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原文: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翻译:
“讱”(rèn),《说文》:“言之钝也。”说话迟钝,出言缓慢谨慎。
司马牛问老师,什么是仁。孔子说,出言缓慢就是仁。司马牛不理解了,这么简单?出言缓慢就是仁?孔子说,说出来话容易,要做到却很难,能不多想想再说,一边想一边说,慢慢说吗?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翻译:
司马牛又问老师,那什么是君子呢?
孔子说,不忧不惧,就是君子。
司马牛有点茫然,老师回答他的问题,总是那么简单。前面问什么是仁,老师说,说话慢就是仁。现在问什么是君子,老师说,不忧不惧就是君子,为什么呀?
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省察一下自己,啥毛病没有,有什么忧惧呢?啥毛病没有,那不就是君子吗?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翻译:
司马牛还是忧啊!又去跟子夏说:人人都有兄弟,就是我没有啊!兄弟们死的死,逃的逃,全都失散了。
子夏宽慰他说:我听说啊,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是人能强求的,应该接受上天安排。
子夏就着他的话安慰他说:君子做事肃敬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合乎礼仪,那四海之内,都是兄弟了。怎么会没有兄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