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
《菊与刀》:发掘疫情背后的日本国民

《菊与刀》:发掘疫情背后的日本国民

作者: 无物永驻 | 来源:发表于2020-04-18 20:37 被阅读0次

    最近的肺炎疫情把日本推上了风口浪尖,从上方官员,到普罗大众,似乎都没有足够的防范意识,一系列佛系防疫举措,在我们看来已经不仅仅是不重视疫情,简直可以用匪夷所思来形容。

    其实这并非偶然的孤例,而是日本社会处理事情的常规做法,只是长期以来,我们可能并没有真正了解过这个“邻居”。

    那么,日本人到底是怎样一个群体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便不得不提起一本专门研究日本人与日本社会的经典之作——《菊与刀》。

    要想了解日本人,这本书也许必不可少。


    《菊与刀》

     

    对于这本久慕其名的书,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的。单论书名就已经让人充满好奇,乍一听,像是现代文艺,含蓄浪漫。

    实则,菊与刀是日本的两个象征:“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一柔一刚赋予其很强的张力。想必作者借此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然而这本书在业内尚存颇有争议的一点,那便是写作背景。

    作者本尼迪克特是美国人类学家,实地考察过世界诸多地区,但一生从未到过日本。

    而且这本书是在二战末期,她应美国军方的要求,研究日本国民性格——以帮助战胜国战后统治管理日本。

    当一本文学作品掺杂上浓厚的政治因素,也许会让人多少持保留态度。

    当然,今天我们暂且抛开此点——即意味着我们不把它看做一本政治研究,单从它作为一本“文学书”的角度去读,想来这样会更有收获。

    毕竟我们并非专业人士,目的在于品读了解,而非解决政治诉求。


    压抑的日本人

     

    大概很多去过日本游玩的人,会对日本产生一种第一印象:社会和谐,人民热情。

    由此会得出这是一种文化、素质等各方面更为进步的表象。其实不然,关于这点背后更深层次的因由,作者给出了详细解读。

     整本书通读下来,作者列举了诸多事例,我们从中会发现日本民众骨子里表现出来的是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在某种程度上又是彼此对立格格不入的:他们顽固却又善变,自负却又怯懦,极端却又中正……

    诸如此类,让人一时难以琢磨。

    然而作者旨在告诉我们,要更深刻地看到他们这些性格之外的压抑特质。

    因为压抑,所以充满矛盾。诚然,当一个人可以自由无所拘束,又怎会有出如此矛盾的表象呢?

    日本人的压抑极为重要的一点体现在于:日本社会讲究各得其所。

    每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仿佛被安排好了命运轨迹,不容一丝逾越。

    先教会认识自己的身份,以及与周边人的关系,而后全部事情便都按着这个身份来进行,做本分事,不逾矩,所有一切都讲究一个“分寸”。

    在日本人心里,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得是有秩序的:街边的霓虹要干净整洁有序,所有人都遵守规章制度,说话要彬彬有礼时刻注意自我身份……

    正是由于这种压抑的环境和情绪,在漫长的岁月里,造就了这样矛盾的日本民众。

    所以在我们看起来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的背后,在你融入其中之后,会发现其实骨子里充满冰冷距离感。这些都是他们的本性使然,就像他们的爱,更多出于“礼”而非发自“心”。

    当每个人压抑的情绪弥漫开来,久而久之,酝酿出了日本社会特有的压抑气质。


    做到极致的日本人

    日本人是固执的,这好像已经是我们国民大众持久以来对于这位“千年邻居”的常规评价。

    但在《菊与刀》里边,作者巧妙地把“固执”换成了“极致”。

    日本人做事情极需要一个目标。

    当事情有明确目标的时候,他们会全力以赴奔着目标前行。否则,他们会迷茫怅惘。

    就像二战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不理解日本人为何近乎癫狂般的忠诚与狂热。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战争的目标是日本全体国民自上而下达成共识的,不管是天皇,还是民众,他们把战争当作不惜一切代价发扬民族精神的方式。

    在日本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四十七士》,同样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四十七个武士为了给在宴会上受辱而拔剑、最终被赐死的主人报仇,他们抛妻、弃子、轼父,做出一些列颠覆人伦之事,最终在替主人报仇之后选择自杀。

    这些行为在我们看来,有些疯狂难以理解,但对他们来说,这是生命的一种升华:目标是报仇,为了报仇一切皆可抛弃,包括生命。

    诸如此类的行为,人们不由给他们戴上“顽固”“疯狂”的帽子。然而,从书中作者的描述当中我提取到了“极致”这个词汇,以代替“顽固”这个极度感情化的词汇,非贬义亦非褒义。

    众所周知,二战以来的新时期,日本人几乎在各行各业都做到了顶尖,从茶道到花道,从照相机到游戏机,从汽车到重工业,每个领域似乎都有日本的身影——这与日本人追求极致的个性息息相关。


    耻文化中的日本人

     

    耻文化并非“羞耻的文化”。

    这是一种只属于日本的独特文化,也是本书的核心观点。

    抛开专业的术语名词后,“耻文化”的内容很简单:日本人没有任何关于善恶和对错的原则,他们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一切原则都要跟随集体的观点而改变”。

    也许读一遍有些绕口,读两遍你就会恍然大悟。

    虽然日本人以顽固闻名,但只要外部环境改变,他们可以放弃原有的一切准则,转变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这一点在二战当中尤为明显。在战场上,很少看到日本人投降,因为他们的整体目标是要死战到底,以死报国是他们最高的荣誉。

    可一旦天皇宣布投降,国家的旗帜改变方向,他们又瞬间放下之前的敌对状态,甘心做战败者,而且并不因此为耻。

    这也是美国军队进入日本几乎没有抵抗的原因。

    于是,按照耻文化原则,作者给美国政府的建议就是“只要控制日本上层和传媒舆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摆布日本人民而不怕反抗”。

    历史已经证明这个想法是完全正确的,麦克阿瑟在日本进行的社会改革完全称得上是天翻地覆,激烈程度不亚于中国旧社会的改造,却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

    而今天,如果我们以“耻文化”来猜度日本国民的防疫行为,似乎一切便都顺理成章:日本高层,乃至大半个医学界极其薄弱的防范意识,造就了整个社会主流的“不抵抗政策”。


    生与死之间的日本人

    我一直以为,活着的人大多怕死,对于死的恐惧应该是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地理边界的。

    但日本大众并非如此。他们对于生死的态度,十分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生命逻辑。

     第一次接触日本人关于生死的阐述,是在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中的观点:“死并非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存在。”

    年少时看到这句话,有种醍醐灌顶般地感动,对当时的我具有非比寻常的冲击力。多年后,已经形成自我思考习惯的自己,在看到《菊与刀》中关于日本人的死亡观,再次使使我思考良久。

    日本人面对死亡是坦然,甚至自豪的,这一点从日本作家的书本上就可以窥探一二——他们大多喜欢以死亡来表达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

    他们为了忠可以毫不犹豫选择自杀,在战争中为了避免被俘同样选择自杀,这些在二战中都得到很好的印证。

    “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一点都不可怕,比之更可怕的则是“被玷污”“被负恩”之类的我们习以为常的“小事儿”。

    在他们看来“忍辱负重”可要比“死”更让他们难以接受。

    究其原因在于长久以来,日本人对精神和意志的夸大,影响了他们对死亡的态度。肉体只是一具载体,要磨练的是精神,是灵魂,肉体可灭,精神永存。

    于是在日本,不乏一些冬天在瀑布下冲水之类的专门来锻炼人的意志的方法。

    因此日本人往往以死来表达情感,作为一种极致升华。当一件事情难以妥善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死亡来成全,以此凸显自己的尊严和人生价值。

    此外,日本佛教对于死亡的独特阐述——人人皆可成佛,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人的这种心理。

    既然人人都可以成佛,那对于死亡自然便少了许多我们平常人该有的惧意。


    除却这核心的几点之外,整本书其实还有颇多观点给我们以启发。

    比如你会发现日本人的文化中充斥着阳明心学——在国内曾一度销声匿迹,但在日本却被无数人所推崇,并且其中很多理念已经完全融合到他们的日常当中。

    纵观整本书,无论是政治意义还是文学意义,都是一本值得我们用心品读的好书。

    在政治立场上,这本书很大程度帮助美国制订了战后管理日本的思路,事实也证明,效果颇为显著。

    若单从文学角度来讨论,如同《菊与刀》这个书名一样,整本书阐述的诸多观点,角度新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也许每个人读完,都会在心底生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当然,因为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用于政治研究,所以在文字方面,并没有使用过多技巧,初读起来会感到略微生涩难懂,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品读。

    21世纪是文化碰撞的时代,如若我们想要与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群更为有效地交流,前提一定是要了解其文化特征,这便是我们读此类书本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无物永驻,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菊与刀》:发掘疫情背后的日本国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nov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