觐者8所常习闻,即鄙人固亦历历在耳。而冯华甫9上将且为余述其所受诰语10,谓巳备数椽之室于英伦,若国民终不见舍,行将以彼土作汶上11。由此以谈,则今大总统之决心可共见也。公等岂其漫无所闻,乃无端而议此非常之举耶?

    注解:

    1. 诸:文言用法,之于、之乎的合音。

    2. 翻译:现任大总统早上刚让国家休养生息,到了傍晚国家就要灭亡(选新王从而导致中国改朝换代)。息肩:栖止休息;属纩:古代病人临终之前,要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有气息。属,放置。此一仪式称为“属纩”。因而“属纩”也用为“临终”的代称,这里指国家覆灭。《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

    3. 岂其见不及此:难道看不到这一点吗?岂其:难道。《楚辞·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4. 皇天后土:指天地。皇天:古代称天;后土:古代称地。

    5. 含生之俦:有生命的一类,这里指中外人士。俦:音chóu,同辈。

    6. 浮议:没有根据的议论,这里指袁世凯称帝的谣言。

    7. 志:这里指袁世凯所谓的坚持共和的誓言(宣誓之言)。

    8. “百僚”和“从容瞻觐者”都指百官。瞻觐:朝见;觐见。

    9. 冯华甫:即冯国璋,北洋的中坚力量,府院之争后,成为民国代理总统。

    10. 诰语:古代君王告诫民众的文告,这里指袁世凯对冯国璋说的话,即下文“谓”涵盖的内容。

    11. 翻译:说是已经在英国置备了几间房间,如果国民最后还是不愿意舍弃让他称帝的念头,不久之后,英国那里的泥土将会铺在他的坟头之上(即死于英国)。巳:误字,应为已。数椽之室:几间房间。椽:音chuán,《汉语大字典》:“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原文:

        万一事机洊迫1,致我大总统愤践其前言2,以翔夫寥廓3,不知公等何以善其后也?而其不然者,其必公等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私谓大总统居常所谈说,咸非其本意,不过如孔子所云“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4”,吾姑一尝试焉,而知其必不吾诃5也;信如是也,则公等将视我大总统为何如6人?食言而肥,匹夫贱之!设念及此,则侮辱大总统之罪,又岂擢发可数7?此亦四万万人所宜共诛也。

    注解:

    1. 洊迫:被屡屡逼迫。洊:音jiàn,屡次。

    2. 愤践其前言:指前文提到的,离开中国,躲到英国去。

    3. 翔夫寥廓:自由翱翔于蓝天,指脱离政务的琐扰。夫:文言指示代词;寥廓:指天空。

    4.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语出《论语·季氏》,意思是,想要而不说,一定会为此找来托辞。舍曰:避而不谈。

    5. 诃:音hē,呵斥、责难。《说文·言部》:“诃,大言而怒也。”不吾诃:也就是不会苛责我。

    6. 何如:即何种,怎样的。

    7. 擢发可数:拔下头发来清算。这里用反问,意即用头发都数不过来,表示罪责很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及校注·辑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mf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