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学天地文艺活动读书
《一路还乡》新书分享:时间空间心灵三维解读,故乡的回望与重建

《一路还乡》新书分享:时间空间心灵三维解读,故乡的回望与重建

作者: 阿山的诗和远方 | 来源:发表于2022-03-16 00:32 被阅读0次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耀红作客长沙图书馆,以“故乡的回望与重建——《一路还乡》新书分享”为主题,对自己新书中的重要作品进行赏析,分享了自己对现实故乡的依恋与回望,以及对文学故乡的悄然重建。

《新课程评论》杂志执行主编余孟孟,长沙师范学院文学院副院长刘新敖,媒体人、开福区书协副主席甘敏求,《科技情报研究》副主编胡锡晟,全国公益阅读推广人、周南梅溪湖小学副校长王迎春担任圆桌论坛嘉宾,对黄耀红新书各抒己见,展开了热烈评论。教育媒体人、策划人易翔担任了分享会的嘉宾主持。

黄耀红旁征博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他的新书进行了精彩赏析:

一、还乡是文学的母题,也是生命的美学。

黄耀红例举了《诗经.陟岵》、《诗经.卷耳》、《诗经.采薇》、汉代佚名的《涉江采芙蓉》、唐代诗人崔颢的诗《黄鹤楼》、杜甫的诗《登岳阳楼》、刘长卿的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以及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王国维的“论教育之宗旨”、于右任的诗《望大陆》、鲁迅的散文《故乡》片段、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片段,分享了他对故乡的解读和对《诗经》中“维桑与梓,必恭敬止”的理解。指出“还乡是望不尽的天涯,还乡是止不住的脚步,是抹不去的记忆。”

二、路与乡:作为文学隐喻的多重内涵。

黄耀红把他的新书《一路还乡》归纳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白果树》《乍波塘》《父亲的菜地》《洋姜》《马齿苋》《车前草》《乡间零食》《古樟与喜鹊》《水牛》《桑》等等篇什,写的是“生我养我的血脉故乡”。并联系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词《菩萨蛮.平路漠漠烟如织》来解读。

第二部分,教育是此生的精神家园,包括三个板块:“弦歌之地”如《梦里蓝田》《日出东方》《妙高峰下》《湘春明德》《青云书院》等;“湖湘语文”如《致阅读者》《成就语文湖湘》《元旦献词》等;“教育电影”如《病是一面镜子》《钢琴奏响的“黑”与“白”》等等。

第三部分,湖湘是此生的文化根基,分为四个板块:一是写湘贤:与《吾土吾湘》相呼应,这里有《百年百熙》《朝向世界的阁楼》《松坡常青》《凤兮凰兮》《嫁给爱也嫁给信仰》等;二是写胜迹:近者如湘江、岳麓山、铜官、靖港、洪江、浯溪、张家界,远者如西湖、西安、台湾等等。三是写亲人:给我生命,给我爱、给我关怀的人事,如《父亲》《山水清音》等;写师长:如《最美的遇见》《先生之风》《挥不散的记忆》《播种美和光明》等等。

引用了知名作家十年砍柴的观点:一个伟大的作家,不管他多么年轻就离乡,终其一生都在写故乡,如鲁迅、沈从文、莫言等都如此;只要天边有明月升起,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条通向故乡的小路。

三、何以在文字里回望故乡

黄耀红列举其散文《石磨》《水牛》《心在岳麓》《山行》进行讲解。

他先阐释回望的审美距离:一是空间,古时代的水隔山重,未通音讯,更有一种生命的飘篷感;二是时间,时过境迁,回望曾经,有一种生命的沧桑感;三是心灵,所有的功利、焦虑、实用都散去之后,心灵可能会自觉选择,淘汰、忽略、遗忘,重构昔日生活的影像。

他说,知名作家十年砍柴认为:在我看来,对一个人特别是以写作为生的人而言,故乡有三个维度:一是空间,二是时间,三是心灵。

朱光潜《谈美》认为: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本身的形相。

再阐释回望的审美移情。他说,朱光潜的《谈美书简》认为:审美移情是指人在聚精会神中观照一个对象(自然或艺术作品)时,由物我两忘达到物我同一,把人的生命和情趣“外射”或移注到对象里去,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人的生命活动,让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也显得有人情;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认为:“我们的感情是要经过一番洗涤,克服了小己的私欲和利害的计较。矿石商人仅看到矿石的货币价值,而看不见矿石的美的特性。”

四、何以在文字里重建故乡

他说,一是赋予众生以时间意识,如书中散文《白果树》《乍波塘》《斑鸠》《洋姜》《雪夜》等;二是唤醒每一种审美感官,如《古樟与喜鹊》《开向时间的阁楼》等;三是以想象重构文字意境,《嫁给爱和信仰》《青云书院》《微语录》等;四是以思想打开文字格局,如《妙高峰下》《看云》《紫苏》等。

引用了吴南屏的《棠坡恬园记 》片段:“循步廊入山间,上下坡岭皆园也。时又小雨,望烟景甚富。轩而凭,亭而伫,楼台而登,以临池渠,而曲折以历,无非花树中者。其一馆前张油幕,花光照艳,则牡丹也。”

引用了沈从文的《抽象的抒情》片段:“惟转化为文字,为形象,为音符,为节奏,可望将生命某一种形式,某一种状态,凝固下来,形成生命另外一种存在和延续,通过长长的时间,通过遥遥的空间,让另外一时另一地生存的人,彼此生命流注,无有阻隔。”

之后,黄耀红写道:

文学存留了

生命的记忆,

也可成为人们

回望的线索。

当现实里的故乡或许正在

同质化中开始沦陷,

而记忆里的故乡

则可能走向美,

成为一种穿越生命凡庸的力量,

打开精神的洞天。

“生命在一路还乡。如果诉诸文字,书写或阅读,那么,故乡在中心,将永不老去。”我和听众们一样,都陶醉在了黄耀红解读和分享的美妙意境里。

黄耀红的分享赢得了现场听众阵阵热烈的掌声。

其后,余孟孟、刘新敖、甘敏求、胡锡晟、王迎春登上讲台,对黄耀红的新书《一路还乡》展开了热烈评论。

余孟孟:刘新敖老师是文学博士、教授。在文学中,故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我记得2020年央视有一个纪录片《文学的故乡》,里面讲了6位当代著名的作家与他们故乡之间的关系。刚才黄老师已经给大家分享了他的书中关于故乡的一些描写。我经常跟朋友讲,我说黄耀红老师的文采不是文学上的文采,它更多的是情感之美、格局之美、哲思之美,这种关于故乡的叙写,和其他的作家对故乡的描写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给刘新敖老师来回答。

刘新敖:黄老师这本书给我什么感受呢?就像两个人坐下来聊天,黄老师娓娓道来,讲他家乡的故事、儿时的记忆、长大后的奋斗、未来的美好。

刚才我进场的时候,易翔对我说,就你没写书评吗?其实我还是写了一个,但是一直不敢拿出来,拟了一个题目,可能学术化了一点,叫做“审美乌托邦之辩论——《一路还乡》与还乡之可能”。乌托邦从政治学来讲,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它是一个否定的概念,指一种遥不可及,永远也到达不了的高度理想的社会形态。后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者和一些文艺批评家进行了阐释。在我们今天,审美乌托邦的概念已用在美学领域,逐渐变成一个积极的概念。乌托邦本来就是不可企及的,我们人类需不需要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需不需要一个永远也到达不了的理想。

从人的本质来说,从审美追问的角度来说,那些需要,在黄老师的笔下,展现的就是一种纯美的境界,当这种乌托邦在耀红先生笔下变成现实了,那是不是对审美乌托邦的一种否定呢?我觉得,这里面,黄老师提出了一个概念。

黄老师生活的过去,我有深刻的体验,我跟黄老师有很多共同的点,我从益阳师专到湖南师大读博士,也教过中学,然后到了高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点,我们都是从乡村走出来。

黄老师笔下的每一个点,都是我们儿时的记忆,当然对现在的城里人来说,是一个陌生化的概念,这个时间点停在什么地方呢?从理论上讲,我们目前可以把它称之为前现代时期。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包括从去年开始到未来,我们面临的是原宇宙时代,甚至是超越式的现代,在这个时间中,留给我们的是巨大的空间张力,这个空间我们回不去,这个时间我们也回不去。

《一路还乡》笔下所展现的这些空间,它成了一种可能理想化的空间,我们只有在精神空间里面去追问,当然我们为之努力的理想生活状态、审美状态,这是我为什么设想这样一个主题,所以为什么有这种辩论,为什么我去探寻有没有这种可能性,黄老师的文字给了我们一种启示,一种提醒。

如果结合文本来讲,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一路还乡》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我们生存的物质载体。黄老师刚刚讲到《白果树》《乍波塘》《塘坡》《池塘》等,都是我们生活的物质载体,告诉我们,我们应该重视、珍惜现实生活。

二是,它给我们呈现了一场生活的仪式,黄老师笔下很多文字都提到了仪式。我几乎不写散文,偶尔写的话,也非常关注那个仪式。生活本来是一场仪式,比如刚才黄老师向戴老师表白也是一种仪式,这个非常重要。

日常生活中,比如说农村种田了、收割了、过年了、回乡了,刚才孟孟总编所讲,回乡、过年,它是一种仪式,这种仪式是具有生活意义的,是具有美学意义的,所以,在座年轻的男孩子女孩子谈恋爱的话,尤其是男生,建议你们不要忘掉那个仪式的重要,否则后果自负。

三是,《一路还乡》给我们呈现一种信仰,这种信仰是关于家的信仰、关于国的信仰、关于人的信仰、关于事的信仰、关于一草一木的信仰,我们在黄老师的笔下能读到纯净的美好,我们要学会去关心自然,去欣赏人类、关心人类,所以,有家、有国、有教育,都在黄老师的笔下一一涌现,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道德引领。

四是,《一路还乡》给我们纯净的美好,把我们引向一种纯美的、至高至上的境界,画面空间是美好的,字面是美好的,我非常赞同黄老师刚刚所说的。有朋友问他,你为什么写出这么纯美的文字?其实我在写我那个题目的时候,副标题就想写《一路还乡》的纯文学境界的建构。后面一想,可能这个人说得多,不能重复,所以就没用那个标题。

一切都是美的,美把我们引向一个更高远的生存境界,一个戏剧境界,这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我们每一个在烟火当中生存的老百姓要追求的。如果人有了这种追求,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意义和价值。这种追求至高无尚,我们不一定终其一生,甚至在人类的历史当中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企及,但是如果放弃了这种目标,我们生存就如同草木,如同动物,没有意义和价值。所以,这就是《一路还乡》带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生存的目标所在。

甘敏求:近些年有一个潮流,就是回归传统,如果大家对书法有一些了解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整个书法界都在学习日本,完成行为艺术;新世纪以后,流行书风和草书的天下,也变成了行为艺术。直到最近这6年,大家发现走不通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回归传统,现在中西结合的结果就是直奔传统,艺文兼备。

这个回归传统,它不仅仅是回到唐宋,而是一杆子回到底,回到晋代,回到王羲之那个代时,从二王那里去重新寻找一种力量。唐代有个大书法家孙过庭,他的《书谱》有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它就是讲的人学书法的过程,就是我们学写字要写得四平八稳,堂堂正正。等你过了这一关以后,要想办法把字写得东倒西歪,写得险绝,你写得很险绝之后,又要回到平正,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我们讲的回归传统的过程,其实本质上它也是一种还乡,它跟这个还乡的路完全是可以通用的,它本质上就是还乡之路。

我过年读《一路还乡》这本书,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黄老师之前跟我提过,讲这个还乡有肉体和精神的区别,有肉体的还乡,也有精神的还乡,精神的还乡更多的是一种智慧的追求。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到底还乡跟智慧有什么关系,还乡为什么可以等同于智慧?

第一个层面,是人心理上的一种寄托。黄老师刚才在演讲中也讲到了,我们在家里是最舒服的,在自己家里,身心都可以放松,获得智慧以后的这种心理感受,其实也是非常安定、非常纯美的境界,心没有杂念,这种安定的精神在这种心灵感受的层面上是相通的。

第二个层面,最重要的是获取智慧的途径,就是还乡,就是回到本原,回到最初的状态。其实无论是写字也好,还是看哲学史上所有的大思想家的书,人的终极目标,就是塑造理想的人格,就是人究竟要活到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境界才是最好的,人生要处于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最舒服的,或者说,放到书法上,我们的字要写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是最高明的。这种境界在儒家那里是成为圣人,在道家那里是得道,像庄子的《逍遥游》的境界,在佛家那里就是成佛,到一个彼岸的世界,一个极乐的世界。

我们区分这个儒释道三家的目标不一样,仔细去看这个途径,有着惊人的一致,就是回归本原。在儒家那里,孟子讲的这个是最系统化的,他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个放心,就是放重要的心,放出去的心。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的心本来就是理性的,智慧是天赋的,所以,他认为,做学问也好,求智慧也好,没有什么其它的特别好的办法,就是把我们失散的理性、天赋的智慧找回来。就是这样一种传统,回归本原,回归伟大的传统,就是历代文人大家那里,都是把它发扬光大的。

所以我们做学问也好,写字也好,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保持一种安静的心态,就是像儒家那样,非常放松,在道家那里也是一样,庄子讲“请循其本”,他在情绪低落的时候,相持不下的时候,庄子直接来一句请循其本,回到我们出发的地方,这也是一种方法。佛教里面讲静定慧,定就是安定,就是守住自己的内心,定能产生智慧,我们要安定下来,才会产生智慧。从传统中来说,大家追求的目标不一样,但是追求的途径是一样的,就是还乡。

在佛家那里,一直把人们开悟,获得智慧的状态叫做到家、归家,就是黄老师所讲的还乡。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话来讲,就是我们不要走得太远,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以前唱过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用现在官方的话讲,叫做不忘初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跟着黄老师《一路还乡》。

余孟孟:甘老师讲了儒释道三家,还帮我们解读了《一路还乡》。一路还乡啊,还乡就是回归,回归到当初的来处。甘老师讲到书法也是回归到传统,儒释道三家其实也是让生命回归到最初的状态。非常感谢!

通过这样一种思路的打开,把我们阅读《一路还乡》这本书的思维背景再拓展一下。其实关于还乡的话题,不仅是古老的文学的主题,这几年关于还乡、返乡,也是一种社会的热点问题,甚至是媒体关注的话题。还乡日记也好,返乡日记也好,当我们离开家乡,在心灵中重建故乡的时候,当我们再次返回家乡,再对照内心的故乡的时候,会生出很多的遗憾,甚至是更尖锐的勇气去付诸笔端,会形成这几年返乡日记的表达,甚至我们把范围再扩大一点,非虚构的写作,还是在关注故乡。

接下来,我们请胡锡晟老师,他是一本杂志的副主编,他也是非常关注返乡、还乡这样的主题,我们就请他从媒体的角度,来谈一谈对当前社会这种返乡日记,或者返乡情怀,或者是回归到故乡之后,觉得自己原来的故乡回不去了,这种大众的心态,他的看法又是怎样的呢?

胡锡晟:各位老师、各位专家,还有黄老师,大家好!我是来学习的,我是黄老师的爱人戴老师的学生,我们认识了好多年,一直觉得黄老师的文章特别好,特别优美,之前有一次我对黄老师说,你的作品可以拿到《长沙晚报》副刊 “橘洲”上去发表,后面黄老师真的一发不可收拾,发了好多好美的文章。我也非常感谢他们夫妻两个这么多年对我的关心关照,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个。

第二个还是感谢,过年的时候,黄老师这本书陪着我过了一个好年。因为我刚搬了新家,按我们湘南永州老家的风俗来说,搬了新房子,在新房子要过三年的春节,不能回你的老家。刚好黄老师把这本书送了给我,我说这个年就好过了。我把这本书放在我睡觉的地方,过小年的时候,我把黄老师交待的这个任务完成了,书评写好后,我长叹了一口气。

我看黄老师的书,从媒体的角度来讲,可以从三个维度去理解。之前,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媒体老师,他也是讲三个维度,就是心灵、空间、时间。我的三个维度稍微有点不同,我的第一个维度是时间,我觉得时间对中国文学来讲真是个好东西,翻开中国的好多好多的文学作品,都与时间发生关系,也包括以前我们说的孔子,孔子说“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还有好多好多这种文学作品,我就不讲了。

我觉得黄老师写这本书,也是因为时间因素,当然也有空间因素。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沉淀,或者说他离开老家一年或半年,他不可能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我觉得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黄老师才会写出这么好的作品,所以说,我觉得第一个维度是时间。时间的角度,岁月之痕是《一路还乡》的一个精神的尺度。

另一个尺度,我觉得是生命的尺度。我发现黄老师在很多作品中写的与生命相关的尺度,不管是事物还是人物,比如说《树》《白果树》,还有人物,黄老师在作品中写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还包括写他父亲的去世,我写了这是对生命的植根。因为我们讲故乡是我们的终点,也是我们的起点。黄老师为什么写了这本书,就是因为他抓住了故乡那些有生命内涵的东西,这是我解读的第二个维度。

第三个,黄老师的作品,不单单是从生命和时间的角度讲,还发出了我们时代独特的光芒。刚才黄老师也讲了,黄老师的作品其实是把目光聚焦乡村,聚焦乡村的巨变,关注国家一个大的趋势,把目光投向乡村的发展。其实他让文学的重点聚焦乡村,具有时代的意义。所以说,我写的书评也是从这三个维度来分享的。感谢黄老师提供这么好的作品,感谢有这样一次机会,与各位老师一起交流。

余孟孟:其实我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自己的故乡。我们接受教育其实是通过认识世界开始的,但是我们认识世界是通过认识故乡开始的。我们可以发现,人的一生,刚生下来,都是通过认识故乡的人和事,来认识这个世界的。在成长过程中,也是通过超越故乡来超越自己的有限性,当然,再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也通过对故乡的反思,来反思自己的生命本身。

我是学教育学的,所以对很多作品,我喜欢从教育学的角度进行解读。所以我想,《一路还乡》不只是文学的话题,还有美学的、社会学的,它其实也是教育学的,对我们也会有很多的启发。我们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读到很多的作品,鲁迅的也好,朱自清的也好,包括那些诗词,今天主持人易翔、黄老师都给我们分享了大量与文章有关的诗词,都在我们的语文课本中出现过。接下来,我的问题就要抛给全国公益阅读推广人、周南梅溪湖小学副校长王迎春老师。

王迎春:谢谢黄老师、戴老师!我先来回答主持人刚才的问题,就是说这本书关于成长的意义。在教育过程中,成长首先应该是成人的成长,指的是父母和老师,只有我们不断地学习,才可以给孩子或学生最多的营养、滋养。

年前黄老师在我们那儿进举行了一场亲子共读活动,我觉得这种共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大人在读,孩子在听,不要认为他们不懂语言里的这种节奏感,它会让你的孩子得到一个很温暖的很安心的感觉,我觉得这是教育陪伴的一种质量,一种冥想的状态。通过亲子活动,我就发现,每当让家长来唱一首歌给孩子听的时候,读一段话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不需要你去教育他,不需要你跟他说安静下来,他会非常乖的、温和的,依偎在他们父母身边。这是我回答主持人的问题。

讲一讲我读这本书的感受。一说要来到这个现场,我是很惶恐的,因为我觉得这里都是一些院长、主编、我欣赏的老师,觉得自己分量好像没那么足,但是我想书是给大家来看的,我就大胆的来了,大不了就当一个女粉丝,因为我看了一下名字,就我一个女同志。结果没想到,刚才易翔老师提醒我们了,说戴老师也在,你不能那么没有保留的,你要克制着对黄老师的情感,所以还不能讲得那么直白。谢谢戴老师包容!

我想到了两个词语,两句话,第一是时间的圆满。刚刚提到乡村,这一年正好我在支教邵阳罗城乡明德小学,学校有12个班级300多孩子,比我的周南梅溪湖小学一个年级的人还要少很多很多,我们周南梅溪湖小学是75个班级,3000多孩子,我星期五偶尔会回我们学校上课,这里来了很多我们周南梅溪湖小学的老师,他们会说,王老师,你好像吸了大山里的仙气,特别不一样了,不知是不是赞美我,还是觉得有点不一样。

我想问为什么不一样呢?我觉得可能是城里很浮躁,乡村很宁静,但是我刚刚听黄老师演讲的时候,我觉得不仅仅是这个,而是在邵阳支教的过程中,我每一次出发和抵达,就像黄老师说的,抵达和出发,每周过去回来,过去回来,让我这个圆满的周期缩短了很多。

每次我去的时候,我车子的后备箱是满满的,有老师们带回来的书,我上周买了绿色的植物,我让他们种那个多肉,带着一种目标过去,带着一种收获回来,或带着收获过去,带着厚爱回来,在这个缩短的周期里面,人得到了圆满。就在刚才黄老师讲课的时候,我得到一个这样的答案。

另外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仅是有目标,还有情感。我有时候会掏钱给小朋友买东西,钱不多,我觉得有时候买条围巾挂在自己脖子上面也是为了好看,有时候花点钱给小朋友买点礼物。我以前没有深入地教语文这个学科,我们有很多老师都会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东西,他们说自己掏腰包给孩子们买东西,意义是不一样的。其实这是在付出过程中的一种得到。我给孩子买50块钱的或100块钱的也好,当孩子们的笑脸绽放的时候,其实是他们在滋养我们。上周我去市场买了绿萝,买了两盆小花摆在家里。如果没有这样的教育过程的话,我可能就是待在家里18层楼的房子里面,无聊的刷刷朋友圈,就没有这样生命的往来。

所以我觉得生命的圆满第一是要有目标。今年下半年,我会回到我的城市,但这一年的工作给我的启发是,我要给自己一些目标,让自己有一些出发和抵达,这个出发,也许今年下半年去不了邵阳罗城,但也许可以像书本一样,给自己一个时间的周期,然后带上情感融入,一定会有收获。

第二个想表达的是,时间的朋友。我这里讲一个小故事,大家把自己放到这个故事里面,你看你是高兴还是不高兴啊。

大年初三10点多的时候,我接到我最好的闺蜜打给我的电话,男老师想想谁会给您打电话,男同志和女同志的思维维度不一样。对方说,王迎春,你知道我跟谁在一起吗?我说跟谁在一起?她说跟《一路还乡》的那个男人在一起。我说是黄老师吗?她说不是,是小年夜那一天参加了《一路还乡》的那一群男人中的一个。戴老师你别误会哦。

我就有点生气,为什么他们所说的《一路还乡》的男人,其实是指小年夜那一天,还有好多好多的男校长去了。戴老师,喜欢黄老师的,我证明一下,不仅仅是女校长,男校长也有很多的。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有酒喝也没有喊我,喝得这样醉熏熏的打电话给我,我不知道,易老师要是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呢?

我觉得男人女人不一样,我当时有点小生气。我解释一下那个局,那个局就是因为这本书,因为小年夜那一天,他们做完活动后,一群人就去酒吧坐了坐,聊长沙的巨变,聊自己的过往,然后觉得还不够。然后另外的一个朋友过来了,初三的时候还约了一场,他们在河东,我在河西,比较远。

把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摸清楚以后,我非常高兴我有一群朋友,我们可以一直往前走。我觉得朋友也好,夫妻也好,伴侣也好,我们要一直成为好朋友,要不断地获得,我们可以一群人一起获得,这是一种非常幸福的生活的一种状态。所以,我觉得,这是时间的朋友。

最后想说的是,黄老师,那天在做活动的时候,我搞不清楚为什么您可以把书写得这么好,刚才黄老师在解读中讲到了这种赋予物情感,去迁移这种情感,有好多好多方法,我作了笔记。所以,我在想,当我们全场共赴这样的阅读场后,走出长沙市图书馆大门以后,可能外面还会下起小雨,但是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这样的雨、这样的心情写出来,生活是因为记录而美好的。

余孟孟:感谢王老师!我从她的表达中可以感受到这种非常鲜明的儿童视觉的情感,真挚的情感。另外一点,您的故事让我想起要给黄老师一个建议,将来要写一本《一路还乡》的户外故事,易翔老师讲了故事,王迎春老师也讲了故事,我这里也有故事,暂且先不说了。先看看将来黄老师有没有这样一本书来献给大家,这是题外话。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讨论到这里就要结束了。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几位嘉宾好不好?我给大家交一下底,我给几位都是初次见面,所以我们以前根本就没有关于这个圆桌讨论的交流和沟通,我问的问题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他们都是即兴的,而且根本不知道谁第几个发言,所以我需要呈现最真实的状态给大家。

我们每一位嘉宾的解读和分享,都是一个视角和维度,谨供大家参考,到底这本书能带给您什么,我们还是要真实的阅读,那是您的真体验。

黄耀红与五位嘉宾从多个角度对《一路还乡》进行解读,让我们对该书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整个春日午后,我们都在享受黄耀红新书《一路还乡》所散发的美。

相关文章

  • 《一路还乡》新书分享:时间空间心灵三维解读,故乡的回望与重建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黄耀红作客长沙图书馆,以“故乡的回望与重建——《一路还乡》新书...

  • 宋词·时空

    哲学上说时间永前,空间永在,可以说是对四维的时间与三维的空间的解读,认为时间不尽不休,没有起止,只能一往无前;空间...

  • 国内从事VR领域动作捕捉技术的创业公司丨梳理笔记

    动作捕捉技术是什么? 动作捕捉是实时地准确测量、记录物体在真实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轨迹或姿态,并在虚拟三维空间中重建运...

  • 还乡的回望

    (一) 2006年临近年关,思乡心切,我从外地挤着逼仄的大巴回到家乡,汽车站靠近在国道边,国道边是一条贯穿整个县城...

  • 身体疼痛的根源是什么?

    《生命的重建》,作者从身心灵的角度讲解了身体健康与心灵之间细微而奇妙的关联,尤其是对疾病背后潜意识的解读,我觉得写...

  • 2019-04-13 3D重建概述

    三维重建入门 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深度数据获取、预处理、点云配准与融合、生成表面等过程,把真实场景刻画成符合计算机逻辑...

  • 二、开源3D人脸重建项目整理

    本文主要总结了经典3D人脸重建开源算法,如有遗漏请大家提醒补充。 一、单图三维人脸重建开源算法 单图三维人脸重建代...

  • Fade

    我站在岁月的巷口回望 回望高楼和梦想 也回望田野和故乡 陪我一路走来的风景 被遗忘在旧日时光 楼很高,遮住了希望 ...

  • 结构光三维表面成像:一个教程2

    前文介绍了结构光三维重建系统,顺序投影技术(结构光三维表面成像:一个教程1)本文将介绍第三节全框架空间变化颜色图案...

  • mve深度图解析

    MVE(Multi-View Environment),是一款开源的基于图像的三维重建软件。在三维重建中有一个非常...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路还乡》新书分享:时间空间心灵三维解读,故乡的回望与重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rud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