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 评估先行
--《一着惊海天》听课记录
一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了解通讯报道的内容及意义,分析其写法特点
能够准确区分消息、特写、通讯三种新闻题材。
学习任务
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寻读课文体会作用
填表格区分异同
学习活动:
1识通讯明内容【概括通讯报道事件的内容】
--航母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2品通讯悟特色 【总结通讯的三大特点】
--文学性、新闻性、评论性
3填表格说异同 【区分三种新闻体裁】
通讯与消息、特写相同点都具有及时性、准确性;消息简约、准确,通讯和特写都能用多样的方式使新闻生动形象,具有文学性;三者都表明立场和态度,但是通讯更明确直白。
这节课能围绕教学重点,环环相扣,把握通讯的内容、特点,在区分三种新闻文体上下功夫,显示了学科组的认真和授课老师的用心。
二 听后思考
关于这节课,有几点引人思考,需要稍作调整:
(一)设计评估,以始为终。
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对预期学习目标的完成程度,我们使用的所有方法和步骤,都取决于对预期效果的清晰界定。
然而一节课下来对于学生是否学会我们往往心里没底,所以要设置评估任务,检验评估效果。尤其在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更要优化教学顺序,勇于取舍,删减教学环节,舍轻得重,舍小得大,舍次得主,分清轻重缓急,以评估来检验。
本课试着设置如下评估任务:学校公众号推送了艺术节的消息,同学的爸爸是个导演,姐姐是个舞蹈演员,他们听说后很想详细了解,现在请女生把消息改为特写,男生把消息改为通讯,发给他们看看,以次更好地宣传学校。这样的评估性任务就是设法引学生去面对真实世界的挑战。
(二)情境导入,问题撬动。
学习是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建构的,真实的问题情境就是驱动性的问题。
本课的教学可以压缩前面关于概括内容,把握特点的教学步骤,设置关乎学生自身的教学情境,以问题形式来推动。
假如你爷爷是个光荣退伍的海军,你想让他了解中国海军迅猛发展的现状,以下关于航母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新闻,你选择消息还是通讯呢?请说明理由。
学生选择消息,是在关注消息的及时、准确,若选择通讯是关注了通讯内容的丰富;再引导学生从其文学性和评论性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文学性在复习《飞天凌空》生动形象的写法中建构理解本文这方面的特点,评论性和消息比较,比消息更详实,比消息更直白,在学生针对文本分析中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建构旧知,强化理解。
(三)连接旧知,建构新知。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都是带着他的前拥知识来到课堂的,我们要设法在利用前拥知识的基础上,实现新旧知识的链接,带领学生向更高层级攀升。
在特写环节学过语言形象性的写作特色,本节课不用再专门作为问题用过多时间,而是在问题的设置过程中,有意让学生运用旧知建构新知。本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吗?和前一课比比,到文中找找看。
(四)促进理解,设法迁移。
迁移是终极目标,达成它的难度极大,然而学生只有达到迁移水平时候,才算完成。
通讯语言的形象性、其评论性,只有在真实的情境问题下才能检验,低通路迁移强调相似性,一般比较好完成,优秀的学生要设法实现高通路迁移,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了消息变特写(通讯)这样的任务促其迁移。
三 逆向设计,以始为终
威金斯提出了传统设计的二大误区:
以“活动为导向”的设计缺乏对学生头脑中重要概念和恰当学习证据的关注。
“灌输式”尽管完成了所有的教学任务,但侧重教师讲学生听。
而逆向设计要以始为终,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首先要明确本节课学生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要让学生去哪里】
学习目标应甄选最核心的,最重要的,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清晰的目标能帮助我们设计时候聚焦,并指导行为有目的地朝预期结果发展。
(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如果想让学生有效地开展教学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开展哪些活动,用什么任务,什么样的资源、方法、哪些教学支架可以获得?【采用什么方式让学生到那里】
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成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我们的教学要逆向设计,尤其要设计根植于真实情境下的问题,明确标准,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去感知、理解,形成大概念,让缄默知识或惰性知识“活”起来为学生赋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