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犹如电影的放映机将影像投映到屏幕一样,内心描绘的镜像,会在人生中如实再现。
这是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我并没有很深的领会。
我最近在听网易公开课《浙江大学公开课:王阳明心学》, 好像领会深了一些。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时候,他会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圣人,和我一样的境遇,圣人会怎么做?”
董老师说,这个不断问自己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在哪里呢?
当他这么提的时候,他就转换了自己的心态, 他已经在实现着一种心灵境界的转换。
他已经把自己当作圣人。
正是他对这个问题的不断求索,使他产生了思想的飞跃。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圣人不是说有个楷模在那里,而是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原来就具备圣人的品质,只不过你愿不愿意而已。
人的行为受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的主导,观念转变了,你的感觉也就改变。
这个课程讲到了一个心即理的概念。
这里的心是指本心,是指使你视听言动的我们的精神、我们的意识。
本心就是心之本体。心是我们身体的主宰,主宰着我们身体的视听言动。
如何使心灵回归到它主宰的本位?
我们的日常生活常常处在心灵缺位的状态。
只要能够使心灵回归到它自身的主宰地位,那么我们的本心就会如它原来那个样子如实地呈现出来。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行动就会按照心灵本身所呈现的那个样子去行动,而这样,我们的境界自然高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