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大学时,朋友说他想学习一个课程,问我借300块钱的课时费,我二话没说把钱打到他的账户,当时,给他打过钱后我剩下100块钱的生活费,而到月底还有20天!这就意味着,我需要用这100块的生活费坚持20天,每天最多5块钱!
可是,当时的我并不会因为没有钱而焦虑,也不会因为没钱买到好吃的而懊恼,更没有因为自己为了义气而不顾自己而后悔,相反,我觉得“我应该”这么做——为朋友两肋插刀。
固执的我不愿意向别人借钱,所以我真的做到了每天5元钱的生活。
你问我怎么做到的?
3块钱的馒头可以吃一天,1块钱买2个洋葱可以吃好几天,我还买了“南德调料”。5元钱有时候都用不完。
我就是这样过了20天!然后,我瘦了近10斤。我不但没有觉得苦,我居然还觉得自己很厉害。
没错,吃苦受穷,让我有了莫名的成就感。
我小的时候的确吃过贫穷的苦,而我周围的亲人们都是一些特别能吃苦的人,所以没有人会抱怨生活的苦。他们尽了最大努力让我过得好一些,当年我虽然年幼,但是我还是知道家里的贫穷,比如,我总是我们班拖欠学费的那一个,每一次都会点名让我回家问家长要学费。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所以我也很懂事,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攀比,也不向家人提出更多的要求。也许,当时的我知道,提了家人们也无法满足我,反而会看到他们更多他们脸上的愁容。
讲真,童年的我没有尝过“有钱”是个什么感觉,手里最大的钱就是1毛钱,倘若不小心弄丢了,都会不敢回家。
爸爸总说:“幼年的贫穷,是一笔财富”。我特别信了很多年,所以贫穷时养成的“优良”品格一直追随着我,比如,吃苦耐劳,对钱没有概念…………这写都让我可以很好地耐受贫穷。
有的人穷怕了,而也有的人穷习惯了。
现在的才发现原来自己是“穷习惯”的那一类人。
虽然,我会说:我当然爱钱!天底下有不爱钱的吗?
而实际上,我的潜意识并不爱钱,甚至是排斥。因为没有过过有钱的日子,所以潜意识里,没钱才是自己,有钱了反不是自己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往往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了。
而逆袭的往往是那些“穷怕了”的人,而不是那些“不怕穷”的人。
2
朋友说她正在学习理财。从心底里来说——好羡慕,而我却不会见贤思齐,因为我认为,理财是那些有钱的人做的事情,而我这么穷,学了也没用。
朋友说如果你没有钱,那第一步就是要开始攒本金。我马上想到了自己每个月房租房贷车贷,再加上养娃儿,每个月不透支都不错了,哪里还能攒下钱。而事实上我陷入一个误区——我以为“本金”一定要很多钱。
朋友说,本金多了当然更好,因为收益会更多,但是本金少了也一样可以理财。
“贫穷思维”让我潜意识里不敢变得有钱,更不敢相信“让钱生钱”。
总得来说,我穷是因为我“享”穷。
而改变的途径是:
让自己去充分体验有钱人的生活,让自己无法忍受贫穷,才能激发出自己内心对金钱的渴望。
网友评论
后半部分则说明因为当年的过往造成习惯了穷,造就了穷人思维。并且指出穷人思维是导致人越来越穷的根源。
有个小建议:若把穷人思维的具体表现写得更详细一点,以及穷人思维带来的后果写得更具体一点,我觉得会更完美。因为如果后面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能做一个具体的对比,文章更有冲击力。
现在感觉后半部分稍微薄弱了点。
每天写的都有点半成品的感觉。
然后第二天又没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