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人的感觉是与生俱来的,感受冷暖,感受疼痛,感受美味,甚至感受美,都离不开我们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丢失了,似乎自己都不存在了。有人会因为一个笑话而哈哈大笑,有人会因为一句话而感到温馨,可有人会说:我对很多事物都无感,那么感觉去哪儿了?如果从观察孩子开始,也许能发现端倪。
01
有一个场景,孩子吃饭的时候,经常会说某道菜不好吃,还表现出厌恶的表情,通常成人会马上指责:怎么不好吃了,这是我辛苦做的菜,有营养又美味,必须吃!如果不吃,孩子就会背上挑食的罪名。
你看,孩子不喜欢的味道不能表达,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喜好做选择,感受美味的机会就这么一次次被打压。成年后,当你让他品尝一道美味的食物,他会说:没什么感觉啊,好像都一样啊。
再如,孩子感知冷暖的能力也被打压。有句幽默的笑话叫“你妈觉得你冷”,简言之,就是妈妈对孩子的担忧,总感觉孩子穿少了,怕孩子感冒,随时提醒孩子多穿点衣服,孩子也只能照办。
经常看到有的孩子大热天还穿外套,满头大汗。或者冬天穿很多衣服,即使出了汗也不能脱掉,这些看似无法反驳的关爱,实则扰乱了孩子判断冷暖的感觉。有的人成年后,总是有一个习惯,出门要带一件外套,即使不需要也要保持这个习惯。或者总感觉身上凉飕飕的,怕冷、怕感冒。因为常年被父母用心地“保护”,也不敢大胆地尝试,不敢突破。
俗话说“冷暖自知”,假如把这个词放到关系里,不知道“钝感”的人能否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呢?
02
“感觉”被否定的现象很多,比如怕黑。怕黑是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因为视线受阻,对周围的环境没有了掌控感,孩子就会害怕,其实成人也不例外。
但是我们没有同理孩子,反而指责甚至讽刺孩子胆小。在黑暗的环境下,正常人都会做出防御。感觉到危险,会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判断,可成人却再三地不允许孩子害怕,更重要的是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令孩子没有安全感。大多数成年人特别怕黑就是早期的感受被忽视导致的。
其次是感知疼痛的能力被否定。孩子摔了一跤,膝盖擦伤或者流血,哭着找父母,家长不是问孩子疼不疼,而是首先否定。并催眠道:摔一跤没事,不疼,勇敢一点……假如不“勇敢”,就被指责懦弱、娇气、大惊小怪……孩子的疼痛感长期被否定会变得麻木,他对别人也同样没有同理心,别人的苦痛他就很难感同身受,在关系里就很难发展亲密感。
人的感觉还有很多,对身体的感受,对艺术美的感受,对听觉的感受等等。如果时常被否定,就会对孩子的鉴赏力产生影响。
03
要怎么保护孩子的感受呢?
举个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家里玩具堆得到处都是,一片狼藉,大多数家庭应该都不陌生。我们通常都是去规范孩子,批评指责 ,晓之以理,制定规则,但似乎都没用。那是因为太小的孩子还没有秩序感,玩具就是他的玩伴,他不理解为什么非要排列整齐和归纳。所以父母这个阶段要有耐心 ,帮助孩子度过混乱期。
其次,孩子还不能感受整洁带来的美好。小七一直是家里的“破坏王”,家里摆满了玩具,各种方法用尽,还是不能规范她的行为。随着孩子渐渐长大,之前的玩具开始对她没有了吸引力,我们就清理掉很多她不喜欢的玩具。
可是孩子开始喜欢画画和做手工,满屋的纸屑又开始令人头疼。长期批评孩子,又担心她因此放弃做手工的兴趣。大道理也讲了不少,可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直到孩子上了小学,有一次我把家里打扫的很干净,我们一进门,孩子发出感叹:家里好干净呀!我问道:你喜欢干净的家吗?孩子说喜欢。我说,那我们继续保持卫生好吗?孩子回答:好呀。我又问:那要怎么保持呢?她说:东西不乱扔乱放……孩子从此开始有意克制自己往日的习惯。
回顾往昔,一开始的担忧似乎把问题放大了,规范行为,目的是让孩子遵守社会规则,但是家是一个放松的地方,太多规则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无意间也会埋没了孩子的潜力。家里乱,大不了父母辛苦一点,陪着孩子慢慢地去修正。
假如我们把孩子的成长看作一辆火车,那么混乱期只是孩子的第一节车厢,只是这辆火车的一小部分,远远还没有到火车尾。
而这个行为的重点也在于:让孩子自己感觉保持整洁带来的美好感受,孩子因此开始向往整洁,远比控制孩子的行为要深刻。
又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礼貌,经常现场指正,逼迫孩子跟人打招呼。可是越逼迫越反抗,孩子为了避免麻烦,就干脆不见人了。孩子宁可宅在家里也不出门,就是避免交际带来的麻烦。孩子有自己的感觉,被礼貌对待的孩子自然也会懂礼貌。与其强迫,不如问问孩子:尝试了有礼貌,你感觉怎么样?假如孩子说感觉很好,以后还愿意尝试,说明父母把礼貌做对了。
感觉是我们感知事物的“仪器”,感受一首美妙的音乐,感受一首悲伤的诗、感受心灵滋养……有感觉,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有丰富的感受,我们内心会更丰盈。
心理学有很多专业术语,比如觉知,临在,活在当下,都在指示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感觉”去疗愈心灵的创伤。
从小感觉灵敏的孩子,对事物的感知也相对灵敏,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比较丰富。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的感觉,就会有一个稳定的内核,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凭自己的感觉做决定,才是真正地掌控了自己的人生。我们经常说爱自己,假如没有觉知,就很难关注自己内在的感受,更遑论爱自己。
不要急着帮孩子做决定,凡事多问问孩子:你有什么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