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影视剧评每天写1000字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5分好剧:为什么有人要去了解犯罪者?为

《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5分好剧:为什么有人要去了解犯罪者?为

作者: 枫叶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9-06-30 21:10 被阅读3次

    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这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出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 ,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家庭,这是一个,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当事件发生,我们会选择如何面对?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一部台湾拍摄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律师王赦为死刑犯李晓明辩护后与案件相关的各方发生的故事,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犯罪者及其家属、受害者及其家属、旁观者、媒体等等不同的立场与反应,同样也有他们所作的直接或间接、轻重不一的恶。剧情有深度,同时矛盾点也聚焦于当下社会,因此该剧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矛盾点一:为什么要为杀人犯辩护。

    故事开始是律师为无差别杀人犯李晓明的上诉被驳回,维持原先死刑判决,此时距离李晓明被抓已经过去了两年。关押期间李晓明一致拒绝精神鉴定,并且也拒绝任何沟通,于是大家也没办法知道李晓明的作案动机,究竟为什么他要突然杀害那么多无辜的人呢?

    或许,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知道李晓明的作案动机,更不想知道他一路成长经历了什么,网络舆论对这类恶性犯罪者的反应可想而知,除了欲杀之而后快再没有其他,有人甚至希望他被千刀万剐,同时怒火自然也波及到了为他辩护的律师王赦,大众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一个律师要为杀人凶手如此卖力工作。

    群众的怒火当然可以理解,换作任何一个人面对无差别杀人犯都会感到愤怒,他杀了无辜的人,更破坏了数十个家庭。我们嫉恶如仇,杀人偿命是基本的规则。

    但挖掘杀人动机,深入了解犯人的成长轨迹是多余的吗?我国李玫瑾老师除了对犯罪心理学颇有研究外,她同样也研究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并不是所有罪犯生出来就是变态、犯罪者,而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或很多事后演变成了最极端的结果。所以哪怕不是出于所谓人道主义,了解他们也并不是为他们洗白,而是得到经验——如何防止同类群体演变成犯罪者。

    例如有数据说未成年犯罪者中较多者为留守儿童,这就是一种对犯罪特征的研究,由此我们得出了为了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有必要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及减少留守的现象的结论。

    所以我认为概念是一定要分清的,我也希望世界和谐友善,但“恶”是存在的,寻找动机、寻找深层原因是为了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非要去洗白犯罪行为。

    民众在斩草,政府在除根,媒体在浇水,只有王赦在研究土壤。豆瓣短评

    矛盾点二:犯人家属与被害人家属

    可以说此剧中描绘出的犯人家属与被害人家属在犯罪之后的生活状态对我很是触动。上边说到舆论对于犯罪者的憎恶是很自然的反应,但迁怒到犯罪者家属的呢?理性上说家属并没有犯罪,他们也是受害者之一,但感性上但我们对于犯罪者的憎恶到达极点的时候,所溢出来的憎恶就容易波及到家属。

    我在网络上看到的事件中,更多的人最关心的是犯罪者抓到了没,判什么刑、该不该死,在审判结束后呢?犯罪者如何赎罪以平复自己内心的愧疚或其他情绪,受害者家属如何抒发、缓解自己的悲痛?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有始有终的,剧中律师王赦从最开始寻找李晓明犯罪动机,中途寻找媒体深入报道,最后他帮助双方家属沟通,走出伤痛。这种关怀最使我触动。

    《我们与恶的距离》当然不仅只有两个矛盾点,剧中另一条线是精神病患者应思聪在入侵幼儿园并将学生困于教室内被捕后的故事,精神病人犯罪也是一个很能激起情绪的话题,目前我认为常见的一个想法是,为什么精神病人可以不受刑法的惩罚?

    剧中还提到的一种恶,是媒体作恶,指的是媒体为了流量而无下限的吸引眼球,这点我们当下也常常议论。

    目前腾讯视频上已经可以观看该剧,总共十集,剧情短小精悍,启发良多,适合每个同样关心社会的人,为避免剧透我的介绍点到为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5分好剧:为什么有人要去了解犯罪者?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ci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