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15124/55d8011eec34079c.jpeg)
“帝曰:取神志奈何?岐伯曰:观变也。求之冥,冥以与经期,经所不得,逆之以意,从其欲,反其恶,不测之机,机于此矣。”
黄帝曰:夫子今言当取神志,不知其所以取神、取志治法奈何?
岐伯对曰:神志者,善变而无常者也,治病必取其人之神志,所以观其病之变也,其法无他。第以我之神志,求病者之神志,于冥冥之中,得其神志之所在,然后举其所苦,以与十二经脉相期合。
如十二经脉所在,脉络部分,迥不与神志相符,而不得其病之情状,则又逆之以意,而微窥其好恶如何。无论饮食起居,动静寒热,悉须留意。
凡病者,神志有所好而欲,即知其为不足也,则从其欲而补之;病者神志有所苦而恶,即知其为太过,则反其恶而泻之。如是以治病,虽遇至变之症莫测其机,而不测之病机,亦可于此而得其蕴也。夫何有病同法,俱而治之若失者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