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故事来源于汤木写的《你受的苦,总有一天会照亮你未来的路》因为很喜欢所以在这分享给大家)
有一次见到珊的人,大多数人的感觉和我一样,不会对她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她个子不高,模样不娇艳,戴个眼镜,梳着普普通通的马尾辫,穿着毫不时尚的宽大毛衣。她这样的姑娘走在熙熙攘攘的国贸,只需要一秒钟,就被西装笔挺、妆容精致的高级白领们淹没得无影无踪。
倘若是在一般单位也就罢了,但珊经常出去的,偏偏就在国贸为数不多那几栋有着武警站岗的大楼里。单位里个个都是人尖中的人尖,精英中的精英,不仅外形比着赛的靓丽,八面玲珑的功夫更是炉火纯青,在这群人中,珊无论哪个方面都平庸的不像话。
珊能进到这里,全倚仗她朋友的引荐。这位朋友和一位编导有些交情,编导正好调到了一个新栏目,手下撰稿奇缺,而那时候珊刚刚考研落榜,急需一份可以供自己继续漂在北京的工作,朋友便向编导大力推荐了珊。
写了几期稿子后,编导对珊有些不太满意,他觉得这个姑娘天资并不聪颖,写出来的东西充其量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离他所期望的“出彩”尚且有着一段距离。
况且与珊几乎同时进这个栏目的撰稿还有好几个,其他人要么比珊经验老到,要么比她懂的交际,要么领悟力更强。每次他们和编导畅谈思路或调侃嘻笑的时候,珊通常就之外旁边微笑地看着,俨然一个局外人。
很快,编导对珊的态度冷了下来,碍于朋友的情面,他不好意思直接让珊出局,只是话语中难免带了几分奚落。有几次开选题会,轮到珊讲选题的时候,编导便半开玩笑的说:“来,让我们听听珊是如何把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讲的没意思的。”在座的其他人有些替他尴尬,而她自己脸上并无任何表情,依然镇定的拿着稿子发言,似乎根本没听懂话中的意味。
从来没人听过珊抱怨,她一直以沉默的勤奋应对着一切。
珊的勤奋几乎可以用任劳任怨形容,只要交给她的事就一定会拼尽全力去做,自己不懂的就周末去图书馆查资料,白天干不完的就熬夜接着干,哪怕是别人撰稿都不愿意接的活,也做的毫无怨言。
公司节目组设立了一个公共邮箱,所有资料、脚本、收视报表都会发到里面,大家通常都是按照标题筛选自己需要的内容,唯有珊,每次都是逐封邮件认真阅读,并且找来没一期的脚本对照收视图仔细分析,在每一处波峰谷间圈圈点点。朋友忍不住问他:“不过是个兼职而已,何必如此认真。”珊只是笑笑:“我天赋一般,学东西也慢,再不比别人多看看,更赶不上了。”
有一次,要临时加播一期特别节目,从撰稿到播放只给四天时间,其中录制剪辑就要占去一大半。编导挨个问,没个撰稿的脑袋都摇的比拨浪鼓还快:“这怎么可能,打死我也弄不完。”
最后问到珊时,编导已经做好了申请撤销节目的准备,没想到她却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所有人都张目结舌地看着她,那表情好像再说:“你疯了吗?”编导一脸严肃地向珊确认:“你确定自己能做到?如果拖稿的话后果很严重。”
“我确认,我可以。”她答得很简洁、有力,脸上更是波澜不惊。离开会议室时,一个同事看着珊的背影偷偷地说:“也不知道她哪来的自信。”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珊真的做到了,而且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好。
那期节目播出时,令人惊奇的是,45分钟里该说的重点一个都没落下,语言轻松幽默,节奏张弛有度,场景转换也很自然。
“奇迹!”当晚,编导在微信群中对珊史无前例地大加赞赏,而面对大家一边倒的溢美之词,珊却只是打了个笑脸,一如平时不温不火的样子。很多人都想知道珊是怎么做到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别人刷微博、看美剧的时候,她正在一个个图书馆里穿梭,别人和朋友吃饭、唱歌的时候,她正熬夜研究资料,别人因为漠视而愤然离去的时候,她却只是一声不吭,加倍努力以等待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
而今,她终于等来了。
而更大的改变,也正是从这一次机会后悄然开始的。
珊的成功救场,让她在节目组声名鹊起,所有人都知道了她做事靠谱,再紧迫的稿子也一定能准时完成。渐渐的,别的节目组人手不够时也会来找她帮忙。或许是因为之前长期研究脚本的关系,珊的文字不再如往日那般平淡,变得铿锵有力,这也为她赢的了更多约稿的机会。沉寂了好久的珊终于开始咸鱼翻身,一年后,她的稿酬已经比起初翻了两番。
再后来,珊被另一档人气节目挖走做编导,职位上升,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语。
类似于珊的故事,在每天都会上演,因为总有一些人愿意为自己的梦想而奋不顾身。我们总会羡慕很多人陡然之间走运了,然而他们在发光发热之前的沉寂、隐忍和奋发,却鲜有人留意。
他们当年很可能并没有出众的天赋,没有过硬的背景,没有丰富的经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甚至不得不因自己的不够出色而受到轻视甚至无视,但无一例外全都接纳下这一切,并将之转化为动力。
如同珊,她从别人不屑一顾小事上积攒着力量,把别人眼中的不可能当作必须倾力一试的目标。她时刻追赶着前面的人,追着追着,便慢慢超越了人群。
奇迹并非是天赐于某人他原本不应该获得的东西,而是对于勤奋者姗姗来迟的褒奖,它只会迟到,却从不缺席。
生活从来不会亏待真正努力的人,很多时候你在奋力拼搏后能获得你想要的,并不是因为你不配,而只是时机未到,你要想做的,只是咬紧牙关,将如此努力的自己继续保持下去,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