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远山专题第一期写作活动。
除夕团圆守岁,年夜饭是最丰盛的,也是最讲究的。我家的年夜饭,有一道是我最最喜欢吃的,它不是色香味俱全的红烧鲤鱼,也不是象征着团团圆圆的大烩菜,更不是轻易吃不到的酱牛肉和干炸带鱼,而是烩干菜。
烩干菜是需要猪排骨的,其实就是红烧排骨,但是光是排骨,吃起来会腻的,如果添加一些蔬菜,那就不一样了。说起来也许你会不相信,每年的排骨烩干菜,最后剩下的总是排骨,干菜会被我们吃得一干二净。
排骨烩干菜,本来是以排骨为主的,可吃着吃着,干菜就成了主打。排骨一定要剁成一寸左右的小块,块小了才能凸显干菜,才能让猪排骨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用它自身的能量和魅力,给干菜们增添无限诱惑,从而奉献自己,成就了同在一个锅里的,平时并不起眼的,那些看起来既便宜又低调的干菜。
干菜,就是夏天应时冬天没有的豆角茄子,还有水发的香菇等等。当夏末秋初时,我的母亲和邻居婶子大妈们,就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从菜市场到家里的频繁往返。她们还会像大喇叭一样宣布,菜市场里哪样蔬菜便宜,谁谁家卖的。有时候还会成帮结伙地一起杀向距离住处不远的菜市场,现在想来,完全可以用现代名词来解释——扫货!
把买回来的蔬菜进行精心晾晒,脱去水分,然后在小心翼翼地装进布袋里,挂在凉房的高处,等到该吃的时候,再拿出来泡上,有时候因为着急,只是洗洗就扔进锅里,无非就是给锅里多添加一些水。
说是排骨烩干菜,有三样东西是不能称之为干菜的。土豆是烩菜的灵魂,大白菜是必须添加的,粉条必须是当地的土豆粉,以前都是红薯干粉条,需要泡软了才行,后来有了新鲜出炉的湿粉条,只不过冬天会上冻,整团整团地扔进锅里,烩出来那才好吃过瘾。少了这三样北方人冬季主打蔬菜食材,那就不能叫烩菜了。
除夕的年夜饭,当我们坐在餐桌旁,母亲会把平时不用的那些多出来的碗筷都拿出来。每个人的面前都会有一到两只碗,这样也能解决孩子们争抢的坏毛病。而我的碗里,总会盛着满满一碗排骨烩干菜。我就先挑干菜吃,最后才吃排骨。那时候父母就会破例让我们放下筷子,用手抓着吃。多少年过去了,总感觉用手抓着吃排骨时,排骨会更香。
童年的时候,生活条件不好,有的时候除夕夜是没有排骨的,这样的时候不多,有时候的确没有买到排骨,那就用厚厚的猪肉片子来烩干菜,味道还不错,只不过就是不能再用手抓着吃了。这在我们的心里就感觉猪肉片子烩干菜不如排骨烩干菜好吃。等到长大一些,才明白过来。
现在的生活的确与童年的时候不一样了,不可同日而语,排骨烩干菜就不再是年夜饭才能出现在餐桌上了,平常想吃就吃。也不用等到夏末秋初时准备晾晒干菜了,农贸市场里,什么样的品种都有,比自己晾晒出来的更漂亮更完美。
就算如此,可我还是惦记着童年那碗排骨烩干菜,因为那是母亲亲手烩出来的。不说现在的食材不如从前,只是经常吃没有什么感觉了。就算现在的排骨烩干菜再好吃,也无法与童年一年才吃一次的,只有除夕年夜饭才有的排骨烩干菜,至于猪肉片子烩干菜,那就更不用说了,偶尔烩一次,根本就勾不起我们的兴趣。
是的,我们的生活如今变得无比幸福,吃穿用度从来不用发愁。每当除夕夜大家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时,我总会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我们的父母有很多都已经不在了,他们没有赶上这国富民强的盛世。
每当我看到吃到烩干菜这道菜时,眼前总会浮现出故去母亲的样子。全家人围在热气腾腾的饭桌前,母亲闪动着幸福的眼神,微微发红的脸上堆满了温馨,挨着个给我们往碗里夹菜,不住地叮嘱我们,别急,慢慢吃,千万别噎着,吃了碗里的,再给你们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