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面对0-6岁的儿童成人们也是需要了解孩子前六年不同阶段的基本特征。
动物与人类区别在哪里呢?这里借用一个比喻:动物像是机器制造的产品,小猫生下来就会喵喵喵;人类更像是手工精艺品,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打磨。
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需要给予更多的时间给到新生儿。婴儿在生命初期的软弱和无助是给予他时间和空间去塑造一个新生命。
在这个新的起点有两个任务在等着他:一,适应他生存的环境;二,他需要形成独立的人格,成为独一无二的人。
一、 六岁之前孩子的神秘力量
强大快速的吸收能力
孩子的这种吸收能力可以协助人的成长,儿童时期学习吸收的东西可以永久地成为他们个性的一部分。
内在驱动力—敏感期
孩子通过他特有的对事物的敏感性进行学习。敏感性让孩子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和热情,并且以一种独特的、强烈方式来探索外界事物。
这种神秘的力量是孩子在六岁之前特有的,我们把这种神秘的力量称为吸收性心智。一旦错过就不会再出现。著名的狼孩也是因为六岁前没有在人类社会生活过,错过了最重要的发展阶段所以终生不能融进人类社会。在最重要的发展阶段获得的一切会成为我们一生拥有的,所以环境就至关重要了。因为环境中有什么,孩子就会获得什么从而成为孩子人格建立的养料。
但只有吸收性心智对孩子的成长来说还是不够的,孩子还要专注于某一些技能的练习来帮助孩子获得生存的能力。孩子有一股内在的驱动力来促使孩子完成一些成人觉得十分无趣的动作。这些动作还会一直在不断地重复。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就不会再重复这个动作了,我们会发现由于孩子重复的这个动作,使得他的身体越来越协调了。这是孩子的动作敏感期。
吸收性心智和敏感期共同作用协助孩子的成长。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敏感期是有时间点的,它会慢慢地到达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消失。错过了就没有机会重来。
当孩子感到不安和闹脾气时说明他的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家长需要准备一个适宜孩子发展的环境来协助孩子的发展。
二、两岁孩子的特质
把孩子的“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求知的行为。
满足孩子的内在需求,帮助孩子找到适宜的活动
设置一个有准备的环境
观察孩子,给予符合他发展需求并且有适宜挑战的活动
两岁的孩子正处于动作敏感期,当成人不小心剥夺了孩子了孩子动作发展的机会,孩子会变得异常躁动不安。这就很容易引发亲子间的冲突。我们该怎么减少这种冲突呢?首先我们成人要转化思想,把孩子的这些“坏行为”理解成孩子探索学习的求知行为。不要以我们的标准为孩子的生活标准。那么我们需要设置一个能够满足孩子内在需求以及能够帮助孩子找到适宜的活动协助孩子的动作发展的环境。我们又该如何找到孩子适宜的活动呢?这对于家长来说有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学会观察,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的发展需求。
在练习观察的初期,我们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在家庭里,家长可以观察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他最近是不是经常抢你的抹布?是不是经常玩水?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他可以操作的活动。比如说我们可以给孩子示范怎么擦桌子,也可以给孩子示范怎么洗手袜子。
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
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打扰
减少孩子的玩具,在孩子可以够到的地方放几个孩子感兴趣的玩具
不要给两岁的孩子看电视以及ipad.
需要注意的是,当孩子正在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被迫打断时,他会变得烦躁会哭闹。如果成人一直没有意识到孩子的专注被打断了,经常这样打断孩子的专注的话,孩子以后会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情。
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没办法表达清楚他为什么会烦躁,所以不赶时间的话,我们可以耐心等待孩子完成手头的事情,不要去干预他。如果真的赶时间,可以有限制并多次报备。比如带孩子去公园玩,可是又约了朋友需要马上离开。
孩子还没玩够,怎么办呢?你可以告诉孩子:“我们还有十分钟就要离开了哦。”这样让孩子心理有个预设,过去五分钟的时候又提醒一下孩子,还有一分钟的时候就告诉孩子要准备走了。这时候成人说话要算数,不能给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如果孩子哭了,可以直接把孩子抱回家。
当我们每次都能说到做到,孩子也会信守承诺的。
那么还有什么会对孩子的专注力有影响呢?环境的设置也会有所影响。特别要注意的是,大家的哄娃神奇:ipad和电视。
虽然孩子每次都能很长时间地看着电视安静不动,但是孩子的专注力大打折扣。电视生动有趣的画面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以后很难静下心地看书。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动态的画面了,就很难看得下静态的书籍了。
可爱又可怕的“两岁”
不字当头---自我意识的建立
硬碰硬是不行的,我们可以疏导绕道的方法
正面的引导,给出孩子选择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对两岁的孩子来说,还有让家长头痛的事情,他们不字当头打滚耍赖。所以家里有两岁孩子,有自己带孩子的妈妈,一定深有体会。那是什么原因让原本萌萌可爱的宝宝变成了一个小恶魔呢?除了敏感期没有得到满足以外,还有就是孩子在两岁左右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开始发现我的重要性了,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也不太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所以在这一阶段孩子会对其他人的指令有逆反的情绪,比如我们经常发生的事情,"我们去洗澡吧""不去"不知道妈妈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所有的事情只要是别人说出来的都是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用到更多的技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硬碰硬是不行的,我们可以采用疏导绕道的方式。像刚才说的洗澡我们可以说,“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想玩小水桶呢,又或者你要给小鸭子洗澡还是给羊?”给孩子选择通常他都会选一个,所以在生活中正面的引导给出孩子选择,是会有不错的效果的。让孩子有所选择,这也让他感到自己是重要的。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决定做事情,而且不一定一定要按照别人的意愿形式。这种感觉对他的成长和独立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避免由于孩子秩序感被破坏出现的亲子冲突
接受并允许两岁的孩子出现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求“一致”的行为
尽量保持玩具及其他物件摆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养成孩子自己摆放物品的习惯。
每天什么时间进行什么活动,都要按照既定的习惯进行
大家对于孩子上床睡觉有没有比较困难的情况呢,那我们就可以针对孩子睡觉难的问题,提前约定好一些入睡规矩。我们要带孩子去洗澡刷牙,然后我们可以换上睡衣去一个卫生间,然后呢,再躺在床上听大人讲故事。
那说到这个小故事,我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一个难题。本来呢你预计要讲一两个故事,结果这天晚上你讲了七八个故事,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情况出现,那在这个讲故事的部分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先跟孩子约定:“要先说好哦,今天我们要讲故事,你是想要听一个故事呢,还是听两个故事呢?”通常情况下孩子一定会选择较多的故事。
那么听完故事后,我们就可以抱抱小朋友,然后就关灯睡觉了。我们要帮助孩子按部就班完成这一套动作,可能要花掉很长的时间。
但是养成习惯后,孩子上床睡觉可就容易多了,再也不用我们每天定点催促了。但是要注意的是一旦养成习惯,这中间的环节就不能想着我一会儿还有工作,就想匆忙了事。那最后这个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当你速度加快,孩子反而会比平常更慢的进行每一个环节,就好像他全看透了你的心思一样。因此不要因为某件事情而加速完成定好的规则,或者是缩减其中某一个环节,最好一心一意的去完成。如果这个过程不得不被打断的话,比如你要去接听朋友的电话。那你就要做好重新来过的准备。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他还没有办法接受从被打断的那个环节继续进行。比如你的故事讲了一半回来后一定会被要求重新讲了。孩子会中规中矩的实施这样的一个程序。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才能够逐渐的接受对整套的规则稍作修改。
但不管什么,得预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行为规则,并协助孩子长期不懈实行,对我们和孩子都是明智的选择。
孩子的成长是呈曲线的,有时候会让我们开心,有时候也会让我们不开心。但是,明智的家长都会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