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中庸】3.第二章

【中庸】3.第二章

作者: 连清 | 来源:发表于2016-01-22 14:32 被阅读129次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译:仲尼说:“君子能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能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处中;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毫无顾忌和畏惧。”

心得:第二章之后的好几章,皆引用孔夫子之言,旨在说明首章之义。许多人批评中庸,认为中庸是一种骑墙态度,这是一种误解。虽然具体行为可以体现中庸之道,但中庸本身作为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它不完全是对行为、态度的指导方法。所以需要在道德修养的层面讨论中庸。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能行中庸而小人却违背中庸,何也?因为君子能“时中”而小人“无忌惮”。前文说过:“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君子有此德行,并且随时都做到合度之中、心怀畏惧、谨小慎微,做的事情都不逾矩。小人不知修养,无此德行,肆无忌惮,好走极端,离中道远矣。这里“时中”指的是情感已发时的状态,与未发时的“在中”不同。

《论语·先进》中的一则故事能加深对本章的理解。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哪一个更贤能?”孔子回答说:“子张过了,子夏不够。”子贡问:“那么是子张贤一些吗?”孔子说:“过分和不够是一样的。”)吾感叹:做到中庸,困难啊!成为君子,困难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3.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n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