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容忍罪恶
大部分人在觉得自己品德高尚时,都不会质疑自己的冲动,而一些人的工作总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
简单来说,只要我们的思想中存在正反两方,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点坏事。他们会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奖励,并以此为傲。比如刚刚,我看了儿书,就感觉自己很不错了,我应该歇一会,翻翻手机或者吃点东西。
当我们取得进步的时候,我们就会关注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目标,心理学家称为“目标释放”,你曾经克制没有去做的事情变得难以抵挡。
我们把需要做的事当成自己已经付出的努力,这会给我们错误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让我们忘记自己的目标,而是听从这种感觉。进步可以激励人,但前提是你要把自己的行动当作努力完成目标的证据,所以你应该紧盯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关注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只会成为我们停下来的理由。
当一个人感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忘记自己的目标,不再努力,这次被辞掉好像就是这样,我一方面感觉老板要的太多,我不想那么累,一方面我也是感觉自己已经做的很多了,所以想放松一下,开始推辞工作内容,最终导致被辞掉。
我明天就成功了,所以今天要奖励自己一下。我明天再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所以今天我可以继续表现得冷漠。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这就成为今天放纵自己的一个借口。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让我们总是憧憬着未来,却没看到今天的挑战,我们确信未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今天想做的事。
解决的方法就是把你今天做的决定,看成是对今后每天的承诺。因此,不要问自己我今天要不要和女孩联系,而要问:我是不是想承担永远拖延下去的后果。
你所不想要的东西,附加了一点让你感觉良好的东西,你照样会失去自控,这就是“光环效应”,比如商场的打折商品,你会感觉这是在给自己省钱,但是这却让你花了超出预支的钱。
第五章:大脑的弥天大谎
本章的最终目的是帮你认清渴望和快乐。
多巴胺是什么?最开始发现这个东西的专家说这是人类的快感中心,但是后来有人发现这不是带来快乐的东西,他带来的是渴望,大脑在告诉我们,只要再进行一次,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这也就是神经学家们称之为奖励系统的东西。每当这个区域受到刺激的时候,大脑就会说“再来一次,这会让你感觉良好。”比如当我看黄片的时候,我寻找各种视频,去看我喜欢的部分,这些视频让我近乎癫狂的去点击更多,所带来的感觉是紧张而刺激的,就好像我马上就能得到我想要的东西一样。
黄片和美女这些东西能给我带来的就是能让我想到我想要的东西,就是触发我的渴望。当我想到我想拥有的那些东西的时候,但是我却没有拥有,这只会激发我最大的渴望,就好像打飞机的时候,它会让你对极乐世界的感觉好像又近了一点,越来越近,越来越想要,就好像差一点就得到了。当你真正得到的那几秒,你又会奇怪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所以你会发现这些东西触发的只是渴望,这种快感就是那种极度渴望的感觉。这就是多巴胺。这种快感确切的说是我离最终的目标又近了,又看到了希望,更大的希望。
这里面也有快乐,就是那种离目标更近一步的快乐。虽然看起来你并没有更进一步,但是它能让你产生更进一步的错觉。或许你也不知道最后会达到什么感觉,什么程度,但是它总会告诉你,再进一步,再快点,马上就到了,马上就有了。
大量分泌的多巴胺,会让你感觉你的冲动对象对你来说至关重要。越来越多的数据证明,当人们知道了奖励的承诺不过是假象的时,魔咒就解开了。当我们把自己从错误的奖励的承诺中解放出来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我们误以为的快乐源泉,其实正是痛苦的根源。
多巴胺是我们大脑需要的物质,它让我们去行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当我们去追求有些东西的时候,并不会给我们带来满足与快乐,我们只会感觉自己需要的东西离我们越来越近,于是我们不停的追求,但是却始终无法真正的达到终点,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轮回的陷阱,最终讨厌自己而且一无所获。比如吸毒、看黄片、赌博这些没有终点,只会在一次次的刺激中感觉一点点在接近,于是我们反复行动,为了获得奖励进入了焦虑的状态,但是却没有终点,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快感,但却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们最后一无所获,只是还想要去行动,这行动让我们感觉一点点的接近终点,但却始终不会到达。
但是真正的快乐不是这样,当你行动之后会给你带来实际的收益的行为,这会让你感觉良好,更有尊严,社会关系更加稳固,这些会带来满足,这才是真正的快乐,因为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我们有所收获。
第六章:那又如何
无论什么样的意志力调整都会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屈服会让你对自己失望会让你做一些改善心情的事,最廉价、最快捷的改善心情的方法就是做导致你情绪低落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刚开始你只是想吃几片薯片,最后却连底部的一点小碎渣都不放过,你会对自己说:反正我的减肥机会已经失败了,那又如何,还不如好好的享受人生。关键是导致更多堕落行为的并不是第一次放弃,而是第一次放弃后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失控感和绝望感。当你责备自己屈服于诱惑的时候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意志力失效,造成更多的痛苦。
众多研究显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而且也最容易导致抑郁,它不仅耗尽了“我要做”的力量,还耗尽了“我想要”的力量。相反,自我同情则会提升积极性和自控力。自我谅解,而不是罪恶感,才能帮我梦重回正轨。在个人挫折面前持自我同情态度的人比持自我批评态度的人更愿意承担责任。自我谅解能帮助人们从错误当中恢复过来因为它能消除人们想到失败时的愧疚和痛苦。
自我谅解的方法:
1.关注你的感觉,可以把它描述出来,你最自己说了什么?
2.你是个凡人,每个人都会有失控的时候,能想象你所尊敬的、关心的人也经历过同样的抗争和挫折吗?
3.如果你的好朋友经历了同样的挫折和自我怀疑,你会对他说什么,你会怎样安慰他。
“虚假希望综合症”总是偷偷的出现,他会伪装成自控的样子,事实上他真的糊弄了我们。这种改变的承诺正是一种意志力的陷阱,我们想象自己会发生怎样的恶翻天覆地的改变的时候,总会兴奋不已,这让我们难言放弃。改变的动力不同于改变的承诺,我们必须避免用“改变的承诺”而不是真正的改变来改善我们的心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