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刘邦何以在楚汉相争中胜出?韩信说:主公不善将兵,善于将将。那么刘邦如何将将?而作为团队主要成员的萧何、韩信又是如何辅佐刘邦的。今天,从管理的角度看有什么借鉴意义。好文章值得推荐!
电视剧《楚汉传奇》很好看。画面给人的感觉极像遥远的楚汉时期,剧中人物对白极有味道。前日看到刘邦拜韩信为将的那一桥段,对刘邦、萧何、韩信的关系进一步的理解,从现代管理角度看,极有学习的价值。
先说韩信吧。韩信一直梦想做一个大将军,为此他寄人篱下,感受别人冷眼,衣不御寒食不果腹,最为屈辱的是受人胯下之辱。如果把韩信的这些理解为“大丈夫能伸能曲”,我觉得是没有理解韩信。能伸能曲是说曲是为了伸,总有一种“此仇日后必报”的感觉 。但对于韩信来说,他似乎就没这个想法,他把别人的冷眼和胯下之辱当做脚下的石头,只是绕过去而已,因为韩信要做的是大将军,是带甲百万,统一天下,而这些小小的不愉快算什么呀,他才懒得思考。拿破仑说,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韩信就是这样的士兵。他几次改换门庭,无非是为了找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明君,帮自己来实现这个梦想。他做项羽的执戟侍卫,几次不自觉得进入中军大帐,出谋献计,险些被项羽杀了。项羽坑杀二十万投降的秦军,韩信彻底看透了项羽不是可以统一天下的人,于是转靠刘邦。在刘邦营中。韩信不断在找机会接近刘邦,幸好遇到萧何。但韩信的才识起初也并不被萧何认同,韩信过的很郁闷,但他并不放弃。期间不断地写兵书,画地图,以至于惹得萧何生气,当终于在一次押运粮草过程中韩信的才华被萧何彻底的洞穿。韩信的经历说明,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做大事不拘小节,不计一时得失荣辱,始终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35353/a3682285c3776b41.jpg)
再说萧何。萧何是刘邦最为倚重的谋臣,萧何不仅是谋士,他是刘邦的大管家,更是刘邦的老师,是刘邦走向帝王之路的老师。刘邦是在萧何的手把手的帮助下成长起来的。萧何的才华远胜于刘邦,但却臣服与刘邦,就是他看中刘邦的管理才能。萧何是刘邦的初期军师、财政部长、人事部长、后勤部长。刘邦谋士中张良最出名,但是萧何的作用是谁也取代不了的。也正因为如此,萧何敢于直接说明自己的观点,刘邦对萧何的话可以说是十分重视。当萧何发现韩信的才华后,大胆进言,让刘邦立韩信为大将军。这可是非常之举,大将军就是在军事上除了刘邦之外的第二权力,萧何此举不要说见识多远,仅就心胸何其宽广:举荐一个士卒位居自己前面,现在的领导恐怕没几个人有此心胸。萧何称自己保韩信一辈子。萧何的胆量也真大,如果刘邦真的不听,萧何今后如何做事?萧何的举动,举贤任能,唯才是举,是干事业的心胸,和领导肝胆相照,敢于担当,才是团队的优秀辅佐成员。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35353/6832eb12ad08a6d9.png)
最后说刘邦。作为汉军集团的最高领导,刘邦的优点在哪里?还是韩信的一句话吧:主公不善带兵,但善于带将啊。也就是说,刘邦是带领领导班子的。那么我们看刘邦在拜韩信为大将军的这个过程中,他的言行是什么。开始萧何吧韩信写的兵书给刘邦看,刘邦收下了,并认真的看了起来,也许刘邦看不懂,但他在看。而当初项羽的举动是扔掉了。刘邦听了萧何说韩信运粮草的过程,对于韩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人竟能猜透刘邦的心思。随后萧何保举韩信为大将军,刘邦大吃一惊,坚决不同意,但是萧何有办法说服刘邦。萧何的观点是:我们需要一个大将军,我们现在的将军中没有适合这个岗位的人,韩信是合适的,所以就是韩信。并严正申明,用全家性命保韩信。刘邦的智慧就在这里,他能拜韩信为将,与其说相信韩信,毋宁说更信萧何。于是从士卒中检举大将军,成为千古佳话。刘邦的行为说明了,老板不一定要会做每件事,但老板必须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听正确的意见。
![](https://img.haomeiwen.com/i27535353/3ce8ed29e2d5cb01.jpeg)
韩信拜将自然很多人不服。刘邦走了,萧何傻了, 韩信要在一场胜仗之前服人,有什么办法呢?电视剧历史这样的演绎的:韩信说明自己的能力,并质问众将是否有带兵百万的本事?当众将反问韩信100万军队如何配备时,韩信随口报出。这可不是瞎编,数学中有个问题就是“韩信点兵”,据说韩信根据队列点名的余数,立即知道总人数。刘邦的老班子谁有这个本事?韩信进一步举起刘邦赐予的宝剑,要求众将听命于他,并跪地央求。这时,宝剑忽然滑了出来,韩信立即意识到带好一支军队,不是靠央求可以达到目的。他举起宝剑,说,我是汉王任命的大将军,我发出的就是代表汉王的命令,谁不服就是不服汉王;我对汉王负责,我做错了,自有汉王处置,但你们做错了必须由我处置。并立即由萧何训读了七十二斩令。汉军立即鸦雀无声。管理是制度,管理是层级,管理是服从;你必须遵守制度,你也只需听从你的上级的命令,一级对一级负责;作为上级,就是要求别人服从,作为下级,就是服从上级。所有人员遵从于共同的制度。这些规则,如果再加上制度制定的民主化,那就更加完善。
刘邦是老板,他只听就行了,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萧何是高管,他必须听、看、做,为老板提供决策选项, 韩信是执行者,他必须很好的执行老板的意图。从历史来看,刘邦做对了,他知道自己不会带兵,所以把权力分给了韩信,他知道自己管不了粮草、政务,分给了萧何、陈平,他知道自己管不了运筹谋划,分给了张良。他自己只去做这个团队的管理者,这是他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管好了这几个人,就管好了天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