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火龙珠妈妈
( 2021:19 / 365 )
【案例】今天中午,在接大宝放学回家的路上,等红绿灯的功夫,距离我们两三米,发生一幕:一个爸爸把八九岁的儿子的头抱起来就打,打完脑袋揪耳朵,揪完耳朵扇脸……持续大概一分钟,嘴里还不停地爆粗口。那个男孩竟然一声没哭!还可怜兮兮地看着爸爸,说了一声:知道了。然后,那位爸爸漠然地甩下了男孩,自己骑着电动车,带着前面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走了。男孩尴尬地摸摸自己的脸,快速跑开了。

事后,大宝和她同行的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太可怕了!那个爸爸怎么那么狠呀!”
“那个小男孩不疼吗?我轻轻呼一下脸,就很疼!”
“不是打人不能打脸吗?”
“他为什么不反抗呢?”
“是不是家长打小孩,也可以去告诉警察叔叔啊?”
“我的爸爸妈妈可从来没这样打过我!”
……
小朋友们议论一路。
我在想:那个孩子为什么不哭也不反抗,而是习以为常的样子呢?这样的事情,大概率经常发生?
这样的父子沟通方式,将会给他的童年留下什么?长大后会对他产生哪些影响呢?
接下来,就是我要讲的《原生家庭与家庭教育结构》的事了…我给小朋友们用生活化的语言做了一翻沟通。具体内容明天继续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