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里有光 心中有人
——参加新教育盛典感悟
新教育盛典已落下帷幕,我的眼前还浮现着各新教育实验区的蓬勃生机,各学校特色课程的百花齐放,教师学生生命的舒展灵动。耳边还回响着朱永新教授对践行新教育高屋建瓴的指导,对新教育人的热切期盼,对新教育未来发展的美好憧憬。
记得当我听到张武刚副局长将代表新教育临猗实验区在这次盛典上进行分享的消息时,我心中一震,我们临猗的新教育竟然得到了新教育研究院的认可!这份骄傲一扫我探索新教育道路的迷茫,这份鼓励将化作我追求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甘泉。
“我们时刻秉记将‘行动’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坚守‘本真’教育,用理念激活一池春水,倾心描摹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幸福模样。”“行动、本真”多么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临猗教育人追寻新教育磐石般的信念。“行动、本真”四字箴言也在这一刻写进了我的生命,成为我校追寻幸福教育的灯塔。
一、沐本真教育之光,寻行动教育之标。
“双减”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战略,迫使学校教育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强学生、家长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足感。这一目标的核心显然落到了教师专业发展上。
(一)专业成长,追寻幸福完整的底色。
在我县“大阅读”格局的氛围下,两年多来,我校教师结合“四个一”平台开展共读共写共生活,虽然积淀了一定的知识背景,但是与新教育的教师成长的“三专模式”,与“提质增效”的理想课堂还有一定的距离。审视我们的行走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不够,无法达到三热爱,即”热爱知识、热爱学习、热爱生命”。无论是教师社会性身份的复杂性,还是教育大环境的因素,但解决这个问题,是激发教师专业成长内动力的根本。“专业成长,追寻幸福完整的底色”,这将是我校追寻幸福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多彩生活,丰盈儿童生命的营养。
张副局长紧抓教育的底层逻辑又能高屋建瓴,遵循“小微”模式,制定“分层推进”课程实施方案:城区学校建构一个体系,乡村学校做亮一个品牌。这不仅给我们各学校确定了研发课程的目标,还通过每年一届的“新教育开放日活动”提供实施的抓手。目睹了兄弟学校的特色课程不仅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更为学生的个性成长搭建了立交桥。同时,我们借着多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也亲历了新教育之光下孩子们活泼泼的生命在场的状态。我怎能不被触动!怎能不心驰神往!“多彩生活,丰盈儿童生命的营养”,也将成为我校改变学生生存状态的探索领域。
二、悟盛典精神之道,描我校发展之景
加入新教育实验区,成为一名新教育人,是多少教育人的梦想啊!能有机会与五万多名新教育人相聚云端,相互传递、汲取“一群人一起走”的力量。
(一)向外求取,掘出创造之源泉。
聆听各位实验区代表的深情表达,耳边也响起了朱永新教授理性而深情的话语:“他们用鲜活、生动、感人的实践创造,书写着对中国教育的家国情怀,对家乡热土的真情挚爱,对新教育实验的无限信任,也证明着新教育实验理论与成果价值意义。” 我感受着他们对教育的执着与热爱,感动于他们对教师这份职业的担当与使命,也激荡起我内心深处践行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二)向下扎根,编织幸福共同体。
“在新教育行动中,我们注重了协同、融合,相向而行,打造幸福生活共同体。”张副局长指向明确的精神引领,帮我们廓清了办学思想。“课内课外协同,全程育人”、“校内校外协同,全面育人”、|“线上线下协同,全境育人”,三协同”再次深刻诠释了学校育人的多途径,多层次,更为我们打开了学校创造性发展的思路,让我不再踽踽前行,对我校的发展不仅充满了信心,对我们正在摸索实践的课程也是一次有力的推动。我们的星娃们也徜徉在“晨诵、午读、暮省”的快乐生活中,低年级的“听读绘说”课程也开展得热火朝天,特长培养也正努力地向课程转型,家长进课堂,每周开展主题演讲、周周举行阳光体育活动等等。我相信丰富的学校生活,一定会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新”得力,向美而歌。让我们临猗新教育人共同唱响一首生命的歌: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
2021年12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