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人生格局的修炼
“等我有钱了,我就能幸福”,你还在相信这句话吗?

“等我有钱了,我就能幸福”,你还在相信这句话吗?

作者: 艾菲的理想 | 来源:发表于2018-07-27 15:38 被阅读112次

刚工作的时候,我常想“等以后每月赚到**钱的时候,我一定会非常幸福。”后来没过多久,我就赚到了当初设想的那份工资,还记得那时的心情颇为激动,跑到上海最好的商场,给自己和家人买了一堆东西。很快,我又想:“等每月赚到**钱的时候,我一定会更加幸福。”后来,我又做到了,然而我却失落的发现之前那种极度的喜悦与满足并未再来。

于是,我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更多的金钱是否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

Part1——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到底为何?

让我们从以下3个研究来看看金钱与幸福的关系。

研究一: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的团队对40多个国家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发现:购买力强的国家,人民生活满意度也高;一旦国民收入超过人平均8000美元之后,这个相关就开始消失,财富的增加并不能持续增加生活的满意度。

研究二:普林斯顿大学于2015年做过的类似调查中也有类似结果。数据显示,在美国各个州,年收入7.5W美金是一个幸福的基准坐标,低于它幸福感是随着收入递增明显加强的,但达到这个基准后,幸福感增长的幅度却并不显著。

研究三:世界上有一群经济学家专门研究幸福指数,称为幸福经济学,其中一位有代表性的学者,叫理查德·伊斯特林。他在1974年时曾经发表了一篇轰动世界的文章,他发现了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现象:富人通常比穷人幸福些(代表性事实),但在不同的社会,随着时间流逝,当国家收入提高时人们并不会随之感到更加幸福(时间序列事实)。我们把它称为伊斯特林悖论。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正是“伊斯特林悖论”,横轴代表着“感到幸福的人群比例”,纵轴代表的是“人均年收入”(已剔除通货膨胀影响)。

我们可以看到,从1956年到1998年间,随时间变化,美国人均收入增长的同时,幸福人群的比例却没有变化。

结合三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幸福与金钱的关系在一个“临界值”前呈现正比关系(这一点也符合多数人的观察与感受),然而在这个“临界值”之后就会变得不再相关。换句话说,贫穷的确会降低人的幸福水平,但在拥有一定收入后,幸福水平的高低就与金钱不再紧密相关了。

Part2——当收入达到一定数值后,

持续增加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幸福感?

原因来自于以下2个方面。

原因一:“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中的一条规律,意思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当我们感到十分饥饿时,看到馒头就会非常想吃。拿起第一个馒头吃在嘴里,我们感觉它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事物。但等吃到第10个的时候,我们不但不会觉得好吃,可能还会觉得痛苦,因为吃不下了。所以每一个馒头带给我们的效用和满足感都不相同。第一个馒头带来的满足感和效用最大,然后依次递减。

将这条经济学定律用到描述“幸福与金钱的关系”中也非常适用。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我们发现物质产生幸福感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想要拥有与以前同样水平的幸福感就得赚比以前多很多的钱。

正如经济学家Daniel W. Sacks对多国人群所做的统计调查得出的结论:人们对财富是越来越贪婪的。也就是说,不是增加一块钱的收入,就会增加一块钱的幸福感。而是财富必须成倍增加,才会产生与以往相同的幸福感。

原因二:幸福是靠“比较”得来的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社会比较”的概念,意思是人们在建立自我概念时,常会通过“社会比较”的方法(Social Comparisons)。

所以,“幸福感”常常不是来自我们真实的感受,相反,它是通过与我们周围“比照群体”的比较而获得的。当“比照群体”里有人买了更大的房子,我们就会觉得自己的房子不够用了;当“比照群体”中有人在春节去瑞士玩了一圈,我们就立刻感到自己的云南之旅索然无味了。当我们拥有比“比照群体”更多更好的时候,我们才能觉得幸福。如果不如他们,我们就会想尽办法去达到他们的水准,哪怕得到后觉得毫无幸福可言。

对绝大多数的人来说,与我们收入相当的人赚多少钱比自己赚多少钱更能让我们产生幸福感。1998年一项著名研究显示,相对于每年10万美金,而其他人赚20万美金的环境,人们更希望生活在自己每年挣50000美金,而其他人赚25000美金的环境中。

那么,究竟赚多少钱才能让我们感到幸福呢?这取决于我们身边“比照群体”的赚钱水平和生活水准。

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一个悖论:既然所谓“比照群体”指的不是与我们生活相距甚远的人,而是与我们生活水平相似的那群人。那么,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们就会不断提高比较的对象,也就是说我们会将以前的“比照群体”更换成更有钱的一拨同事或朋友。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的实际收入是提高了,可我们必须经过比较才能得来的幸福感却是离得更远了。

最终,我们发现,如果我们一味以追求财富为目的,就会引发如下后果:

第一,财富带给我们的愉悦和满足不如预期。

第二,为了获得相同水平的愉悦和满足,我们渴望拥有更多物质,从而最终走上“物质主义”的不归路。于是,我们会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迷失生活原本的目的。当把追求财富凌驾于生活本身的意义之上时,心灵就被绑架了,我们会比以前更加焦躁难耐。结果,花的钱越来越多,而获得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3如何通过有限的金钱获得更多幸福感?

如果我们的生活并不以追求金钱为首要目的,那我们又该如何通过有限的金钱去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呢?

关于这个问题,积极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体验,而不是物质。

同样一笔金钱,我们是该花在物质上?还是该花在体验上?

旧金山国立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长远来看,花钱获得一段经历比单纯购物带给人们的快乐更多。

实验采访了154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5岁。参与者们回答了一些有关最近消费的问题。绝大部分人的消费经验都是愉快的,无论是享受了一个过程还是买了一件实物。但是,花钱获得了一段经历的那些人的满意度更高,比如那些花钱吃了一顿饭的人会比花钱买了一件衣服的人感到更开心。原因可能是当我们把钱花在了事情上的时候,通常会有其他人的参与,而和其他人的互动,会让我们感到更加愉悦。

 所以,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说:“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能从所花费的钱中获得体验的人。”

 第二,把钱用在很多小快乐上,而不是大快乐上。

研究发现,经常性的积极体验比强烈的积极体验更有益;分散性的积极体验比集中的积极体验更有益。

例如:一位研究人员与英国各个收入阶层的人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经常小小地放纵一下自己的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比如时不时的组织一次野餐、享受一顿美食。

第三,延迟享受

 因为“预期的快乐与体验预期的事情一样具有价值。”

例如:在12日欧洲游之前的一个月,热切期盼的旅行者预期旅行带来的乐趣明显超过了实际的旅行体验。研究人员还在感恩节假期前三天调查了学生们的期待心情,在穿越加州自行车之旅的前三个星期,调查了参与这项活动的中西部居民,他们都从中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同样,对1000名荷兰度假者的研究也显示,最大的幸福感来自于盼望假期的到来,这项研究建议我们不仅应该延长期盼的时间,而且应该把假期化整为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等我有钱了,我就能幸福”,你还在相信这句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kg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