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去遛狗,突然抬头,看到新修建的一座景观桥亮灯了


再走两步,突然想起,今天是母亲的祭日,去年小物件排列时,我才觉察到自己与母亲未割舍掉的链接。
也从那时开始,觉察自己,看见自己:
总是有内在批评的声音总是对自己的外貌或表现不满意。
极其渴望亲密关系。
鞭策,总是认为自己还不够努力,不能休息。
恐惧,让自己一点风险都不敢冒 禁锢了自己的活力。
躺在快乐或热闹的面具之后。
当我带着好奇去接近这些情绪时,去聆听它时,我看到母亲去世当日,穿着白褂子、带着孝帽,摔老盆的那个可怜的我。需要同情、需要被怜悯。为博取同情和被怜悯,我讨好我身边的人,不敢惹人生气,把自己打造成大度、乐观的人,不敢有懈怠,不敢冒险,极其渴望亲密关系,却不感去追求,只是躺下等待。
当我用部分心理学知识,去探究自己,我看到了那个自己。定位在被同情、被照顾,讨好能带来收益的那个点。
当我把自己抽离出来时,那一部分更加明晰,那也仅仅是一部分,不是我人生的全部。
看到当时,理解当下,躺平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现在时空已变,当时的躺平如今完全有能力可以改变。
在路口,买了一刀纸,烧给母亲的冥币。
我长大了,我成为了你,我超越了你,感谢你给我生命,我会珍惜,从现在开始,让我的每一个部分对自己那一部分负责。
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想过什么的人生,就过什么样的人生,无怨无悔。
终于,我站起来了。
或许从躺平到站起来,只需要片刻,但我历时42年,才让自己的那一部分真正地放下。


花的生命或许只有几日,但无论身处何种情境,它始终不曾躺下,即便短暂,也要灿烂。
网友评论