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笔记26】读《5%的改变》工作与理想3

【读书笔记26】读《5%的改变》工作与理想3

作者: 仰望星空2541 | 来源:发表于2024-08-16 15:41 被阅读0次

3. 越失败,越努力,越恐惧

我想请教,怎么克服自己的习得性无助?

我学的是理工科专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本科的时候没有认真学习,睡了太多的觉,于是挂了很多科,考前一晚复习根本什么都看不懂。这让我很有挫败感,对我的专业、对自己的能力都不再自信。

考研的时候,我每天复习都在摸鱼和恐惧中度过。不敢认真看书,总是觉得自己学不会,稍微遇到难一点的东西,就无比恐慌,根本不能冷静地学习。到后来,我甚至连图书馆都不敢去,每天躺在宿舍里恐慌地刷手机。我实在太害怕了。

我认为自己克服不了恐惧,但是之所以这么纠结,是因为我觉得自己从客观来讲,抛去各种恐惧因素,是能学会的。我也想继续学习本行业,想再次考研提升自己,但是这些专业课看着就让我头皮发麻。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找到克服困难、克服恐惧的办法。

答:

你好,我想你一定是很聪明的人。普通人会承认自己的天花板,面对有难度的专业,根本懒得想那么多,直接躺平认命:“太难了,我还是选择轻松一点的人生吧。”而你也遇到了困难,但你仍然有信心:只要克服恐惧,我就能搞定它。

但是怎么说呢,你对自己能力的信心也带来了一点麻烦。麻烦在于,你不能让自己安于普通人的人生。所以考研失利后,你把“安于另一种人生”等同于“失败”,你必须让自己过不好,才有动力继续证明自己。但你现在越是过得不好,它就越是让你恐惧,破坏了你的努力。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你就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如此:请你先以“不上研究生”为前提,把当下的生活过好。这是一盘大棋,为了更好的考研心态。你可以每天暗暗地复习,但不要再寄托“改变人生”那么大的压力。这只是用来自我证明的游戏,轻装上阵才好。等到有一天,你的生活足够满意了,不觉得非上研究生不可了,你的心态才算是准备好。那时候,你才最有可能一战功成。

请你在未来一周计划一下,接下来要怎么做,才能做到“不上研究生也活得很好”?作为参考,可以学习一下身边那些没上过研究生的人,他们活得好的地方你都可以照搬。你只要心里知道,你跟他们不同就好了。

请用一周时间做计划,再给我反馈。

反馈:

抱歉这是一份迟到的反馈。

在观察了我的同学朋友之后,我发现如果放弃考研的话,剩下的道路就只剩下找工作了。我之前确实也投了很多简历,但是最后的面试都没有去,总是想着不去也无所谓,反正我最后要准备考研。

就这样逃避自己的生活。过多的思考和犹豫,让我没有勇气做出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例如去参加面试,就是我一直没能迈出的一步。在看到李老师的建议后,我又搜了一下自己想要做的工作,然后投出了一份简历。在此之后,我成功发送了一份自己的面试视频。这看起来像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但对我来说很不容易。投出自己的面试视频,我开心得在屋子里手舞足蹈,像一个两百斤的孩子。

做完之后感觉这也没什么。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虽然最后依旧没有被该公司录取,但是还是让我有了一点点的成就感。

今天和一个已经工作的朋友聊天,了解了一些情况。她描述自己租房子、开始工作之后的生活,她的状态我觉得也很不错。自己租房子自己生活,让还没出学校的我感到新奇和羡慕。虽然有对打工的抱怨,但这也是另一种活法。

非常感谢李老师提供这个方法,好像因为看到了朋友们具体工作的状态,所以我曾经虚无缥缈的对考研失败的恐惧,变得具象了起来。这让我发现,如果我失败了,等着我的也没什么嘛。

虽然我仍旧不知道我是要接着考研还是工作,但是我知道了,如果我失败了,另一条道路也是可以接受的。

复盘:

“恐惧在敲门,勇气打开门,门外什么都没有。”

这个句子让我印象深刻。

我很喜欢这位提问者的尝试。现在有一种流行的信念说,成功需要“背水一战”。认为人只有在无路可退的时候才会爆发潜能,甚至于“思考退路”本身都会被当成一种懦弱。我认为这个观念要辩证地看,有一些绝境会激发人的勇气,另一些绝境则让人陷入恐慌,反而没法集中在自己要做的事情上。在这种情况下,思考退路是一种更积极和勇敢的策略。

多条路不一定是逃避,认定“只有一条路”,也有可能是一种逃避。

感悟:

这里就有一个悖论:如果你想尽全力证明自己一次,你就必须先安于当下的生活。李老师这句话,让我一下子会想到大学刚刚毕业时的我。这样的心路,我也有过。认定“只有一条路”,考研!当周围的同学,又考教师资格证,又考会计证,还考事业编……我只认准一条路。最后,一条路堵死了,就彻底找不到方向了。

那时候的自己,没有任何办法,只能为了糊口,被迫去工作。只要工作要我,我还挑什么工作呢?先干起来再说。

在工作的每个日子里,似乎我就走出来了。这也许就是专注当下之后的心境吧。

曾经总以为最优秀的自己在未来,为了抹掉曾经的自己,不断地学习,努力,心里从来不曾真正接纳自己。总是用学习和对未来的追寻,填满现在。

不过,多年以后,终于慢慢学会珍惜当下,享受现在。我想,这也是阅读最大的收益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26】读《5%的改变》工作与理想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ul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