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停运,马路上的车流量明显减少。一觉睡到自然醒,然后拿着出入证去菜市场买菜。
东山菜市场两边通向小区的通道已经封闭,围绕着菜市场四周开的小吃店、鲜肉店、卤菜店、零散自营菜店、炒货店、粮油店、杂货铺全部被封在小区里,不再营业。我拎着朋友送的乌饭草头,找不到加工的地方,只能扫门铃码,行程码,测温后进菜市场里面去想办法。
菜市场里买菜的人不多,货品应用尽有,供应充足,价格已经大幅回落,五花肉15元一斤,排骨25元一斤,和原来的价格差不多,蔬菜价格略微上涨,买菜的人也恢复了挑挑拣拣的常态,不再有恐慌情绪。我问了几位熟悉的摊主,“乌饭草头如何加工?”,他们都说卖乌饭草头的山民没来,其他人不提供加工服务。他们热情地提出建议,有的说放石臼里舂捣成糊状,有的说用碎肉机绞碎,有的说用破壁机加工,卖豆腐的凤英看了一眼袋子里的草头说:“这么嫩的草头,加工起来很简单,回家用菜刀切碎,再用豆浆机打出汁水就行了。”
我买了十斤糯米,一斤水面,三样蔬菜,回家的路上,看到街上除了药店、超市营业之外,其余商店、商场、饭店全部关门,连银行都关门了。环卫工人依然在清扫落叶和花瓣,修剪草坪,给花草浇水,洒水车在马路上来回喷水。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香樟、紫薇、樱桃等行道树翠绿碧透,显示出青春勃发的样子。
在家呆了一天,吃过晚饭下楼,发现平时都是关进家门成一统的居民,纷纷来到小区的空旷处,小区封控给了大家走出家门认识邻居的机会。小孩子们像放飞的小鸟跑来奔去,有的玩滑板,有的打羽毛球,有的学骑车,有的玩跳跳车,不一会儿从不相识玩到了相融合。男人们三五一群闲聊,从俄乌战争到中美关系,从疫情防控到志愿服务,总能找到共同有兴趣的话题。女人们结伴绕着小区散步,相互交流家里储备的食品情况,孩子上网课的烦恼,自己减肥健身的方法……我绕着小区健步走,第一次对所住的小区概貌有个了解,小区内有28幢楼,500多户人家,走一圈800步左右,人员构成复杂,有住别墅的富人,有拆迁户,有拾垃圾的租住户,有机关干部,也有流动人口,所以防控的压力比较大,要做到一个都不少确实不容易。
小区东门封闭,只开北门,小区门卫和志愿者们二十四轮流值班,据门卫老杨说,深夜一、二点钟都有人出入,他们一刻也不敢放松,坚持刷门铃码,验出入证,保障居民安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