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穷忙”

作者: 龙圳投资 | 来源:发表于2019-01-30 04:42 被阅读2次

    “穷忙”这个词,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其实我自己刚听到的时候觉得这是不符合逻辑的,也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是不太符合的。勤奋劳作这是我们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也是老一辈人教导我们的思想精髓。那么,是否这个到了现代生活中就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了呢?其实,在此我并非是要表达这个极端的观点。我自己是一名科学研究研究工作者,也是兢兢业业的实业家,所以我是提倡勤劳工作,刻苦专研的精神,因为在很多科研界和实业界,没有这样的精神和特质,很难完成许多技术攻坚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与我今天聊的这个话题并不矛盾。

    那么,什么是穷忙呢?这词儿不太记得是从哪里听来的,仿佛意思是说穷忙是一种状态,越穷越忙,越忙越穷。这激发了我研究贫穷思维的兴趣和动力。最近对一些经济领域里面的文献进行了查阅,总的来说表明了两种观点,其中一种主流的观点是认为贫穷局限的是认知思维,而不是金钱与财富!虽然,这个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证实,也不无它的道理。那另外一个观点认为除了贫穷的认知思维,那还与一些固有的负性情绪心理相联系,后者当然我也很认同,但今天我们先来聊聊第一个主流观点。


    看过《稀缺》这本书的人,或许会更能理解这个道理。下面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来简单的讲讲这个道理。这里所谓稀缺(Scarcity)是指广义上的资源缺乏,而不完全是指金钱财富上的稀缺,金钱财富只是资源类别中的其中比较重要和特殊的一种。而我们平常还会遇见很多其他资源匮乏的时候,比如,时间稀缺,水资源稀缺,空气资源稀缺,食物资源稀缺等等。那么从斯坦福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人在某种资源缺乏的时候,会对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例如,我们饥饿和口渴的时候,这种需求会扩大我们对食物和水源的向往,当这种需求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会极大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范围缩小到对食物和水源上面来,从而影响了注意力和认知资源对其他事情和事物的分配和加工;又比如有句话叫做不到deadline(最后一刻)工作是绝对完不成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或许都发生过,只有当明天需要提交的任务,今天我们才会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去完成,而之前一周的时间里面,总是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情。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当我们在时间资源匮乏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会高度的集中到眼前的这件事情上,而不那么容易被其他的事情所影响。


    好了,上面我是想说明一个问题,当人处于某种资源缺乏的时候,这种资源缺乏的状态是会影响我们的认知资源的分配的,或者说的更加浅显易懂一些,这种资源缺乏会让人的注意力集中在稀缺的资源上。就如上面所说的,当你饿了你更加注意食物,当你渴了你更加注意水源,当你快要到交任务的时间点了,你会更加注意到你有限完成任务的时间上。那么,当你缺乏的资源是金钱和财富的时候呢?我想大家根据上面的推理就会都知道答案了,你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会更加的集中在这种短缺的金钱和财富上。

    当人在处于某种资源缺乏的时候,他们有更多的惯性的行为(habitual behavior),而非思考后的理性行为,而这些惯性的行为都与我们的基本需求相联系,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刺激驱动加工,而非至上而下的认知驱动加工。好像有点越说越抽象了。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当你饿的时候这种内驱力(也叫刺激)会让你惯性的想吃饭;当你渴了你会惯性的想喝水;当你没时间了,你会惯性的做一件事情:赶工。

    那么基本上这个道理清楚和弄明白后,咱们回到“穷忙”这个词儿,其实也就不无道理了。当财富资源缺乏的时候,其实人的注意力和认知资源都集中在金钱和财富上,而很难得看到更加有远见的投资行为上。当然,投资包括很多方面,时间投资,资本投资,自我能力投资等等,但是投资通常有风险,并且回报都不是即可见效的,这些投资都有个共性,便是人们需要有延迟满足的能力。那么这种稀缺的状态会让人产生许多惯性驱动的行为,希望得到立竿见影的收益和效果,而很难去思考一些有长远回报的事情上来,周而复始的做相同的工作,以为把时间都用在了眼前可见的一些利益上了。例如,多工作一个小时可以多拿20块钱,所以越想得到更多的眼前利益,那么需要工作更多的时间。也许,所谓的“穷忙”族也就是这样把自己陷入这种状态吧。那么,这样一看好像这个词儿也就不无道理了。

    当然,前面我提提到了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是从贫穷相联系的一些情绪和心理来解释,比如,焦虑,抑郁等等,有机会再继续聊。

    ---End---
    原创:栩栩
    图片:Pixabay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穷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st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