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己及人而仁

作者: 恋爱情商思维的改变 | 来源:发表于2018-09-07 03:52 被阅读10次

推己及人,把自己推到他人的处境、角度、思维。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切人和事的发生、转变,就是理所当然、有其原因可循的了,理解、宽容之心便也随之而生,继而爱人,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再而仁。

从物方面来讲,自己不想要做的事情不要推给别人。某次,你懒得离开座位去接水,于是叫旁边很闲的同桌帮你接,自己不愿意去别人就很愿意吗?不合群的人,都高贵在骨子里。你却主观臆想,冷嘲热讽,背后嗤之以鼻,有色眼看人。认为他这种人是异类,脑残,恶心到没有朋友。现在多的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厉害不屑于合群的人,实际上,表面清高,肚子里啥内容都没有的人占了大多数,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你所说的那些伟人的。合群靠缘分?如果你自己都不努力让别人看到你的优秀之处,别人凭什么看重你,凭什么注意你?一个圈子有一个圈子的中心,你不适合的当然不容易合群,但问题是你明明可以合群的,却不作为,谁会透过你默默无闻的外表来发现你有趣的灵魂?请三观正一点吧!

还曾在电视剧中看到,不愿加班的同事将自己原本的任务转手给新来的实习生,难道她就乐意做了吗?这样不过是将自己的“不想”转为他人的“不愿”。

  在做一件事前应当充分考虑,勿将自己的抱怨强加给别人,不要让自己小情绪作乱,将不必要的情感加在他人身上徒增烦恼。应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你想要的别人也同样想要,你所求的也是他人所需。自己想要的也应当给予他人。若是想要圆满的完成任务,在别人做事的时候就要配合,这样日后他才会配合你:若是想要得到他人帮助,就应该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毫无保留的付出,这样日后他才会毫无保留的给予帮助;

  当你身边有人在不顾他人眼光逞口舌之快时,应当体会他当时紧张和不安,因为总有一天,你也会因为一时糊涂而忘了该有的本分;当某人一不小心戳中你的伤口时,不要陷入没有必要的气愤之中,应当理解对方的无意,他只是不知道那是你的伤口,况且,你能保证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从来没有说过令人难过的话吗?

  推己及人,是为他人,更是为了自己。推己及人而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思方面来讲,自己都就觉得不好的情感不要随便加给他人。与某个同学一不小心发生了什么矛盾,一口咬定是对方的错,一心将所有不好的念头加在对方身上,这对于他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因为他也许只是无意间的举动,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到来的伤害,也许知道是自己的问题而没有勇气承认。这种不明不白的强加情感会损害这个人的人品,也会使自己因为不平而“心肌梗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若是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尊重他人,一个连他人都不放在眼里、还妄图获得别人好感的人,未免也太无耻了。

面对打碎自己杯子的人,应当将心比心,以宽容之心理解他人的无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收获他人的欣赏。爱人,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以仁爱之心待人可为仁。

个见:   以己度人最大的特点是不管自己对不对,也不管别人喜不喜欢,便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强加给别人,而且度人者本能的以为自己是正确无疑,别人也乐于接受的。 

 

以己度人:指拿自己的心思来衡量或揣度别人。  推己及人也是要他人接受,不同的是推己及人是以仁心为基础,以仁术为方法,推及自己的善心善意,不但心是善的,方法和方式也是善的。

 

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二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以己度人是为济己私,推己及人是为成己德。

  目的不同,方法、方式也不同。

 

不合群的人,都高贵在骨子里

你会因为没有融入大家的话题而感到孤单吗?

小时候,觉得朋友多才是幸福,

长大之后,觉得志气相投的朋友两三位就够了。

孤独并不可怕,

因为人类天生就是孤独的,

努力地合群,反而显得笨拙。

在中国,集体主义文化盛行,不合群往往等同于不正常,不合群的人也被视为天然的异类。

小时候,如果性格内向或是性情孤僻,喜欢独来独往,和班里同学玩不到一起。老师和家长恐怕会担心得不得了,觉得这孩子不善交际,肯定在情商上如同白痴,长大后会没出息。

出来工作了,上班闷头做事,下了班立刻就闪人,工作了两三年,和公司里几乎所有同事都还只是点头之交,久而久之,成了一颗扎眼钉子,不融于团队。

要是恰巧自己业绩还勉强过得去,难免被人贴上“目中无人”、“牛逼哄哄”的标签,背后遭吐槽议论铁定不少。

于是,合群自然就成了一种随波逐流的政治正确,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

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来自偏远地区的孩子小伟,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

小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对自己出身贫寒感到很自卑,面对来自大城市的同宿舍室友,总是感到难以融入他们的圈子。

室友们都买了电脑,平时吆三喝四,常凑在一起打DOTA。这些室友,日常聊天的话题,三句不离游戏。

小伟甚至连买电脑的钱都没有,对游戏一窍不通,难以插上话。

室友们都有几年的烟龄,在宿舍里不自觉就点上几根,吞云吐雾,搞得不抽烟的小伟常感到呼吸困难,又不好意思请室友去阳台抽,也十分憋屈。

不打游戏、不抽烟,在这个寝室里,小伟就成了扎眼的异类,内心觉得特别孤独和焦虑。

于是,他费劲心机想让自己变得合群。

他咬咬牙拿出不少生活费,买了电脑,跟室友们学会打游戏,虽然因此吃了一个多月泡面;

他跟着室友学会抽烟,自己也开始吞云吐雾,烟瘾比室友还大了。

由此他变得合群了,但沉迷于游戏和烟草,原本聪明优秀的他,考试连连挂科,成绩一落千丈。

作家刘同曾说:“不合群是表面的孤独,合群了才是内心的孤独。”

其实,被群体排斥、孤立,只是一种弱者才有的生存忧虑,弱者无法面对被群体排斥带来的风险。

在远古的狩猎采集时代,我们的祖先面临着严酷的生存考验。

大自然中毒蛇猛兽横行,没有群体合作,个人单打独斗,容易死在剑齿虎的獠牙下,或者死于猛犸象的脚下。

于是,越是弱者,越要拼命抱团合群。

这是祖先们传下来的生存方式。

心理学家沙赫特认为,合群能降低恐惧感。

对于强者来说,因为优秀,所以自信,不必通过合群来消除自身的恐惧。

正如胡适所说:“狮子老虎永远是独来独往的,只有狐狸和狗才成群结队。”

韩寒在读书期间,班上同学几乎没人和他说话。因为他做的事情,和同学们大不相同。

当同学们在埋头苦干,拼命写数学题的时候,韩寒在写小说;当同学们拿着英语书,动用全部脑细胞背单词的时候,韩寒还是在写小说。

韩寒写完小说,兴冲冲拿给同学们看,同学们都十分懵逼,都心想,这小子这么个玩法,铁定考不上大学。于是,都懒得睬他。

这些合群的同学们,选择几近相同的道路,最终沦为平凡人;而韩寒以文名惊世,成为有创见、有想法的青年作家,走上了不平凡的道路。

事实上,古往今来许多有大成就的牛人,如牛顿、爱因斯坦、叔本华、尼采等巨人,在他们所处的世界,都有点格格不入,有点不合群。

叔本华甚至宣称:“人的合群性大概和他知识的贫乏,以及俗气成正比。”

一个朋友能不能聊得来,看见识是否相差无几、气质是否相合、兴趣能否相投。

而一个群体,你能不能合进去,也与见识、气质、兴趣大有关系,有很大随机巧合性。能不能合群,其实主要靠缘分。

朋友小曾,在一家外企做工程师。

他部门里主要的同事,是一群非常流氓的老男人,平时聊天三句不离黄段子,也经常跟公司里年轻的女同事,开一些低级下流的玩笑。

最要命的,是这群同事,还经常吆喝着一同去嫖娼。

这几人有同嫖之雅,成了钱钟书所说的“同情兄”,关系一下子拉得很近,形成了一个十分亲密的小圈子。

小曾洁身自好,虽然常被同事们讥笑为没见过世面的小处男,拉出童子尿来还能辟邪,但却毫不在意,从不参与他们的集体活动,因此显得格格不入,没法合群。

作家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说:

“骗别人很容易,骗自己更容易,可是骗世界有点难。无法决定自己的圈子,但是你能决定自己的理想境界,合群可以但不可盲目合群,那是堕落的开始。”

对于小曾来说,融入嫖娼同事的圈子,这样的合群庸俗而堕落。

其实,所有的群都能合的人,这得有多闲得慌,才能把自己的棱角全部磨平,变成一团毫无特色的橡皮泥,捏什么就成什么。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不必刻意合群,当然也不必专门为了显得自己不凡,而特意不合群。

正确的做法是,能合群则合,不能合群则拉倒,既不能随波逐流,也不要自命不凡。

重要的是,自己要活得舒坦而不纠结。

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强扭的瓜不甜,强合群的你也特别没品。

道不同不相为谋。

情商思维情感群-A296

789057774


 

 

 

 

 

 

 

 

 

相关文章

  • 推己及人而仁

    推己及人,把自己推到他人的处境、角度、思维。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做到这一点,那么一切人和...

  • 读《中国哲学简史》(3):忠恕是孔子对仁的注解

    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两个字:礼与仁。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

  • 2020-07-08

    子曰: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故能推己及人, 助人自助, 自觉觉人, 可谓之仁。 我说: 心理...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今天上管理学的时候,正好学到了管理道德,其中有种道德观为推己及人道德观,讲的就是“仁”。而实施“仁”的基本原则是什...

  • 夜读:善其所为

    善,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面就是行仁,行仁的方式在于推己及人,也就是己所不悦,勿施于人或者尽人所为。行仁的目的是...

  • 读《孟子》| 梁惠王上

    题解 孔子的仁:爱人、忠恕、推己及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 孟子的仁:仁政。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即魏...

  • 儒家核心都说是仁,但我觉是应是“省”。所谓儒家讲的仁、推己及人、“己所不预勿施于人”,全在一个“省”字,醒...

  • 国学学习思考——仁智勇

    一、仁 儒家整本书,最重要的思想是一个字,仁。仁,就是两个人的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呢?孔子说了,推己及人。用现在的话...

  • 三、解读篇|2

    (一)总叙(中) “泛爱众,而亲仁”。这一句看似与前两句没什么关系,实际上也体现了儒家“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的...

  • 随心一说

    儒家讲仁,仁就是一竖两横,从一变为二,由太极生两仪,从先天到后天,用于人事,即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推己及人而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zlq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