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93632/f01b67d7532d2c40.jpg)
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分享的听书书目是一本新书《Hidden Potential》,现在还没有中文译本,作者是亚当·格兰特,沃顿商学院的教授,组织心理学家。
他不仅搞研究、写出很多著作,像大家熟悉的《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选项B》《离经叛道》;
而且他还是一位受欢迎的演讲者,同时在做播客节目,不仅如此,还曾是国家级跳水运动员。
可以说,亚当·格兰特充分挖掘了自身潜能,没有让它们隐藏起来。基于自身经历和相关研究,他在书中系统讲解了人们应该如何发挥出自己隐藏的潜能。
1.听书笔记
01)性格是一种很重要的技能,一种能把价值观置于本能之上的能力,可培养、可塑造。
02)往往那些让人不舒服的方法,反而让人进步更快,因为对大脑的刺激更大。
不是准备好才行动,而是行动起来才能真的准备好。不管怎么样,先迈出第一步再说。
03)培养海绵型思维。在吸收信息上,主动寻求新知识;在过滤信息上,注重筛选那些能促进自身成长的信息,而不是带来自我满足的信息。
具体如何筛选?有一种实用方式是要建议,不要反馈。
04)如何改变完美主义?要高标准,而不是严要求。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高难度的目标上,努力朝着目标冲刺,而不要过于关注在追求目标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动作是不是完美。
05)不要刻意练习,而要刻意游戏。可以在刻意练习的过程里注入乐趣,把它变成刻意游戏,从而更容易坚持。
进步的过程,不应该是痛苦地坚持,day by day,而应该是在游戏中进化,play by play。
2.听书感想
大到成功,小到技能,人们往往将其与天赋联系在一起,仿佛这些事情,都是天赋决定的。
有人能成功,有人精通技能,是因为他们具备相应的天赋,而没有天赋的人,就学不会、做不到。
这其实是刻板印象,看到的是天才假象,而且把片面印象固化下来。
其实,就人类本质相同来看,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某件事,那就意味着其他人也能做到。
也就是说,所谓天赋,人人都有,有所区别的,只是量上的多少,以及发挥出来多少潜能。
要不然书中这种反常现象无法解释:
资质平庸的运动员成绩超过天才运动员;
早前学不会第二外语的人,后来却能精通六国语言;
耳朵听不见的人,竟然能成长为世界级演奏家,荣获极地音乐奖,这个奖被誉为「诺贝尔音乐奖」。
所以,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天赋,而在于如何释放潜能。
《Hidden Potential》一书为我们打开这方面认知的新图景:
性格比认知更重要,无论学习还是做企业,性格起到的作用更大,而性格不是先天的、固定的,它是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那就可以培养、可以改进。
想要释放潜能,需要去拥抱不适感,坚持目标导向克服完美主义,同时,为刻意练习注入乐趣,不要苦哈哈地死磕,而要乐呵呵地坚持。
关于性格,既然是技能,那么自然有学习掌握的方法,所以,很多改善性格的方法习惯,是存在可能性的,值得去尝试。
重要的是坚持,因为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生活中,与人相处过程中的自我选择,是自我生活方式的结果。
不过却不是说坚不可摧,如果想改变,随时可以改变,无关年龄大小,只是需要方法和时间。
关于完美主义的问题,大家都有所了解,对于完成比完美更重要的理念也比较熟悉。
书中告诉我们,除了早点开始、早点完成,坚持高标准不失为一种克服完美主义的好方法,这其实就是把注意力转到目标而非动作、过程上。
特别有启发的一点是刻意游戏。这几年,刻意练习的概念在网上很热,已经耳熟能详,而具体到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刻意练习呢?
虽然刻意练习也讲究反馈,可是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难和苦的,它们的存在,让练习不容易坚持下去。
解决的办法就是游戏化。人性天生爱玩,人一辈子都是玩家,在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玩各种游戏,有的是有限游戏,有的是无限游戏。
与其克制自己刻意练习,不如顺应天性刻意游戏,把练习的过程,变成闯关的过程,给自己设置游戏关卡和奖励,玩到停不下来,就像书中说的,play by play。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