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

作者: 后窗 | 来源:发表于2018-09-20 15:27 被阅读1327次
天下第一关之北门

一直以来,旅行对于我来说都是别人家的事,与己无关。记得有一首歌叫《我想去桂林》,歌词中写道: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
我想去桂林呀我想去桂林
可是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

听出某种无奈的同时也颇有共鸣。的确,求学的时候没有钱和工作以后没时间是我之前不去旅行的两个理由,相信这也是很多年过不惑仍未走出家门的人的两大理由。然而,除了金钱和时间,恐怕最主要的还是对旅行的认识问题。

记得在徐汇区导师团学习的那几年,有一位上海女老师,她说她从来不攒钱,每年都会把收入用在寒暑假的旅行上,她享受着旅行带给她的成长和快乐。我们这些平日里忙得麻木不仁的老师,听着她的讲述眼里泛着艳羡的光芒,看看她的言谈举止,真是与我们这些整日低头拉车的人不看天的人不同,堪称形象好气质佳风度翩跹,难怪学生那么喜欢上她的课,仅仅是听老师讲讲旅途见闻就够学生们钦佩的了。

由此我想到了一次研讨会,当地的参会老师诸多不该询问的问题让我们应接不暇,苦不堪言,报名住宿报到听会用餐等各项事宜我们都适时发在微信群里,可是他们没有及时关注和阅读,不仅要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还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出口不逊,百般刁难。对于经常出去参会学习的人来说这些实在不能算是问题。

会后,一位语文教研员老师感慨地说,语文老师还是应该多出来走走,长一下见识,开阔一下胸襟,人一旦眼界窄了,就容易斤斤计较,难识大体。我深以为然。其实,应该出来走走的何止是语文老师,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种意识和行动,因为旅行之于人的意义实在太丰富了。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读书与旅行相提并论,意思是读书能实现坐地日行八万里的目的,是精神层面的旅行,行走则是在无字书中增长识见,是在感官层面的读书,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构筑着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有些遗憾,自己的这种认识产生得迟了些,错过了很多好时光好景致,然而又不免庆幸,毕竟还是在四十岁以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深化,一切都还来得及。

四十岁是一个好的年纪,依然可以发奋图强,却多了一份豁达和理性。不再毛手毛脚,开始由外部转向内部,关照自己内心世界的质量,成败得失都不是重点,按照自己的真实感受来生活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十岁以后,我学会了打点行装,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虽然每年只有少数几次,但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那是一种探究式的好奇心,我想知道一个城市的历史和现在,想欣赏一个自然景观的美丽样貌,想了解一个人文景观的前世今生……

因为想深入探究,想感受人在旅途的诸多自在与美好,我格外喜欢一个人的慢节奏旅行,那是自由得像风一样的感觉。做着自己我喜欢的事,可以睡觉睡到自然醒,可以在凌晨醒来码字,可以在路边小摊吃两个包子,可以坐在日式料理店里品寿司,可以听着轻音乐读着喜爱的文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因为旅行是这样的使人自由愉悦,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余秋雨说:“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说明旅行是存在级别的。

作家们在旅行中往往会因灵感迭出而创作出优秀作品。外国的如毛姆的《颤叶集》、D.H.劳伦斯的《迷途的姑娘》、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中国的如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巴金的《海行杂记》、郑振铎的《欧行日记》等。

究其原因,是因为旅行更能催人思考,飞机、火车、轮船或地铁是我们与自己独处的时间,更容易让人倾听到内心的声音。德波顿认为:“我们眼前的景观同我们脑子里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几乎存在着某种奇妙的关联:宏阔的思考常常需要有壮阔的景观,而新的观点往往也产生于陌生的所在。”

而旅行因其地点的不断变化,会给我们提供各种不同的实实在在的具体场景,让我们置身于陌生新奇的环境里,激发着我们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人运用心智应对未曾经历的事件和陌生的环境。

我们会发现,喜欢旅行的人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活跃,性格开朗,情商智商表现优秀,他们的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不断增强,他们知道怎样与人相处、与自己相处,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普通人的旅行同样别有情趣。我常常在旅途中听到一阵阵欢声笑语,在叔叔阿姨们的旅行团里最为常见,争先恐后地排队拍照,津津有味地草地野餐,叽叽喳喳地大声交流……也许有点吵闹,也许有点扎眼,但传递出来的快乐,那是退休以后享受生活的写照,那是照顾儿孙过程中难得的放松,这些场景常常让我感动,让我流连。

旅行中的孩子们是最讨人喜欢的,他们明亮的眸子里闪动着天真、稚气和勇敢。看到水里的游鱼,就会安静地蹲在边上,痴痴地盯着它们,快乐地指指点点;看到儿童游乐设施,就会不顾一切地奔过去,登高爬墙,不顾后面家长的心惊肉跳,他们的眼里只有好玩和快乐。

旅行不论对哪种人群,带来的体验都是全方位的,是摆脱庸常避免麻木的一剂良方。一个个陌生的环境“能促使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来省察我们的生活。这高度,是我们在家中,为日常琐事所烦扰时所不能达到的”。这种体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甚至会改变人生的走向,使每个人不断接近更优秀的自己。

相关文章

  • 最近的三点感悟

    1.旅行的意义 人类发明了“旅行”,却又问“旅行的意义”,旅行的意义是啥?逃离、放松、透气、好玩...

  • 旅行的意义

    陈绮贞的旅行的意义虽然没有火得传唱于大街小巷里,但一定不算小众。对于我这种丝毫不矫情却无时无刻不在装矫情的...

  • 旅行的意义

    很多人一起去旅行 乘车,睡觉,上厕所,拍照 回来一问什么都不知道 如果你自己一个人去旅行 那又将是什么样的呢 郁达...

  • 旅行的意义

    作者:行修, 籍雨草,是一位走在修行路上的人。行深, 王小琼,是一位不断成长,喜欢拥有大格局大智慧的人。题记:20...

  • 旅行的意义

    一 2018年5月23日,下午三点十四分,我们四个人两两对面坐着,各自专注于手机,都在吐槽这里竟然没有充电口之后担...

  • 旅行的意义

    济南的春天 身为在秋天穿着短袖从凌晨的风里飞奔过的人,从不觉得寒冷会成为个大问题,可当我刚从济南下了火车就...

  • 旅行的意义

    旅行,常有人说就是从一个呆腻的城市或地方交换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城市或不常去的地方,然后去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其实旅行...

  • 旅行的意义

    里路,这个古人告诉我们的旅行的意义。 旅行就是从一个你呆腻了的地方走到别人呆腻地方去,有人如是无稽嘲讽过。 行走,...

  • 《旅行的意义》

  • 旅行的意义

    来自一个背包客的心声。 踏入旅行至今不过两年,但这两年的生活却改变了我好多。无论是对於旅行的看法,抑或是对人生的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旅行的意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ln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