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王是高中两年的同桌,在高三最后三个月,他秉持着“读书无用论”放弃了高考,自信地走入了社会。
而多年后与他再次相见,他已是一个准父亲,拿着基本的国企薪资,过着平凡的小康生活。
我问他:“当年说好要当上CEO走向人生巅峰呢?”
他却笑而不语。
当年雄心壮志的老王,如今你过得怎么样?
'改变命运
曾经的我,也相信老王能够变成下一个“刘强东”“马云”,然后让寒门苦读的莘莘学子去给他打工。而经历过高考走向大学生涯的我,也认识到了这个想法的幼稚。
韩寒谈及自己退学写作,至今仍后悔莫及:“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在中国社会中,打破阶级垄断的唯一出路,就是学习,这也是中国教育最公平的体现。人们可以通过学习,不断向上打破自身的阶级捆绑,打破贫穷,只要努力,就能有通往上层社会的出路。
老王和我说:“我好羡慕别人有优越的家庭环境,他们一出生就比我们赢在了起跑线。“
他们不是赢在了起跑线,他们只是出生在了终点。
与其自怨自艾,怨天尤人,不如好好把握时机,突破外界给我们带来的阶级束缚,在中国,至少读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高考,正是改变命运的方式之一。
肯定会有人反驳我,“高考就是决定人生的全部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但是不高考你就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吗?
创业也是需要脑子的,进入社会也需要知识的积累和铺垫,高考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学习是人生永不能停止的目标。
高考产生的差异,正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的人生。
'学无止境
当你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人,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品台,你会发现你身边比你优秀的人数不胜数,处在一个优秀的人集合的平台,会让你有不断向前进步的压力,你就会提升对自我的要求。
名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什么?
是学校多年积淀的学术底蕴,是老师教授打造出来的教学质量,是优秀学生营造出来的学习氛围,这些都潜移默化在四年的大学生活里。
当普通学校的学生考出英语四六级,却发现985,211的学生除了再刷550+的英语六级之外,还考出了BEC中高级;当普通学校的学生考出初级会计证,却发现985,211的学生在学习ACCA,准备中国注会。
而普通学校的优秀学生对自己的要求已经达到满意,毋庸置疑他们也是优秀的,但是前提是他们的对手太弱,如果他们在一个更高的环境里,他们的成绩就会缺乏含金量。这也是为什么公司招聘会看重学校是否为985,211高校的部分原因。
当你在你的小圈子里沾沾自喜的时候,名校的学生已经换了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斯蒂文曾说:
“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的奋斗,以求达到如像他们所做的样子。”
在优秀的圈子里,会使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往前走,想要变得更加优秀,才能融入这个优秀的大环境,才能在一个高强度的竞争之中不处于劣势。
而做到这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你要保持着学习的活力和对自身的极高要求,能坚持四年不放弃的名校学子,至少能证明他们是有毅力和勇气的。
'视野和格局
人处在什么位置,就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
没进入985之前,我对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只是毕业了找份好工作,努力工作升迁,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而当我在大学接触了更多优秀的人,看到了更多丰富的生活,我便拥有了更多不一样的选择。
从985本科毕业的学生,60%-70%会选择考研或保研,15%会选择出国深造,而越好的学校,公派留学,交换项目就越多,机会也就越多。国外大学录取中国研究生,很大程度上会对中国985,211高校伸出橄榄枝,因此很多名校学子在大二就会规划好自己的留学之路,从而更具有国际视野和眼光。
高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
当年老王和我戏说:“即使不读书,凭借自身在职场的经验和打拼,加上自己创业的想法,一定大器可成。”
如今老王仍然是青葱少年,只是眼里多了一抹我还未曾体会到的沧桑。他在职场打拼了快三年,做的还是三年前的工作,看着一个个拿着研究生文凭的新人,已经做到比他还高的位置,而他依然止步不前;当年的创业想法也随着岁月黯淡无光。
他说现在觉得平平凡凡一生,也挺好。
而我最怕的就是他这一生屡屡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人脉与资源
名校不能决定人生的上限,却给了你一块敲门砖,给了你丰富的资源与人脉。
我曾经看到过两个实例:
耶鲁大学最神秘的精英组织“骷髅会”里走出了3位美国总统、2位最高法院大法官,还有无数美国议员以及内阁高官。经过185年的繁衍生息,从美国白宫、国会、内阁各部、最高法院以至于中央情报局,骷髅会的成员几乎无所不在。
当年北大毕业卖猪肉的陆步轩,曾经让天下人耻笑,北大校友陈生邀请他合伙成立“屠夫学校”,创立了全国超市都在卖的“壹号土猪”品牌,现在两人身家过百亿。
在越高的平台上,你所结识到的人就越优秀,这些人将会成为你今后的资源遍及全国各地,你的同学也不仅仅都是中国人,他们的会和你讲讲外面的世界有多大,他们能让你的视野穿越五湖四海。当你掌握了优质的人脉关系资源,你就可以在同学之间进行“资源互补”,相互提携,相互帮助,使彼此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卡耐基曾说:“成功来自于85%的人脉关系,15%的专业知识。”
恰好,名校给了你成功的机会。
'学历与机会
某资深HR直言在招聘时会把双非大学和985,211大学的简历分开,双非毕业生的简历甚至会扔掉。这一时间舆论迅速把这类高校推到风口浪尖。
为什么国家一直强调就业平等,而在行业内挑学历的现象仍然层出不穷?首先,中国的高校如此多,HR既然能够接收到985,211大学的学生投递来的简历,为什么不优先考虑更为优秀的学校学生呢?对于企业来说,他并不能知道所有学校的发展情况,自然只能依靠985,211的分类来判断学校的好坏,因此,从名校出来的毕业生很大程度上会更被企业所偏爱。
老王拿着他的高中毕业文凭,在国企找了一个稳定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起初我们都由衷为他感到高兴,而之后两年里,他和我们说的大多都是“又来一个研究生和他竞争岗位,他又没抢过人家”,年长之后,他优于同龄人的时间优势已经出尽,只能在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之中日益长大。
学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家庭的高度。大学教授与大专生所了解的世界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你在什么样的氛围里,就会认识什么样的人,就会和什么样的人产生灵魂的共鸣,从而相识相恋。学历也成为了一个家庭寻找配偶的参考因素之一,段子曾说:“词汇量不同,怎么聊天。”虽是玩笑,也揭示了学历上讲求的“门当户对”。
其实社会看重的不仅仅是这一张纸,更是为了取得这张纸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坚忍,勤劳。
它轻如鸿毛,亦重如泰山。
'“读书无用论”
近年来,“985失业论”,名校毕业生的工资不如快递小哥、煎饼大妈的现状,让“读书无用论”又开始喧嚣尘上。
读书真的无用吗?如果不读书,你该以什么为生?
三毛女士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人在读书的时候,灵魂是在一遍一遍的蜕变。
中科院曾经做过一份调查,发现越贫穷的地方越认同“读书无用”:在村庄贫困层的认同度有62.32%、农村中间层的认同度有37.24%,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村庄贫困层认为读书无用的比例最高。
越贫穷的人,越觉得读书无用,他们只看到了读书的结果,而没有看到读书背后的本质,“读书无用论”不过是他们模糊了本质之后的谎言和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
李彦宏是山西省高考状元,俞敏洪毕业于北大西语系,刘强东以全县第一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史玉柱以数学119分考入浙大数学系…….没有人能够不学习而走向成功,对于普通的家庭来说,学习是一个能够免除家庭背景在公平的环境下竞争的有效手段。
读书重要的不是那份分数和毕业的工资薪金,而是有清醒看待世界的眼光,理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习惯。
莫等到为时已晚,才悔不当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