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025463/e90b3d885ba679c2.jpg)
小姨家14岁的表弟,读到八年级,死活不肯读书了,非要辍学。
原因是听了老师的撺掇,大意是说那些对学习没兴趣的学生,与其在学校混日子,不如早做打算,有一技傍身不愁将来没饭吃。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暂且不管这位老师是出于何种目的,是语重心长,还是风凉话,总之表弟被说动了。任凭小姨耳提面命,苦口婆心也无济于事。最后只好托人介绍了份饭店端盘子的工作,本想着让他吃几天苦,就会知难而返了。
哪知这孩子除了学习不思进取,做其他事还真是样样在行。刚去饭店没几天,就讨得上至老板,下至员工的一致好评,不偷懒耍滑,眼里有活,乖巧听话,踏实认真,总之很是讨喜。
大概做了半个月,一天给同事帮忙,一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下来,经检查腰部轻微拉伤,需要休养几天。老板把他送回家,并嘱咐他养好了再去上班。
这一回家,小姨才发现,在家没舍得使唤过的儿子,手腕肿的一按一个坑,他却从没叫过疼。把小姨心疼的差点掉下泪来,说什么不让他干了。
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我读书不行,如果再连这点活都干不了,将来靠什么养家糊口,没事,我这是缺乏锻炼,时间长了适应就好了。”
正当小姨发愁时,刚好邻居的亲戚在外地开的厂子正在招人。表弟一听来了兴致,不说别的,主要是工资比端盘子多的多,这个小财迷立马辞掉了饭店的工作,半个月的工资也不要了,准备去工厂大展他的鸿鹄之志。
刚去时,小姨不放心,毕竟年龄小,又是第一次出远门,怕他工作太累,怕他吃不好穿不暖,怕他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几乎一天一个电话事无巨细的问长问短。
不知他是为了宽慰妈妈,还是仅仅是报喜不报忧,反正从他的嘴里听到的,什么都很好,饭食好,老板好,同事好,工作也好,渐渐地小姨也就宽心了。
第一个月工资三千,这应该是他人生的第一份工资,兴奋的不得了,自己留了一千的生活费,剩余两千转给了小姨。后来的每个月至少给小姨两千,小姨还没说,“这钱我帮你攒着将来给你娶媳妇买房子用。”
这小子立马反驳道,“这点钱连个房子角也买不到,这是给你的零花钱,我以后娶媳妇买房子不用你们操心,我自己心里有谱。”这话从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嘴里说出,怎么都有种少年老成的感觉。
前段时间听小姨说,表弟又涨工资了,老板特别器重他,让他把流水线的每一个程序都学了遍,现在专门找了个师傅带他学机器维修,用表弟的话说,这个要是学会了,月薪轻轻松松就能上万了。
有句话说得好,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个表弟是家里的老二,前两年他哥哥结婚的时候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下一屁股外债,到现在都没还清。
在他这个虚荣心自尊心攀比心爆棚的年纪,同龄孩子全身被名牌包裹,而他买件普通衣服鞋子都要跟妈妈软磨硬泡很久,他真的过怕了穷日子,所以他要努力奋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姨更是激动的到处炫耀,我想这真是件值得显摆的事,毕竟有个争气的儿子,哪个做父母的不骄傲。
试想,有几个子女能每个月给父母两千的零花钱。就拿我来说,已年逾三十,虽已成家,尚未立业,不仅没给过父母零花钱,偶尔还会啃啃老,相比之下,很是无地自容。
这个表弟,我不敢肯定他以后的生活能有多好,但一定不会太差。
因为一个人仅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他小小年纪,不仅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能身体力行,朝着自己的目标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也见过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辍学少年,没听过谁月月给家人零花钱的,父母也不指望,都想着只要他能自己顾着自己就知足了。更有甚者,电话费都要父母充的,过年回家路费还要父母寄的也比比皆是。
小姨当时还埋怨那位老师,说他误导孩子,为人师表不是要鼓励学生努力上进,他倒好,故意打消他们读书的积极性。
现在反过来想想,那位老师的建议也未尝不好,表弟说他也知道把书读好了,以后的路可能会平坦顺遂很多,但他确实不是读书的料,他对学习毫无兴致,听课像听天书,坐在教室更是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与其混沌度日,倒真不如他现在,既能学东西又能赚钱为家人减负,最重要的是他喜欢他现在的工作,觉得有盼头,未来可期。
当然,表弟只能算是个中特例,他爱学习但就是学不会,只能说是没天分吧,好在东窗不亮西窗亮,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愿意为之努力,这对他来说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吧。
但是,在辍学风气日渐盛行的农村,“读书无用论”仍深深扎根在人们的认知里。我看到大多孩子并不是没有天分,甚至有很多也曾经出类拔萃过,一鼓作气的考入重点高中的佼佼者,但却中途刹车没有一鼓作气到底。
这跟表弟就是两种性质了。
一个是没天分想学学不会,但他拎得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一旦找到生存之道,能吃苦肯耐劳的去为之努力。
另一个却是有天分却不愿学,受不了读书的苦,这就是拎不清,他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更不知道读书时吃点苦是为了以后少吃苦。等他真正明白读书之苦相较于生活之苦微不足道时,已为时过晚。
比如我,如果我读书时能多吃点苦努把力,就不会只读个普通大学,就算拼尽全力也跟北大清华无缘,那也还有985,211,就因为年少时的拎不清,才会有如今生活的百般身不由己。
我也想每个月多给父母点零花钱,也觉得做个伸手啃老族很是难堪。如果可以,谁不愿意衣锦还乡,谁不愿意光宗耀祖,谁不愿意成为父母的骄傲。然而,读书时不肯吃的苦,直接导致了现在生活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龙应台说: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所以,如果你有读书的天赋,我劝你好好利用,也好为你的将来争取更多可供选择的权力;如果你对读书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我也劝你找个自己感兴趣的技能,把它学专学精,也好过将来被迫谋生的无可奈何。
孩子,当你决定辍学的那一刻,你已经不再是孩子,你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成年人,你已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你有权决定你未来要走的路,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还是布满荆棘的泥泞小路,都在你的一念之间,请务必慎重!
(图片来源于网路,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