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苏州大学士
常识为什么不靠谱

常识为什么不靠谱

作者: _米_粒_ | 来源:发表于2019-05-29 07:28 被阅读0次

    我们生活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球迷看球的时候都喜欢骂裁判,好像大家都觉得自己对规则的理解甩裁判几条街,每个出租车司机好像都很清楚油价是怎么上涨的,每个网友都认为反腐败的出路是明摆着的,每一个球迷都认为如果从来没搞过足球的官员能当足协主席,那么我也能当。其实呢,我们的这些想法都是常识带给你的幻觉。为什么常识不靠谱呢?

    首先,常识没有统计数字。

    比如我问你,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士兵,哪个会更适应部队生活,大多数人会说肯定是农村的啊,因为农村条件比较艰苦,需要更多的体力劳动,所以农村士兵肯定更能适应部队。但有个社会学家调查发现,事实恰恰相反,其实是城市士兵更适应部队生活,因为他们的城市生活背景,让他们更习惯拥挤、合作、命令、严格的衣着规定和社会礼仪。

    为什么你靠常识判断的东西,完全是不靠谱呢?因为常识都没经过数字验证。想象一下,如果霍金给你讲《时间简史》,哪怕一个字都没听懂,一般人也不会质疑,只会不明觉厉,因为我们都知道物理和数学这样学科,是通过复杂的运算推导出来的,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尖端科学,没经过多年训练的人乱说话只会闹笑话。而社会科学领域,很多知识都是常识化的,比如中国女足战胜了韩国女足,专家会在赛后写文章分析说,赢了是因为什么战术啊士气啊之类的原因,但是从理论上来说,中国队获胜可能只是一次偶然事件,可能只是比赛最后几分钟一个偶然机会决定了结果,总结不出什么获胜经验。按自然科学来说,除非进行大规模的重复实验,比如,在同样条件下,中国队打韩国队100次,赢下95次,不然不能得出结论。

    其次,常识往往是马后炮。

    常识的误区在于,只善于在事后解释事件,做马后炮的事,这种解释根本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好多社会学专家们也正是根据这些道理去预测未来,所以也经常闹出乌龙事件。

    比如说,1984年伯克利的心理学家做了一个研究。他调查284个专门预测政治经济趋势的职业政治学家、智囊和外交官,向他们提出各种预测问题,比如说戈尔巴乔夫有没有可能被政变搞下台,还要提供出现三种可能性的大致概率。这个研究做了二十年,一直等到当年预测的事情全部水落石出后才结束。到2003年,研究人员总结了这些专家给的答案,发现他们的总成绩非常低,还比不上直接抛硬币,更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专家对自己专业领域的预测得分,居然比在自己专业外领域更差,简直就是瞎猫还碰不到死耗子。

    既然常识不靠谱,那是不是说,建立在常识基础上的社会科学,就没法判断真假了?也不是,社会科学也可以像自然科学一样,用数据和理性实验检测结果。

    比如,提起社交网络营销,很多人会想起格拉德维尔的畅销书《引爆流行》里面的一个观点,一件东西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开来,需要某些特别有影响力的关键人物在其中推波助澜,这些关键人物是社交网络中的节点,是普罗大众中的意见领袖,所以扩大知名度的最好办法是找关键人物做广告。这个观点很符合我们的常识,很多人都认可这个说法。

    但是,社交软件Twitter做过一个数据实验,发现流行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引爆的。他们跟踪分析了七千多万条信息,然后发现能形成爆款信息的,也就是转发超过几万次的,不过只有一两条,这比彩票中奖的概率还低。而且,名人引发爆款信息也是个随机事件,所以说一个东西突然流行开来,什么畅销书啊,卖座电影很大程度上是碰运气,没什么幕后推手。怎么样,够反常识吧。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彼此互相影响的社会。我们想起来去听一首歌,也许只不过因为朋友的推荐。我们想起来去看某个电影,也许只不过因为我们恰好在微博上看到了。仅此而已,和关键人物没什么关系。

    有一个社会学的经典实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美国的研究学者找了一万多名志愿者,让他们给48首歌评分,但打分的方式略有不同,这些人被分成两组,一组人不受任何影响,独立打分,另一组人能看到这首歌的下载次数,所以他们的打分能受到别人影响。这个实验发现,哪首歌能登上排行榜的最前列,是非常偶然的事件。比如,在能看到下载量的那一组里,排名第一的歌曲在独立打分的那组里只排第26名,这是因为有些歌曲可能在实验初期纯粹因为偶然,获得了更多下载次数,能看到下载量的那一组人就受了影响,以为这首歌好听,给了它更多关注,然后持续形成正反馈。

    总之呢,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都别用常识去理解复杂的世界,一个从常识出发得出的结论,用数据统计验证完了,才能判断是不是靠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常识为什么不靠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vj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