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比较忙,还是继续临写一下苏东坡,继续体会他的那种特点。就是字形比较扁平,方圆并举,也还有一点就是他的提按比较重。
不得不说他的说法并没有碑的味道,但是纯然一股文人书法的派头,更好的是它其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随意,实际上用笔很重,看得出来他又洒脱自如,又有一股子书生气。
记得以前看过他的前后赤壁赋,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字迹潇洒,并且赵松雪后来写的前后赤壁赋相对来漂亮了很多。常常听某些诗人诵读自己的诗作,虽然普通话未必好,朗诵技巧未必很好,但是自己思想的那种味道是极好的体现出来了。听说欧美各个国家的诗人也喜欢朗诵自己的作品,我们以前80年代也多,现在倒是少多了,不得不说这是很可惜的遗失的一个传统。
现在可以看到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的墨迹真迹,它本来就是作者自己写的,想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多么好的句子,多么妙的意境啊!但是但是这是他抄来给一位前辈看的,所以说更多谨严之意。
这也是正常的,对我们来说只需要领略一下苏子的那种高山流水的韵味和感觉即可。就让我以这拙劣的字迹来向苏子致敬吧。谢谢大家的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