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煮茶话当年(5)

作者: 简映竹 | 来源:发表于2019-03-02 15:33 被阅读196次

    1.土改

    大约是上世纪1953年。

    一到晚上,附近人家都来水井湾润生家开会,吵吵嚷嚷商量怎样分配土地。

    白天,润生跟着大人们,从这块地跑到那块地。大人们叽叽喳喳,指指划划,有人拿了写了黑字的竹片,一块块分插在每一块田间地头,以作标记。

    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后,大人们干活儿时像打了鸡血,不时兴奋得手舞足蹈,干劲十足。

    薅秧时节,漫山遍野的人,漫山遍野的山歌,漫山遍野欢乐的叫喊。那是润生记忆中家乡人民最快乐的日子。

    2.割草娃

    满过五岁,润生光着脚丫四处疯玩儿的日子结束了。伯父伯母给他小背篼小镰刀学着割草喂牛了。

    初学割草,不是被茅草割划破了手心手背,就是被镰刀割破了手指。不过小孩家伤口好得快,些许小伤根本不算什么。

    润生在伯父伯母家也过的悠然自得,自己的母亲想念他时,会带好吃的去看他。

    有时候割草到长岗那边的山堡,哥哥姐姐也会亲昵地叫他回家去玩。后来索性一割草,就背起背篼翻过山头回长岗去跟哥哥姐姐一起割。

    初学割草,乐趣多多,每一种草的名字都又新鲜有好听,润生跟着哥哥姐姐认识了好多野草野花,感觉相当新奇有趣。

    日子久了,割草喂牛成了润生的专职任务,而且有时候割的少了,伯父伯母似有见怪之意,润生便不再有当初的新鲜感。

    为了多割草,润生每天早早起床。伯父早已把朴镰刀磨得噌亮锋利。

    随着年岁的增长,润生割草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大水牛也长得越发健壮喜人。

    割草娃也有割草娃的欢乐,最开心的是跟哥哥、杨乃幺自己左邻右舍好几个差不多大的伙伴们去较远的地方割草:二层岩、牛卡石、野猪沟、坪上、马家河沟……

    漫山遍野都爬满了他们的足迹,洒满了他们的笑声。

    有时,大家会来一场“打马叉”比赛。

    开始之前,每人先割来一把草堆在旁边做奖励。“马叉”是用三根木棍支起的三脚架,大家依次盯准“马叉”扔刀子,刀子把“马叉”打倒,那草就归谁。然后大家又去每人割一把草来,又继续玩。

    润生年纪最小,手劲不足,有时候刀子扔不过去,有时扔准了却没打倒“马叉”,自然输的多赢的少。

    哥哥腊元怕润生吃亏,有时不让他参加。哥哥担心润生割草少了牛儿不够吃要挨骂,他总是一个劲儿地帮他割草,甚至直接把自己背篼里的草抓给润生,叫他早点背回家。

    至今想来,润生仍然是满满的感动。

    3.读书郎

    “小嘛小儿郎,

    背着那书包上学堂,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只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咯,

    无颜见爹娘……”

    上世纪1954年下半年,七岁的润生上学了,伯父伯母亲自送去遥河小学校报名,成了一名快乐的读书郎。

    这是由玉皇观改建而成的学校,润生之前可没少来玩过,不过这回感觉特别慎重、特别庄严,特别煞有介事。

    玉皇观的菩萨早已被推到了,佛像的残肢断体扔在球场坝下边的山林里。校门口前边两座很高大的石狮子,蹲在高高的石座上,活灵活现,威武霸气!

    学校空气清新,四周景色优美。

    润生很爱上学。启蒙老师是王北枢和张毕华。两位老师很有知识,感觉很威严。

    王老师已过八旬,至今健在。润生(明叔)的孙子“绪春”还是王老师给赐名的呢。

    那时候润生很怕老师,所以学习特别认真,也十分爱惜文房四宝,一支旧钢笔一直用了好多年。

    一去外婆家,晚上一家子闲来无事,就听润生背诵课文。润生能把整本课文全部背诵下来。外婆和大舅别提多开心多骄傲了,润生自己也感到开心和自豪。

    备注~

    本故事来自明叔的回忆录《平凡人生》。明叔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的老革命,当过兵,扛过枪,一生做了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儿。

    后续故事,且听简子细细道来,欢迎你阅读留言。

    感恩遇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明叔煮茶话当年(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oe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