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恐惧战争,是看完《敦刻尔克》,走出影院,面前是和平的世界,就让我感谢了几分钟。此后,别人问我有什么电影改变了你原有的认知,我毫不犹豫,“敦刻尔克”。它第一次让我意识到,战争除了致命的武器,受灾受难的国家和民族,个人,是最小的蝼蚁,且背负着最大的痛苦。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心系国家民族,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战争,才会知道,战争,是永远的痛。战争也绝不仅仅是《红海行动》和《战狼2》中炮火纷飞,血肉模糊的场景。隐藏在每次行动后的个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是别人难以知晓的。
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当时看完觉得这像是“意识流”,有点无趣,不就是退伍军人,经历战争后,重新回到正常生活的不适么?
李安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不从技术角度或其他角度来看,单从故事情节,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他是反战的。不正面突出战争的炮火以及战争带来的灾难,而是从另一角度出发:战争结束后,军人回到平常生活,心理出现了问题。
读这篇文章,你需要看过这四部电影反映大民族和大国家的电影,看完之后,我们会被激起暂时的宏大的爱国情怀,但是一出电影院,一杯奶茶,几句玩笑话,心境又会重归于原来的模样。因为,饱满的国家民族之爱,不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逢人说爱国,背后人家可能就说 “这人脑子有毛病吧”。
从《敦刻尔克》《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来看,诺兰和李安,是真正具有人文情怀的导演,他们的焦点都在“被战争影响的个人”。只有深刻细致的反映人的心理,我们才会感觉到他们的感觉,体会到他们的切身体会。
读这篇文章,你需要看过这四部电影《敦刻尔克》的叙事,可能太过于文艺,三条线同时进行,不同时空,不同角色。撤退的队伍、营救的队伍、以及行进中的敌人,其实这样的多重叙事线,会给观众在观影时带来压力,但同时,也能引导观众主动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给观众填塞导演的想法。
战争是争分多秒的,人们的心理是恐惧与希望并存的。配乐,是大多数人看完《敦刻尔克》回味的重点,摇摆的镜头加上紧张的配乐,无声无息的场面,没有台词的眼神对白。所有这些电影语言,都指向着战争带来的紧张和恐怖氛围,这一切紧紧地牵扯着观众的内心。
恐惧是什么?发生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战火会让你每日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吗?不会。让人感到恐惧的,往往是和你一样的人,他的表情、他的无助、他的一切都有可能在你身上重现,这才会让你感到恐惧。
《敦刻尔克》中个人的恐惧,感染着我,让我从此恐惧战争,反对战争。
读这篇文章,你需要看过这四部电影
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稍加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战争进行时个人的恐惧与战后因战争带来的心理阴影,是一样让人难以承受的痛苦。战后心理综合征,让个人在脱离战争环境之后,又进入另一场和自我精神意识的斗争。
在见过子弹穿过人脑,断裂的四肢,崩塌的房屋,熊熊燃烧的战火后,有几个人能够把这些记忆完全抹去,然后云淡风轻的继续生活?过去的经历,一定会影响现在的生活。痛苦不会因为战争的结束,而相应结束,或许,永远不会消退。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没有见过真实战场的民众,把战后归来的军人,叫做“民族英雄”,这是集体的崇拜之情,有多少真心,未可知。人们或是把战后归来的军人当做宣传的噱头或是让他们一遍又一遍的描绘战场。
什么时候我们对信息的攫取,变得这样野蛮和非人性?
民众醉心于国家的强大和战争的胜利,而从未对经历战争的人给予深厚的关怀。
这是李安对人的深刻关怀,也是他对战争的控诉,不仅是战争,还有对支持战争的人的控诉,以及民众跟风而动,麻木支持战争的控诉。
反观《红海行动》和《战狼2》,还停留在对战争描述的表面。我们不去试着反对,但是我们也不支持仅仅将战争渲染成对民族和国家的一腔热血。在纷飞炮火后,我们看到国家的强大,但是也要冷静思考,我们是否给予前线士兵个人足够的关怀?我们呼唤的到底是战争还是和平?
在让民众因电影作品,而更加热爱国家民族的同时,我们是否能把战争看得更细微一些?战争绝不仅仅是电影镜头中的子弹、导弹、军舰,它还是人,是人在战斗。我们敬佩他们为国牺牲,但我们更需要走进他们真实的内心,去感受,去记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