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意: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问他吧。”
于是子贡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有怨恨呢?”
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如果单看这文字的话,会觉得象是在猜哑谜。联系上具体的语境与说这话的社会背景,就会好理解许多。
首先是卫国国君辄与早年流落他国的太子蒯聩,也就是辄的父亲争夺君位的故事。太子因开罪于当时一手遮天的南子而逃亡国外,庄灵公死后太子之子辄就被立于国君。蒯聩这时得到晋国支持想要回国继承君位,遭到了辄的拒绝还有坚决的回击:打了一仗,老子没打过儿子。
而伯夷叔齐的故事更广为流传些,是历代称颂的贤人。老大伯夷与老三叔齐相互推让君位,结果便宜了老二继承了君位。这两位闻听当时的周政治清明,奔赴而去,却遇周武王挥师伐纣。结果是周武王的不义之师取得胜利,兄弟俩采薇而食,最终为了不食周粟,竟然饿死在了首阳山。
当时几人身在卫国,为君者讳,如果议论君主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那就不太美妙了。子贡没有明着问孔子对于卫君的看法,而是迂回曲折地问询孔子对伯夷叔齐的看法。既然孔子对相互礼让的弟兄俩极为推崇,那么处于另一面的父子相残争位自然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更不会去支持任何一方。
至于君位之争谁站在大义一边,君位之让有没有必要而且还把命都搭上了值不值得,实在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的心路历程了。
明白了前因后果,还得来夸一夸子贡的说话艺术。冉有心有疑虑,却不知道怎样才能弄明白老师的心思。子贡看似问了个南辕北辙的问题,却从侧面探听出了老师的真实想法,还不显山不露水的。有时候办事不能明着来,直通通地扑上去不但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可能适得其反,造成不良的后果,还不如迂回一下达到几方的满意。(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可惜学不来。)
这章还引出了“求仁得仁”这样一个成语。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正合乎心意,心安理得,如愿以偿。伯夷叔齐虽然看上去结局很惨,但他们是遵循了自己心中的礼,会有什么后果自己也清楚,所以不会有怨悔,因为达成了自己的心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