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e: 2017-5-24 10:43:03
title: 喜马拉雅 - 陈志武的金融课
2017年的「野蛮生长」之一, 要持续一年.
12个核心模块:
- 金融无处不在
- 借贷: 消费也是投资
- 现代企业与公司金融
- 商业模式
- 投资理财
- 银行与金融危机
- 债券市场
- 金融衍生品
- 基金市场
- 股票市场与监管
- 金融市场、贫富差距与创业创新
- 相互竞争的家族、宗教与金融
财富带来自由, 金融解放个人
财富既是过去,也是未来
睡觉的时候也赚钱
金融工具 -> 货币(中性) 民间金融是最直接的普惠金融 金融交易的规模效应(大而不能倒->复杂而不能倒) 金融市场->创新文化->财富创造 控制是金 现金为王 谁有金融资产,谁就受益 金融行业一直都在围绕着客户展开激烈的竞争
金融不只是一堆金融工具,而是提供一套分析框架、思维方式,让我们换个角度去思考历史 到底是工具的原因还是使用工具的人的原因
金融的本质是跨期(时空)价值交换 支持跨期交换的信任基础设施 交易不确定性 需要投资的人+需要资金的人
金融产品相关度 社会发展->金融创新 风险/收益/流动性
风险: 家族血缘/信仰社群(教会 金融危机)/行政权力(福利国家 常平仓 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自愿交易(金融市场 个人要有足够高收入) 义vs利 风险分担机制->人类文明
收益: 利率的效用逻辑 利率的机会收益理论 中国利率的市场化进程 股票-财富增值/银行产品-保值/保险-规避不利事件 名义收益/真实收益
保险: 保险产品的价值是避险,带来的是“安心” 社会安全法 保险的预期回报通常为负 心诚则灵 消费型保险 公司资质->兑现 银行受到的管制极多,人寿公司受到的管制相对少,而股权基金不能有这么高的杠杆 外部效应非常高/汽车险/社会保险 扶贫 风险厌恶
借贷: 年轻收入少又最需要钱 花未来的钱改变今天的生活 收入开支的年龄错配 月供压力使人积极向上(养成好习惯) 消费也是投资 跨期借账催生了文字 借贷促进消费、消费带动增长
公司: 资源调用->国家vs家族vs教会vs公司 产出/投入/边际成本 有限责任 管理权所有权分离 一堆法律契约的组合体 职业经理人(业务内部分权制度 重复博弈 股份激励 道德教育) 法制环境/契约精神 独立于个人的法人人格 做大vs做强 多元化(公司的边界)vs风险
融资: 股权(国企享受的特权 监管->国企/私产 以股东利益为核心 最大化财富增长 信息披露/信息对称/选好上市的地方 PE/PEG) 债券(短期 长期 永续 以保值为目标) 资产证券化(未来收入流) 表内/表外融资 轻资产(轻资产是上策)/重资产分拆 动态调整融资结构 资本回报 直接/间接
投资: 投资是一个非常具体、非常量化的事情,而不只是一个定性的判断的问题 价值投资(清算价值法 价值参照系+交易成本) 投资风格/价格太高
股票: 活跃股指数(从1000点跌到10.11点, 不算交易成本) 市盈率反映股票的定价水平 流动性(时间 成本 量) 换手率和总体交易成本 股价走向不取决于你的心理状态或者实际需要,长期而言还是基本面为王 股票与中产阶级
银行: 票号/钱庄/银行 金融中介/交易成本/风险分担/逆向选择 信用风险(贷款)/市场风险(交易资产规模 价格变动幅度)/操作风险(产品/服务/活动所固有的风险) 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可能远低于公开披露的数字 流动性风险/短存长贷/准备金/司法拍卖 银监会(准入 运行过程 道德风险) 存款保险 金融体系->银行为主vs资本市场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 影子银行
中央银行: 专门银行(政府公债)/金本位/国有/最后贷款人(信用货币) 价格稳定是中央银行最重要甚至唯一的政策目标 通货膨胀 货币乘数(10w的存款转手就贷出8w)/准备金率
外汇: 外汇管制 外汇过多流出可能会引发金融动荡和经济大幅下行 发展中国家更喜欢币值低估的政策 汇率不能用国家主权来套 固定/浮动
证券: 国富vs民富 债务重组->流动性->规范金融市场/完善信息机制/防止权力寻租
债券: 可转债/非标债券 收益=利息+资本利得 国债收益率曲线/风险溢价/利率风险 债务->投资->经济增长
期货: 远期合约->标准化 减少风险->每天收盘兑付盈亏 有价格风险的资产 黄金期货 金本位崩溃->经济发展需求的货币流通 石油->逐步增加套期保值占比 股指期货->投机/对冲->很高的杠杆
期权: 选择权 行权购买 认购认沽/行权日/行权价 牛市跟涨,熊市不受损或者少受损 优化投资者结构 这种二元结局代表了奇特的不确定性 转基因粮食 创业公司
基金: 私募 公募/开放/封闭 溢价/折价 基金致富 权威基金评估公司 贝塔系数/阿尔法系数/夏普比率 基金经理的职业忧虑 管理费->追求排名 集体决策->降低风险 主动/被动/指数/基本面指数/量化投资/对冲/海外房产/QDII 有效市场理念
投行: 突出的信任中介 互联网->更多人的联系->信息不对称和欺诈空间也比以前严重了
股市: 搭便车/集体诉讼/外部性/公地悲剧 证监会(慢牛 救市 宏观经济任务)/法院/媒体 效率vs公平 市场vs行政 做空/反向思维 野蛮人 家族控股 现金分红/红股/高送转/股票分红边界
经济学: 实证经济学(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 规范经济学(由于依据价值判断,做出“应该怎样”的判断) 共同富裕->拉弗曲线
宏观经济学 -> 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
基本面: 宏观经济(节俭悖论->经济萧条时期) + 行业 + 公司基本情况
制度经济学: 经济发展需要 + 如何构建; 制度成本 -> 实际交易 + 制度限制无法交易 来自殖民地的实证研究
犯罪经济学: 犯罪的可能收益 被抓的概率 接受惩罚的成本
行为金融学/经济学: 正常人 vs 理性人 为什么买到往往是亏到 成功战胜所有竞争者实际上就证明了自己是冤大头
心理账户与非理性决策: 沉迷赌博、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等“有限理性”
高杠杆投资的心理学分析: 幸存者偏见与盲目乐观 心理奖励机制 差点儿就成功
人对抽象的东西总是更加怀疑,而更愿意去相信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 非常结实的建筑结构
热手效应: 表面的统计数据影响自己的决策 赌徒谬论 大数定律vs小数定律
元认知: 我知道我知道什么吗? 认知的认知 认知->概念/理解/记忆/回忆/内化/影响判断 对认知活动的监控和调节
自我利益最大化 vs 资源(物质/权利/地位/名誉/各类机会等利益)有限的客观现实: 暴力 -> 行政权力 -> 血缘关系 -> 货币
曼昆 经济学原理 超级明星现象
流动偏好: 交易动机/警慎动机/投机动机 所有权经营权分离->保有现金->「野蛮人」「敌意收购」
流动性陷阱:央行调控经济遇到的困境 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国家经济主要靠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空开市场操作 量化宽松案例(QuantitativeEasing, QE)
流动性溢价理论: 金融产品定价
道德风险: 距离的遥远使得支付与收货难以统一地进行 委托第三方/地缘血脉等熟识关系 -> 正式的制度vs非正式的声誉约束
权威类型与合法性来源
主权债券 -> 主权违约
债券的利率风险
三元悖论: 货币政策的三难选择 决策者只能在三个原则中选择两个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政策的独立性/自由且开放的资本市场
货币主义大师弗里德曼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都是货币现象
经济学对投票理论的研究: Democracy is the worst form of government, exceptall the others that have been tried.
劳动经济学: 效率工资理论 FLG高福利待遇
政治经济学一瞥:大一统国家腐败问题的委托代理分析
管理学: 制造业时期 科学管理之 父泰勒计件制 物理资本/产业资本 -> 服务业占比上升 霍桑实验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教育的重要性: 科举制度研究->教育是社会地位的决定因素
社会资本的重要性: 个体/团队的关联 校友网络
可能是因为读书越久、越多的人,建立的关系网络平均更广泛一些
MBA优势主要在于提供了职业训练、拓展视野、提供了人际网络等
生命周期假说 -> 消费/收入伴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的技术水平不变的(既定的技术条件)情况下,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产量(或者产出)之间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企业报表基本语
复式记账法: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寡头竞争: 产量竞争-古诺(Cournot)模型 vs 价格竞争-伯川德(Bertrand)模型 定价-斯塔科尔伯格模型(Stackelberg Model)
博弈论: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重点在于当事人之间的互动 player-strategy-payoff
协同效应(Synergy): 1+1>2
微笑曲线理论: 轻资产运营(Asset-light strategy) 研发vs设计/营销 质量控制/品牌
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
菜单成本理论
量化历史研究: 历史研究->科学 提出问题假设/数据(查找/实验)/统计分析检验/解释 公认、统一的历史数据库
明治维新 -> 征兵制 + 秩禄处分 + 国立银行 -> 改革越成功, 经济越好, 收益就越大
黄宗羲定律: 税费改革 -> 农民负担下降 -> 上涨到改革前更高的水平 -> 高到不可忍受 减负越减越重 -> 权力/责任角度分析
房地产/股票泡沫 -> 大萧条 -> 银行危机/二战 -> 美国今天的金融体系(特别是银行) 美联储/银行的银行/->制衡分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私人
在整个竞争过程中,百事可乐把广告定位集中在年轻人,因为老年人已经没法放弃可口可乐了
2018金融为危机 -> 危急时刻 -> 整个链条中的每一方都赚一些手续费和佣金,但每一方都不为贷款最后是否成为坏账负责
壳资源价格不低,通常在两亿元左右
犹太人 - 客家人 - 基督教/新教/天主教 - 新教改革/思想解放(马丁路德 加尔文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宗教领袖思想)
市场经济的技术层面: 交通通讯
大数据信用评估——技术让金融更高效
基尼指数 -> 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 越大越不公平
GDP HDI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通过冒更多的风险,普通的劳动者才能够走出自己既有的局面,然后加入有资本有资产的人群的行列
如果你年青、能承受一些风险波动,那就选择偏成长型沪港通深港通基金。
创业公司 -> 天使轮 -> VC -> PE(平均8-10锁定期) -> IPO(壳/没有免费宣传 办婚礼)
什么人适合创业 -> 心理量表 -> 大五人格测试: 开放性/责任心/外倾性/宜人性/情绪稳定性 -> 责任心、外倾性 / 创新导向、成就导向、个人控制、责任感
毕竟东北还是有很大人口和大学,可以利用现在风险资本泛滥的局面,多在东北从事创业创新
网络贷款公司、只做普惠金融的机构在规模上以后还是会继续处于这个劣势的; 互联网+ 需要面对生物意义上的限制
区块链的最大特点就是信用与信息的永久记录,不能篡改,也能够被其它人和机器轻松访问和检索使用
amazon: 名字以“A”打头 赢者通吃(最大化市场份额) 融资->股权/债权
政府的权利 vs 民间的权利
垄断法 -> 双寡头
信息对称 -> 良币vs劣币(民间发行货币)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 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其他地方,阳光总会是最好的纠错机制和最好的堵漏洞的办法 信号理论与分红
更加现代化、自由竞争的金融市场才是未来的主流。不管是与陌生人的交易,还是契约关系的建立,从古到今没有变化的就是“信用”。因为人性不变,金融的逻辑也不曾改变。
为了保证市场约束力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我们必须允许金融机构破产 -> 监管/资本充足率/强化核心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监管的成本和收益 寻租 技术(ATM->分行限制)/法律/经济冲击
证监会的责任在于确保证券交易所是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可信的交易场所。
这些改革和创新固然对解决上次危机有效,却也同时埋下了新危机的种子
国富论 市场看不见的手 守夜人 -> 凯恩斯经济学理论 由于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素,有效需求会低于社会的供给 玩家
我渴望成功,为了成功,可以去冒生命危险,但是不能牺牲人格。我希望能发生一场战争,让我展现自己的能力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税收和死亡 -> 开支回报 -> 政府融资成本vs民间投资回报率 -> 减税/负债
再次说明过去许多“坏文化是因为金融不发达造成的”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环境下,仅靠数学模型而忽视人类非理性本能的投资原则是无法持续的。
汉堡包标准、贸易顺差与资本账户净流出 -> 人民币贬值
美国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空头基金打假、野蛮人敌意收购施压、司法体系独立护法、投资者集团诉讼,这些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模式中不可分割的要件。
现代资本市场的强项在于对未来做定价
价格歧视 -> 不同消费人群 -> 更多利润
婚姻: 经济利益 -> 感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