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读书笔记: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作者: candice2cc | 来源:发表于2023-01-16 14:41 被阅读0次

自卑情结

怯懦这一性格特征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老是对自己忧心忡忡的孩子再也顾不上理会别人;他会不惜以他人为代价去赢取自己的尊严。怯懦带来一种个人主义的、好斗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破坏人的社会感情,虽然它远远不足以消除对他人意见的恐惧。一个懦夫总害怕遭到别人的讥笑、蔑视或者忽视。他犹如生活在一个敌国,他形成了多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特征。

这种怯懦型孩子很多时候会变成尖酸刻薄、唠叨挑刺儿的人;他们不愿意赞扬别人;如果别人受到赞扬,他们就会羡憎交加。所以,一个人不是凭借自己的成就去超越别人,而是通过贬损的手段达到目的,这就表现了他的怯懦。

让孩子跟生活和世界达到和解,让孩子看出他的问题所在:他的错误就在于他期望无须通过努力就能赢取别人的敬重。一旦这样,我们就知道该如何着手帮助这个孩子了;我们就懂得应该培养孩子之间的友好感情;应该教育孩子不要蔑视别人:无论别人做了错事,还是功课得到很差的分数。不然,就会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结,剥夺了孩子的勇气。

一旦孩子被剥夺了对将来的信心,那结果就是他从现实中退缩,从生活中消极无用的方面寻求补偿。

防止自卑情结

祖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也担当着重要角色,但那通常都是溺爱、纵容孩子的角色。理由是老年人害怕自己再不被人需要,他们形成一种过分的自卑感,其结果就是他们不是吹毛求疵地批评人,就是发挥心软、和善的老者的角色。

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理解孩子、避免孩子形成错误的看法,不断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和解决他的问题,培养他的社会感情。对孩子吹毛求疵的父母只是害了孩子,因为他们使孩子丧失了斗志。对孩子的纵容迁就助长了孩子凡事依赖的态度,使他们倾向于依附某一个人。父母应该在避免浪漫地渲染这个世界的同时,也不应该用悲观的词语来形容它。父母的工作是尽量帮助孩子准备好应付生活,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那些不曾学会应付困难的孩子以后会想方设法回避所有的艰难险阻,这就使他活动的圈子越加缩小。

最好的教育方法是在理性许可的范围内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这样,指导孩子行为的就不是他人强迫他接受的诸多限制,而是客观事实之间的逻辑。

有些孩子偏向于吹牛,以补偿他们的自卑感。有些孩子则绝口不提他们的情况,他们担心被人占便宜,或者担心如果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就会遭受到新的伤害。

孩子的心理及其相应的对策

千万不要过分粗暴、唐突地处理孩子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鼓励他们,千方百计地向他们解释真正生活的含意,这样就不至于拉大了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距离。

新的环境:对孩子的准备工夫的一种测试

一方面,我们帮助女孩子准备的工作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又指责她们的成就不大,这是看不到事情的前因后果所致。改进这种现状并不容易,因为不仅父亲们视男性所持的特权为合理,而且母亲们也这样认为。他们根据这种观念教育孩子:男性的权威是对的。这样,男孩子就要求女孩子服从他们,而女孩子长大以后,对男性所认定的权威和优越感抱有怨恨。如果这种怨恨足以使女孩子长大成人以后拒绝接受她们的女性性别,并且尽量地努力模仿男性——这在个体心理学被称为“对男性的抗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儿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pz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