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年迈的老人带着年幼的孙子留在家乡,隔代抚养,亲情的缺失和学习习惯差等问题,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很多的烦恼,同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贵州大山深处的木杉小学和全国大多数乡村学校一样,留守儿童几乎占在校生总人数的一半,为了减少留守孩子因家庭监管不到位,发生安全事故,给学校附近的留守孩子开设一个特殊的周末补习班。也许,大家一听补习班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是:不是明文规定不能办补习班吗?是谁的胆子这么大?居然敢顶风作浪!实话告诉你,木杉小学就是这么牛,不但办起了周末补习班,而且教的是绘画,不仅没收取学生的任何一分钱的费用,课堂上所需要的材料都由学校提供。大家一听又是大跌眼镜?然后就开质疑,不可能,一所乡村学校就那几个老师,没听说哪一个老师会教美术?没错!大家的怀疑是正确的,我校在职教师5人,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在校学生86人,没有一个老师是美术专业出生,从来没有拿起过画笔教学生学绘画,而且对美术也是一窍不通。然而就是这么神奇,在没有专业老师的情况下,就把一个周末美术补习班开起来了。
我们要画一双能走出大山的鞋 我要画荷花不给大家卖关子,给大家揭开谜底。我校2018年3月链接到上海沪江互加计划,通过一根网线,一台电脑,链接大山外的优质资源,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和城市的孩子一起同上一节课。不仅开设了美术课程,还开设了音乐、舞蹈、阅读、科学等课程都开起来,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堂生活。木杉小学只从有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后,还给乡村的孩子周末生活单调增添了色彩。为了不让孩子们在周末时间三五成群到处瞎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学校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可以学习的环境。周末时间孩子们都会相约来学校做作业,高年级的同学还可以给低年级的孩子辅导。做完作业后,孩子们打开多媒体电脑,在互加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里,跟着山里红美术的创始人王晓野老师和夏加儿美术的老师学画画。大家一听,是不是觉得真的很神奇? 居然在大山深处的学校,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大城市免费的有名美术教育机构的老师教绘画。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先来欣赏一下孩子们的绘画吧!
看到这两张画,大家是不是有些怀疑 一只鞋走不出大山 必须画一双 有莲蓬了 这是学前班的小朋友画的喔 二年级的小朋友也画得不错 我也要做勇敢的小狮子 荷叶干枯了 夸张的脸 南瓜很好吃你不妨可以猜一猜,这些孩子们学绘画学了多长时间?掰着手指算算,上课时间就只有半年,每周两节美术课,一节夏加儿美术,一节山里红美术,课堂上的在职老师就是一个“安保”人员,孩子们自己跟着网络老师学绘画,周末想来学校的同学,做完家庭作业就自己打开多媒体利用回播课程学习。这些孩子的绘画,应该不亚于上专门培训机构的孩子的绘画吧?这才半年的时间,如果让孩子们一直坚持画下去,应该也不会亚于城市上专门培训机构的孩子。
自从学校有了互加计划美丽乡村网络公益课堂后,喜欢周末来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作为留守校长的我,在我的办公室旁边,专门用一间教室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大家在一起学习环境,采取大带小的学习模式,这种不同年级在一起学习的方式,即可以通过高年级带动低年级,还可以减少孩子缺失亲情陪伴的孤独感。本着喜欢来学校就要让孩子们带着收获回去的理念,做完作业就引导孩子们画画,学绘画不仅可以打开孩子们的想象力,还可以增强孩子们对美的鉴赏力。通过孩子相互间传帮带的引领,大家都在学习,或者大家都在画画,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也慢慢的喜欢学习了。这应该也算是学生的社群化学习吧!
这就是大山深处木杉小学的补习班,是不是真的不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