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作者: 海挽天文化传播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11:57 被阅读0次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知识关联,不过度推理及过度化书中内容的态度去阐述书中知识。

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读者们多多指正。

上文品读了民不畏威,则大威至”,老子对统治者提出了警告。

老子说当人民不再畏惧权威的时候,那么,统治者就要面对真正的大威胁和大祸乱了。

老子认为,不能用权势压迫人民,不能过度阻碍人民的生存之道。否则就会引来人民的反感,甚至反抗。

老子提醒统治者,只有不压迫人民,让人民感到生活快乐,感受到足够的幸福,人民才不会讨厌统治者的统治,进一步维持社会发展的和谐安定。

权威的压迫并不是真正的治国之道。人民对于压迫也是有底线的,一旦突破这个底线,就必然会起而反抗。

继续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敢:坚强。不敢:软弱。

勇于强硬会容易走向死亡,勇于柔弱则会生存得更。

此两者,或利或害。

这两种“勇”的行为,一个得利一个受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天所厌恶的,谁又能知道其中的原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繟然:安然,坦然。

天下大道,以不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而善于回应,不召唤的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又善于谋略。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恢恢:广大、宽广无边。疏:宽疏。

自然的范围宽大无边,虽然宽疏也不会有一点遗漏。

本章中,老子以一个“勇”字开篇,前半部分讲天道的生杀、利害、好恶十分微妙,甚至连圣人都不能完全理解其奥妙。

后半部分讲道发生作用时完全是自然的,不用人为的造作,自然能够得到完美的结果。

老子认为自然的规律是柔弱不争的,人类的行为应该取法于自然的规律而恶戒刚强好斗。

老子也提出,道为何会厌恶好勇而善柔弱,谁也不知其原因。

所以提醒人们“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说的是,“大道”就像一张大网,看起来非常疏漏,但什么行为都逃过“道”的规律。

世间万物都在按照“道”的规律运作,例如“柔弱胜刚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即使是违反“道”的规律而暂时得以避开,最终也会被“道”纠正,根本逃不出“道”的规律,最终必将走向灭亡。

相关文章

  • 百字瞻瞻80: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

  • 《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本内容是个人综合了多个版本的核心观点加以阐述,本着尊重原文为基础去解读。 以简明清晰的逻辑分析,系统性地概括书中的...

  • 《止学》——辩卷(1)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1、物朴乃...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人生就是自己导演的一部电影,每个当下都在播放,同时又在不断攥写新的底片。 看明白这个真理的话,那我们生活就很简单了...

  • 天网恢恢 疏而不失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七十三章全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是以...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永乐元年七月,明成祖初登大宝,认为天下古今诸事,纷繁复杂,浩如烟海,日常查询使用不易,于是先后命翰林侍读解缙、太子...

  •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 天之道...

  • 如何走在正确的道上

    2021-12-3 成长学习课堂【如何走在正确的道上】 《道德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

  • 天网

    天网, 顾名思义就是天的法网,即天罗地网。 成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道德经 老子 李若水译评 6个笔记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 勇[1]于敢则杀,勇于不敢[2]则活。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tr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