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看到一篇文章,名为“我说过最大的谎是:我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一个让我有触电般感觉的标题,深深地吸引了我。顺着这篇文章往下看,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这篇文章讲述了笔者自己在毕业很多年后,无意中翻开当年毕业时写的简历,看到自我介绍栏里写着“我的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她一下子笑出了声来。
这对于当年内向的笔者来说,确实是一个大大的谎言。当再次看到这样的自我描述时,一下子被当年的这句话击中,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她为什么选择撒谎,她在害怕什么?同时,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曾几何时,我在公众场合下,总是有一套标准的自我介绍模板,比如:我叫**,来自哪里,毕业于**,我兴趣爱好广泛,热爱集体活动,甚至还要加上一句,我爱听音乐,喜欢听摇滚。生怕别人会把自己“误”认为是内向的一类人,对于“内向的人”这个标签惶恐到避而远之。
所以,如果有人当面告诉我,你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我肯定会感觉到这是一种歧视,似乎更有一种,被人扒掉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赤裸、难堪的暴露在对方的视野里,一览无余。
曾经,我就是这样一类人,一个更想要成为他人眼中外向的人。那种口若悬河、激情四射外向的人。
所以,记得在上学的时候,我总想用各种行动来向别人证明这一点,但这些似乎都是徒劳的,并且,我开始排斥那个内向的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那个无辜的自己。
我曾一度开始怨恨自己经历的童年,为什么没有让我有一个更好的、更开放的性格,以至于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四处碰壁,让我在社交中踟蹰徘徊,我像个怨妇一样向自己的童年发难,向给予我童年的父母发难,当时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身边的一些人那样,性格开朗、外向活泼,那时的我是自己心里的“二等公民”。那时的自己是极傻的。
再到后来,踏入社会,见识到了很多非常优秀的人,他们当中,有奔放洋溢的、有深沉内敛的,有内向的,有外向的,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足够优秀,他们总会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说合适的话,这让我开始对自己的性格又开始了新的思考。
再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走的路越来越多,见到的人和事也越来越丰富,我逐渐意识到,内向的性格并不是一无是处,内向的人并不是不可以灵活社交,内向的人也可以拥有自己的春天。
曾经一度挣扎的漩涡,似乎只是自己臆想的一堵墙,一堵自我设限的围墙。内向不是贬义,内向不等于木讷,内向不会注定失败,内向与好坏无关,与自己如何利用息息相关。
我喜欢独处,但不排斥热闹,我接纳自己的腼腆和内向,并把社交当做一项技能在学习,我能感受到自己身上隐隐的自卑情结,也能感受到内向带给我的细腻和温和,我欣然接纳自己,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大声告诉自己,我可以是那个内向的人。
那些内敛、沉稳又不失热情的人,将会是我前行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